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互动论坛's Archiver

免费法律咨询

~花溪~ 发表于 2010-11-29 09:54

书记经理互检举均落马 “窝里斗”式反腐有可为

  天津地铁系统“一号腐败大案”颇具讽刺性:地铁公司党委书记向中纪委举报了“老搭档”地铁公司总经理,总经理则在“双规”期间检举了党委书记。最终,这二位双双落马,原党委书记王春清获刑13年,原总经理高怀志获刑20年。

  作为“全民公敌”,腐败者之间的“窝里斗”,是让人解恨的。于是乎,网友们大多乐观其成,并毫不客气地将其称之为“狗咬狗”。腐败者“窝里斗”并不鲜见,这不仅体现在同僚之间,还体现在夫妻反目、情妇反水等现象上。

  “窝里斗”式反腐至少说明了两件事:一是城市建设领域容易产生腐败;二是官场腐败往往会是窝案。这些年,“窝里斗”式反腐屡屡见诸媒体,但我并不认为这是目前反腐的主流。反贪反腐还得依靠群众——据最高人民检察院举报中心统计,每年查办的贪污贿赂等案件中有七八成靠的是人民群众的举报。不过, “窝里斗”式反腐却往往能抓住“大鱼”,而且往往因为情节戏剧化能够产生新闻效应、引发广泛关注。

  有人认为,“窝里斗”式反腐体现的是制度反腐的乏力。这话是有道理的。是的,行贿者与受贿者之间,很容易形成利益共同体。除非有个别腐败者一时想不开,或者是有更大的利益冲突,这腐败共同体是很难打破的。对官员腐败,中纪委原副书记刘锡荣曾总结:“上级监督下级太远,同级监督同级太软,下级监督上级太难,组织监督时间太短,纪委监督为时太晚。”可以看出,要遏制官员腐败,关键是约束官员手中的权力。

  这样来看,“窝里斗”式反腐在这方面大有可为。这是因为,官员的权力行为往往因其隐蔽性,很难受到法律的限制和公众的监督,唯一的制约性因素可能也只有他们的同僚。同僚之间当然很容易互相包庇,但相互之间的权力竞争也不可避免,而后者正是反腐的突破口。一旦“窝里斗”的时机成熟,就是反腐者坐收渔翁之利的时候。

  另外,从反腐的专业角度来说,“窝里斗”反腐往往还具备其他反腐方式不具备的优势。由于身处同一部门或同一群体,官员同僚之间更容易发现腐败、掌握证据。譬如王春清,他身为天津地铁党委书记,与高怀志同时主政多年,恐怕没有人比他更了解高怀志的腐败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由王春清来举报高怀志,肯定是最具杀伤力的。这让我想起香港廉政公署成立之初,靠其“污点证人”制度,依靠官员之间的相互举报,使得腐败问题迅速得到遏止。

  不过,这“窝里斗”式反腐,能否取得更大成功,关键还在于能否通过制度建设,让官员对同事的腐败产生“零容忍”、举报之后还不会遭遇打击报复。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6.1.0  © 2001-200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