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互动论坛's Archiver

免费法律咨询

老忘密码 发表于 2011-10-16 23:13

浏览器资源占用高的五种原因

平时我们电脑反映很迟钝的时候,打开任务管理器经常会看到CPU总在高负荷运转,这就很容易让人习惯性地认为,一切都是机器的错。机器设备这些硬件设施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对于个人用户来说,影响网页浏览的原因还有病毒,网页中的隐形代码也开始严重地威胁着我们的安全,但大多数人却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隐形代码的危害认识不够,甚至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别人窃取了重要资料。

  所以我们更应该高度警惕网页代码有可能带来的影响。一般来说网页代码中的所带来的潜在危险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占用CPU

  通过不断地消耗本机的系统资源,最终导致CPU占用率高达100%,使计算机不能再处理其他用户的进程。

  代码的典型恶作剧是通过JavaScript产生一个死循环。这类代码可以是在有恶意的网站中出现,也可以以邮件附件的形式发送。现在大多数的邮件客户端程序都可以自动调用浏览器来打开HTM/HTML类型的文件。这样只要你一打开附件,屏幕上就会出现无数个新开的浏览器窗口。最后让你不得不重新启动计算机。对于这类问题,只能是不要随便打开陌生人寄来的邮件的附件,特别扩展名是.vbs、.htm、.doc、.exe的附件。

  2.非法读取本地文件

  这类代码典型的作法是在网页中通过对Activex、JavaScript和WebBrowser control的调用来读本地文件。

  该代码较之“上面的特点就是表现方式较隐蔽,一般的人不容易发现隐形代码正在读取自己硬盘上的文件。还能利用浏览器自身漏洞来实现其杀招,如IE5.0的IFrame漏洞。很简单的几行代码就可以读取你本地硬盘上的任何IE可以打开的文件。

  可以通过关闭JavaScript并随时注意微软的安全补丁来解决。

  3.Web欺骗

  攻击者通过先攻入负责目标机域名解析的DNS服务器,然后把DNS-IP地址复位到一台他已经拿下超级用户权限的主机。这类攻击目前在国内很少出现,但如果成功的话危害却非常大。而且可能会损失惨重。其攻击方法是:在他已经拿下超级用户权限的那台主机上伪造一个和目标机完全一样的环境,来诱骗你交出你的用户名和密码。比如说我们的邮件甚至网上的银行账号和密码。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和昨天一样的环境,在你熟练的敲入用户名和密码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不是真正的主机。因此,上网时最好关掉浏览器的JavaScript,使攻击者不能隐藏攻击的迹象,只有当访问熟悉的网站时才打开它,虽然这会减少浏览器的功能。还有就是不要从自己不熟悉的网站上链接到其他网站,特别是链接那些需要输入个人账户名和密码的网站。

  4.控制用户机

  目前这类问题主要集中在IE对Actives的使用上。

  我们现在可以看一看自己IE的安全设置,对于“下载已签名的ActiveX控件”,现在的选项是“提示”。但你可能不知道,IE仍然有特权在无需提示的情况下下载和执行程序。这是一个严重的安全问题,我们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别人完全控制。在注册表HKEY-LOCAL-MACHINESOFTWARE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ActiveX Compatiblity下为“Active Setup controls”创建一个基于CLSID的新建{6E449683-C509-11CF-AAFA-00AA00 B6015C}在新建下创建REGDWORD类型的值:Compatibility Flags 0x00000400。

  5.非法格式化本地硬盘

  这类代码的危害较大。只要你浏览了它的网页,你的硬盘就会被格式化。这并不是耸人听闻,其实IE可以通过执行ActiveX而使硬盘被格式化并不是什么新漏洞,如果浏览含有这类代码的网页,你的本机硬盘就会被快速格式化,而且因为格式化时窗口是最小化的,你可能根本就没注意,等发现已悔之晚矣。

  应对方法把本机的format.com、deltree.exe等危险命令改名也是一个办法。因为我们在Windows中要真正用到这些DOS命令的情况并不是很多,而很多宏病毒或危险代码就是直接调用这些DOS命令。

  所以CPU只是表象,我们要深挖是什么原因导致CPU如此辛苦,找到问题然后各个击破,还CPU以清白,还网络以宁静。但愿这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东篱赏菊人 发表于 2011-10-17 04:28

这类代码的危害较大。只要你浏览了它的网页,你的硬盘就会被格式化。

小小小厨师 发表于 2011-10-17 15:05

通过不断地消耗本机的系统资源,最终导致CPU占用率高达100%,使计算机不能再处理其他用户的进程。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6.1.0  © 2001-200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