揭秘:毛泽东在他14岁时曾经有一次包办婚姻
毛泽东与杨开慧的结合,可以说是志同道合的革命婚姻。然而,在此之前,毛泽东还有过一次婚姻。关于这次婚姻,毛泽东后来在1936年对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作的口述自传中是这样说的:
在我14岁的时候,我父母替我娶了一个20岁的女子,可是我从来没有和她同居过——后来一直也没有。我从来也不认为她是我的妻子,而在这个时候,我一点儿也不想念她。
毛泽东的结发妻姓罗,没有名字,在韶山四修《毛氏族谱》中只记载“罗氏”两字。
其实,罗氏出生于1889年10月20日,她是毛家邻县的湘乡人。1908年嫁到韶山毛家,成为毛贻昌的大儿媳。
毛泽东与罗氏的这桩婚姻纯粹由父母包办,罗氏依从封建传统,听从父母之命,嫁鸡随鸡,而在有些文化又有些新思想的毛泽东一方来说,却毫无感情可言。婚后几年,毛泽东孜孜不倦地阅读中国古典小说,也开始接触近代启蒙思想家的诸如《盛世危言》之类的进步书籍,开始向往外面的世界,对国家的前途十分担忧,意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也步入成年,而对身边由父母包办娶来的妻子则不能接受。
而罗氏是一个旧式女子,她在毛家,尽儿媳之责,帮助婆婆文氏干些针线女红。作为一个正值盛年的女子,罗氏遭受丈夫的冷淡,心情自然十分凄苦,在韶山身体一直不大好,有时回娘家小住。1910年2月,罗氏突然病逝,年仅22岁,葬于韶山南岸土地冲。
尽管毛泽东从来不承认他的第一位“妻子”,但是,对于这样一位如此年轻却悄然离世的女子,不是没有同情的,因此,他对包办婚姻深恶痛绝。在一师求读时,他曾帮助一个同学解除了父母包办的婚姻。1919年11月14日,长沙城里发生了轰动一时的赵五贞抗婚自杀事件。毛泽东从11月16日到28日的13天内,一气呵成写就9篇文章,刊载在长沙的《大公报》上,文笔犀利、深刻,痛斥封建社会的黑暗,他将“花轿”比作“囚笼”,痛斥男女双方家庭的无知,甚至说包办的婚姻“可以使女死,又可以使男死”——这些愤激、痛心之辞正是他有感而发之言。
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结合完全摒弃了包办,是自由恋爱,并且,他们的爱情建立在共同的理想的基础之上,因此,被湖南的新青年们称作“理想的罗曼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