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春晚年夜饭
我看春晚年夜饭
2010年虎年已经悄然走到我们身边。对于春节这几天,除了走亲访友吃年夜饭以外,看春晚成了每年年夜饭里必不可少的一道大餐。有些人可能对春晚并不感兴趣,有些人可能对其甚是追捧。不管怀着怎样的心情,只要是大年三十,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时收看的一定是春节联欢晚会。
春晚作为过年的重头戏绝对牵动着亿万观众的心。虽然年年春晚导演组们都匠心独运的搞些新花样,但毋庸置疑的是,近几年的春晚是一年不如一年。形式老套,内容单一成了观众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虽然每年春晚都有一些港台地区当红艺人助阵,但效果也是微乎其微。
本山大叔的小品可以说是众人最为关注的节目。去年的《不差钱》在一片骂声中得到了观众们的认可,张艺谋的《三枪》更是把小品里的几位主创带到影视圈里转了一转。虽然依旧骂声不段,但凭借着东北人的搞笑风格还是赢得了一部分观众。今年春晚外界盛传赵本山将会再次联手“毕老爷”上演《就差钱》,但因为节目内容不够积极而被枪毙到辽视春晚,央视春晚用《捐款》取而代之。说实话,本山大叔的《捐款》我看到了不到一分钟便没了兴致和同事打起电话来。先不说内容如何,在小沈阳打酱油似的一张嘴来了句“搜狐‘刨根问底’栏目组”时我便心灰意冷,随后的内容更是离不开赞助商的期号,令人可笑的是小沈阳竟然教起观众朋友如何用“搜狗”搜索,实在让人啼笑皆非。想想这本该是饕餮盛宴的春晚大餐,在被广告侵蚀后显得异常乏味。
纵观整场演出,除了歌舞类无法植入广告外,几乎所有的节目都有各大赞助商的身影。其中最让为感到明显的是刘谦在表演魔术时极力强调某品牌的饮料。好好一个魔术表演非要弄个广告进来显得不伦不类。以往央视春晚也有广告植入,但特征都不是那么明显。充其量也就是蔡明表演小品时拿个礼盒是某品牌的产品,让大家有个印象仅此而已。但今年的赞助商们明显是不甘寂寞,不单单要拿着我的东西,还要赞美我的商品。春晚年夜饭大量添加商业赞助让观众大跌眼镜。
除了广告的植入过多外,演员们关于网络流行语的引用也有些泛滥。什么“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我还是去打酱油吧”等等。咋一听说确实能吊起年轻人的胃口,但用的多了,也就泛滥了,致使让观众反感,这央视的“哥”还真多。网络流行语是近些年随着网络的普及而兴起的,它代表着一个时期的语言流行趋势。适当的引用可以很有效的提高节目的味道和质量,但怕就怕不理解的用。那些年过半百的老艺人们估计还没弄明白什么叫网络流行语便大放厥词起来。
无论春晚到底怎样,终究是给我们这些普通观众带来了欢笑。看着今年的小虎队和王菲的演出让我异常的激动。其实我们理解春晚导演组,也请广告赞助商们理解一些广大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