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互动论坛's Archiver

免费法律咨询

millerwife 发表于 2006-11-3 01:09

幸福为什么越来越少

一切在增多,幸福除外

假如你用铅笔和方格纸绘制一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美民众生活变化的曲线图,你会发现所绘制的曲线多呈向上走势。可以说几乎每一项体现社会福利的客观指数,如人均收人、“实际”收入水平、人均寿命、住房面积、小轿车的人均拥有量、每年拨打的电话次数、每年旅行的次数、所获得的最高学位、智商分数等,都在增长。

然而,当我们转至人们的内心,幸福指数在近50年来没有任何增长,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口比例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一直在下降。欧美人拥有的一切都在增多,而幸福除外。

几乎所有人的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好,但人们却没有觉得更幸福。社会进步中的这一悻论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他们开始研究“幸福”,或称“主观幸福感”这一课题。芝加哥大学全国民意研究中心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直从事此类民意调查研究,现已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心。耶鲁大学政治学教授罗伯特?兰研究发现,在1950年,约6op的美国人说自己是“幸福”的,此后这个比例除偶尔起伏之外几乎没有更大的变动,同时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美国人的比例却由1950年的7.5%降至今天的60%,而且还在继续下降。最突出的变化是抑郁症患者增多,此外还有数百万的人虽然没有明显的抑郁症症状,却感受不到生命应有的快乐与满足。

第一道菜最鲜美

研究显示,随着收人的增加,幸福安宁的感觉也会随之增长.不过有一定上限。从一贫如洗到拥有自己的房子和稳定收人的这一阶段,人们的幸福感提升明显.而一旦步人中产阶级,金钱就开始与幸福脱节,两者再无必然的关系。伊利诺伊大学的心理学家爱德华?迪纳曾调查过一定比例位居《福布斯》世界400首富之列的千万富豪们,结果发现,与中等收人的普通人相比,这些富豪对于生活的满意程度仅略高一点。他们的确很宫有,然而有些东西是金钱不可能买到的。

金钱和物质与幸福感仅略微相关——几乎所有有关幸福的研究都支持这一基本结论。卡内曼曾这样简要地概述他的研究:“生活环境对幸福似乎没有绝对影响。”至于为什么一旦步人中产阶级,金钱便不再给人们带来幸福,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其中一种解释就是目标的不断变换。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和生活的享受也随着收人的曲线同时增长。需求是可以满足的,而欲望是永不能满足的。

研究表明,关键的因素在于人们对未来的期望。一个中等收入但工资一直在上涨的人,要比一个有着高收人但不大可能再突破的人快乐。同样,一个住在小房里,但将在五年内搬进中档房子的人,可能比一个已经拥有大房子的人快乐,因为后者知道这已是自己所能拥有的最大住宅。“第二道菜远不如第一份鲜美。”

旅途没有同行人

对于未来过高的期望可能会妨碍我们珍爱现已拥有的幸福,这一现象可称为“预期下焦虑”。布鲁金斯研究所的研究员卡罗尔?格雷厄姆和斯蒂法诺?帕蒂纳托发现,在许多国家,人们普遍感觉到“预期下焦虑”。

幸福与财宫不能同步的一个根本原因,或许可以用客观的经济术语来表述:人们生活中所真正企盼的,无论是爱情、友情、尊重、家庭、名望或乐趣等,都是无价的,不经过市场流通的。如果未标价码的东西你无法买到,那么,即便再有钱恐怕也无能为力。

想必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无标价也无法用钱买到的应该是爱。人类对爱的需求或许不仅仅是情感上的需要。在2000年出版的一本极富创意的名为《爱的普遍法则》的书中,三位心理学家作者提出,爱其实是生理的自然需求。“爱是同时发生的相互制约,一个满足另一个的需要,因为没有人能够自给自足。”人与人相处时是最快乐的,哈佛大学的研究员爱德华?威尔逊称之为“亲生命假设”。这个假设认为生物有着一种与其他生物亲近的渴望,而人类需要人与人之间亲密的联系。

经济的繁荣很可能会促使越来越多的人独自生活、独自工作和独自娱乐,但却使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失去更具有价值的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生活就好比住在一个宫丽堂皇的酒店里,却享受不到美好时光,因为旅途没有其他同行人。

摘自《意林》2006年第16期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6.1.0  © 2001-200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