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士人从政,是为封建专制作帮凶吗?
古代士人从政,是为封建专制作帮凶吗?“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此话很好地表达了古代士人的人生态度。在中国文化传统里,尊道学道明道传道是读书人唯一人生大事,入仕的目的亦不过是传承道义,以济天下苍生。如果所如不合,政治环境不允许实现理想,则归隐民间,使道统一脉相承,甚至在必要时杀身成仁,以身殉道。这才是正统的中国文化态度。以读书为敲门砖,升官发财,不过是旁门左道罢了。
所以在中国历史上,为了道义不惜犯颜直谏、甚至尸谏的大臣比比皆是,如我们所熟知的晏子、魏征、海瑞等。士大夫尽臣道去进谏,皇帝不听反将其杀掉,正好成就了此臣子的气节,使其名垂千古,皇帝反倒置身于千夫所指的境地。所以历代皇帝见到这样的大臣也很头疼。为人君,尽君道;为人臣,尽臣道。皇帝听不进忠言,自己就归隐民间罢了,自己的一切行谊以道义为标准,如何成为了帮凶?
固然,寡廉鲜耻、为虎作伥的臣子代不乏人,但彼辈在历史长河中绝不是主流,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够成为人类历史上5000年唯一未中断之文明,中国历史始终能乱而复兴,历朝历代多能维持二三百年的和平光景。明朝皇帝多昏庸,又加之以阉党擅权,但有明一代仍能有近300年的和平时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多数官吏仍然能遵循中华道统,以修齐治平为处世目的。“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此话对中国历史、特别是对读书人的影响,实在不可以道里计。
一定要说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封建专制的历史,历代皇帝都是独裁者,每位大臣都是其走狗帮凶,不过是偏激之论罢了,绝无当于历史真相。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