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史海钩沉】龙潭之战:孙传芳一次并不成功的破釜沉舟

【史海钩沉】龙潭之战:孙传芳一次并不成功的破釜沉舟

龙潭之战:孙传芳一次并不成功的破釜沉舟



2010年02月16日 10:42 凤凰网历史

核心提示:两千两百多年前,项羽破釜沉舟,率领楚军击败秦军主力,一举扭转天下反秦的局势,千载而下,莫不令人叹服不已。然而太史公对于此役的记载过于简略,以至后世人难以解读此战,假如一味的盲目模仿破釜沉舟,反倒有可能覆军杀将……

本文摘自《我的戎马生涯——郑洞国回忆录》 作者:郑洞国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1927年4月18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在南京另组国民政府,推举胡汉民先生为国民政府主席。同时成立中央政治会议和军事委员会,蒋氏自任主席。

这样,在中国长江流域,形成了两个互相对立的国民党政权:一为当时尚在中共和国民党左派影响下的武汉国民政府;一为由国民党右派掌权的南京国民政府。先已在迁都问题上争执不下的宁汉双方由此更是势如水火,剑拔弩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在宁汉双方对峙之际,败退至苏北的孙传芳残部和盘距在山东的直鲁联军主力于4月中旬乘机大举向我反扑。敌人兵分两路:一路由淮河南下围攻合肥;一路沿津浦路南下,直抵浦口,并以大炮隔江轰击南京。同时,张学良率奉军精锐自京汉线南下至河南驻马店,威逼武汉。鉴于大敌当前,宁汉双方只能暂时罢兵息争,分头继续北伐。

南京方面的军事委员会将所属军队分为三路:西路以李宗仁将军为总指挥,辖第7军夏威部、第15军2师、第44军叶开鑫部、第27军王普部、第10军王天培部、第33军柏文蔚部。该路军渡江西进,直趋合肥,由皖北攻截津捕路;中路军以蒋介石先生为总指挥(白崇禧将军代),辖第1军1、3两师、第6军杨杰部、第37军陈调元部,第40军贺耀祖部。该路军渡江北上,以攻略徐州为第一期作战目标。以上两路,为南京方面北伐之主力;东路军以何应钦将军为总指挥,辖第1军一部、第26军周风峙部、第14军赖世璜部、第17军曹万顺部,沿长江下游陈兵于镇江至常熟之间,俟西、中两路军进攻得手后,再渡江北上,清剿苏北之敌。

5月初,我所在的中路军由南京西南的马鞍山附近渡江北上。此时敌人主力多集中在津浦线上及合肥周围,故我中路军正面仅发生小规模战斗,很快将敌人击溃,一路经全椒、滁州、盱眙向北挺进,进展神速,于5月20日左右即接近陇海铁路附近。于此前后,西路军亦在柘皋、梁园大败直鲁联军精锐马济部,乘胜攻克津浦线上的重镇蚌埠。西、中、东三路大军遂遥相呼应,齐向陇海线推进。6月2日,我北伐大军攻占陇海、津浦两路枢纽重镇徐州,各路军队胜利会师于陇海路。

在我军攻占徐州的前一天,即6月1日,武汉方面的北伐大军也在重创奉军之后占领郑州,与冯玉祥将军率领的国民军会师,随后又乘胜占领开封,奉军被迫仓皇北撤。
在北伐战争取得节节胜利的过程中,原倾向革命的武汉国民政府也开始向右转。1927年6月10日,武汉国民政府首脑汪精卫、谭延闽、孙科等赴郑州会晤冯玉祥将军(史称郑州会议)。会后,武汉方面将已占领的河南地盘交给冯氏的国民军,把北伐军队全部撤回武汉地区,一面积极筹划在内部“清共”,一面准备进攻南京。这也就是汪精卫后来鼓吹的“在夹攻中奋斗”。

郑州会议后,冯玉祥将军又于6月19日在徐州与南京国民政府首脑胡汉民、蒋介石、李宗仁、吴稚晖、张静江等会晤(史称徐州会议)。会议除决定蒋、冯共同对奉作战外,另一个主题便是促汪反共,实现宁汉合流。在南京方面决策层中,当时多数人都赞同继续北伐,而不主张对武汉用兵。
5月初,我所在的中路军由南京西南的马鞍山附近渡江北上。此时敌人主力多集中在津浦线上及合肥周围,故我中路军正面仅发生小规模战斗,很快将敌人击溃,一路经全椒、滁州、盱眙向北挺进,进展神速,于5月20日左右即接近陇海铁路附近。于此前后,西路军亦在柘皋、梁园大败直鲁联军精锐马济部,乘胜攻克津浦线上的重镇蚌埠。西、中、东三路大军遂遥相呼应,齐向陇海线推进。6月2日,我北伐大军攻占陇海、津浦两路枢纽重镇徐州,各路军队胜利会师于陇海路。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