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休干部住危房却未能落实房改,快坍塌了,求律师帮助
离休干部住危房捍卫国家土地 只为站好革命生涯最后一班岗他是一位85岁白发苍苍的老者,他是一位在新中国成立前经历过革命炮火洗礼的老党员,如今,却住着危房,继续站着革命生涯的最后一班岗。他居住的地方在安徽省涡阳县涡河旁的一个7米高的大土堆上,从远处看,大土堆和附近正在拔地而起的高楼显的是那么的不协调,孤零零的,诉说着艰难的往事。
他叫郑以鲁,是一位离休干部,县处级待遇。解放前参加工作,历任过该县检察院副检察长,法院院长,县计委副主任,物资局局长,广播电视事业局局长等职务,参与了多家单位的筹建工作。
1981年,郑老任涡阳县广播电视事业局局长,当时的县政府提名让郑老到涡阳县闸北镇筹建涡阳县广播电视台,并强调电台和电视台对县委宣传工作所起的喉舌作用。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郑老经过多方考察和论证,最终选址在涡河北岸,并带领全局员工破重重阻力,在涡河大闸北岸东侧约800米处的拦河坝上建成了涡阳县的第一个广播电台,第一个电视插转台,从那时起,涡阳县的市民才收听到了第一个自办的广播栏目,看上了电视节目,郑老也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
两台建成后,郑老于1987年从该局光荣离休。
1990年,该局因发展需要,从涡河的拦河坝上搬迁至县城。后来由于旧址离城区较远,不久拦河坝上的旧址几乎废弃,院内也野草丛生,无人问津,房屋荒漏,无人看守,导致部分土地被附近的村民野蛮侵占。见此情形郑老实在心痛,为了避免党和国家的利益继续损失下去,为党和国家保存这份10多亩的土地,郑老便长期在这里留住了下来,其长子郑斌为了照顾郑老,也在这里住了下来。
为了看管好这片土地,郑老和其家人几乎是克服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旧址地势高,全家老小只能挑水吃;每逢阴雨天后,大土堆内是泥泞不堪,郑老多次滑到在院内,数次摔倒在前往医院的路上;房屋年久失修,郑老自筹资金进行翻修;附近村民野蛮侵占土地,郑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并与其做了长期的斗争,才使得这片旧址存留到现在。郑老也遭受到村民的威胁与恐吓,以及许多老同志的挖苦与讽刺,但郑老从未退缩过一步。
看管旧址期间,国家的房改政策郑老未能享受,离休干部的住房优惠政策也未能落实。
郑老的情况也得到了现广播电视台台领导班子的重视和关怀,也拨了专项资金对郑老居住的两间房子进行翻修,可别的房子由于墙体已经严重开裂变形,无法再进行翻修,严重的地方也被郑老他们用木棍顶住。
不久前,孩子在城里买了新房子,想接他们到城里居住,可郑老就是不答应,郑老的长子也不忍心撇下郑老一个人住在大土堆里,85岁人的老人家,如何一个人生活。目前,全家两代人还是在危房里一起吃饭,在危房里一起看电视,危房随时可能坍塌,生命随时受到威胁。
郑老对孩子说:我是党员,我要站好革命生涯的最后一班岗。就为了这一句话,郑老在如今已经很难见到的砖瓦结构的房子里,一住就是20年。
20年前,这里还是成片的拦河坝;而20年后,这里只剩下郑老看管的孤零零的大土堆。
如今,历经20年风吹雨打的砖瓦房已经成了危房,危房下,身为第一代广播电视人的郑老用行动继续证明着------比生命还要坚定的是一个*员的艰守与执着!
夏天雨季已经到来,危房能否安然过夏,真的是个未知数,郑老该怎么办?
郑老住的地方就是个大土堆,上面破败的30年的瓦房,全国少有!
1 国家的房改政策未能享受,因为所住30年的公房,单位一直无产权,无土地使用证,是国有土地,所以历年房改都未能落实。现在房子四处开裂,随时可能坍塌。
2 98年,单位自建职工住房40套,单位以郑老的名义卖给他一套70多平方的房子,是他的孩子出资,一分钱优惠都没有,与别职工同价。到目前为止,单位也未给办理房产证,目前此房,郑老的孙子居住。
3 多此找过单位和上级单位宣传部,但都不重视,还有的拍桌子,态度恶劣。
4 现在此地以被政府征用,不属于离休时的单位所有,但目前未涉及拆迁。
请问郑老该怎么办?最好提供多种解决的方法,谢谢!如果需要走诉讼程序,郑老愿意自费请律师,渴望律师帮助郑老!
联系电话 1595679882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