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仅三分之一乳企完成许可证重审
本报讯 (记者张静 李静)国家质检总局去年底发布新规要求“2011年3月1日起,未能重新获得生产许可的乳制品企业将被要求停止生产。”目前大限将至,但仅三分之一的企业完成新核查。为此,质检总局昨日宣布,乳制品生产许可证重新审查工作完成时限将由原计划的3月1日相应顺延至3月底。去年11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规定要求相关乳品企业于2010年12月31日之前重新提出生产许可申请。此前规定指出,至2011年3月1日起,凡未重新获得生产许可的,依法停止生产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等产品。根据新规定,乳制品生产企业必须配备相应检测设备,对三聚氰胺和食品添加剂等64项指标进行自检。
昨日质检总局表示,由于企业审核清理工作面广量大,为保证工作质量,严格把关,工信部、发改委、质检总局在报请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同意后,将完成时间进行了调整。质检总局透露,生产许可证的重新审查工作现在正有序进行。截至目前,三分之一企业完成了重新核查工作。
该部门已要求对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加快工作进度,对已经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乳品生产企业严格进行重新审核,确保今年3月底完成乳品企业生产许可重新审查工作。对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企业,依法撤销生产许可证。
据悉,3月中旬起,质检总局将派出督导组,对全国各地乳品生产许可重新审查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这项工作完成后,该局将向公众发布重新审查结果。
■ 市场现状
新规提高乳企门槛 小企业或遭“清洗”
本报讯 (记者李静)昨日,伊利、雅士利等国内大型乳制品加工企业均向本报表示已经重新申请了许可证。但业内人士指出,新规提高了乳企门槛,小乳品厂或遭“清洗”。
大企业多可过关
对于国家的新规定,昨日一家在国内发展的外资大企业乳品部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他所在的企业前天已经换发新“QS”(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国家的这个规定,使企业的成本增加了很大一部分,资金不雄厚的小企业基本上难以继续生存。
“为了重新申请生产许可证,我们企业新购置了100多万的设备。”上述负责人说,“而且,根据质检总局的最新要求,增加的检验项目,需要增加300万-400万的检测费,因为有些项目需要送外检,我们自己不能做。”
昨日,伊利、雅士利等国内大的乳制品加工企业均向本报表示,已经向国家重新申请了生产许可证,并为此购置了新的设备。“国家规定的乳制品企业重新申请生产许可证,可以借此机会淘汰一部分小的乳制品生产企业,起到净化市场的作用。”雅士利负责人昨日表示,“这次新规对企业增加设备、能源硬件指标和专业人员配备等软件指标,都提高了门槛,行业内会有一部分小企业达不到要求而退出。”
小型乳企或遭淘汰
对此,昨日有业内人士指出,我国乳业市场在经历了几年的洗牌之后,乳企的利润越来越薄了,面对这次重新提出生产许可申请所增加的成本,企业也只能寄希望于进一步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份额。
“除了蒙牛、伊利、三元、光明之外,其他的内资小乳品厂,我认为大多够呛。”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总之这次是清理,不杀掉一批,国家是不会收手的。”
据《半岛都市报》报道,目前青岛乳制品企业的集中地莱西已经出现了“奶业变局”,青岛部分乳企因检测严格而停产。
乳业专家王丁棉昨日预计,全国会有20%至25%的乳企被淘汰,有的地方淘汰率会达到40%,如云南、甘肃这些小乳企比较多的地方。
“这次可以称之为国家对整个乳业的清洗行动,淘汰了一批高耗能、落后的企业。但有些企业产能小,并不代表产品质量不达标,如在甘肃,有些企业在当地是有一定知名度的,但就是因为产能不达标被淘汰掉,很可惜。”王丁棉说。
■ 链接
乳品协会:目前市场上没有“皮革奶”
本报讯 (记者李静)针对近日广受关注的“皮革奶”,昨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公开发文表示,目前市场上没有“皮革奶”是可信的。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表示,近日网上盛传“革皮水解蛋白奶”再现,尽管有关监管部门很快发布信息予以澄清,但仍然有些人不相信。经组织专家分析并核查有关部门持续监测数据,我们认为,目前市场上没有“革皮蛋白奶”是可信的。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皮革奶的问题,企业没有添加动机,目前我国原奶质量普遍较好,按照现行标准,都可以满足生产企业的需求,用不着添加违禁物质来弥补蛋白不足、蒙混过关。”
此外,该负责人表示,目前政府对于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犯罪行为打击很严厉,企业收奶批批检验,掺假一旦被查出,将受到严处,违法风险很大。
“将皮革奶列入监测范围,是为了防患于未然。”该负责人称,“农业部门在对生乳的日常监测中,‘革皮水解物’是监测的内容之一,除此之外还对其他一些曾经上过黑名单的违法添加物同时监测,但监测不等于是添加了这种物质。
(本文来源:新京报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