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意外精彩:十个超赞的电影结局

意外精彩:十个超赞的电影结局


在预告片满天飞和网上剧透泛滥的时代,想搞出一个让人们难以预料的意外结局,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好莱坞依然喜欢玩这一招。一个精彩的意外结尾能给电影中前面的情节赋予新的亮点。这足以让一些影迷第二次走进电影院,他们想把前因后果搞清楚。

七宗罪Se7en 1995

在大卫

查看原图

罗丝玛丽的婴儿Rosemary‘s Baby 1968 让人震惊的不是罗斯玛丽意外怀上的撒旦的鬼胎,也不是她的丈夫和令人毛骨悚然的邻居是魔鬼的一员。真正让人无法预料和接受的是,当罗斯玛丽盯着婴儿带的恶魔瞳孔时,她感到了让她失去是非判断的母性本能,难道自己也成魔了?让邪恶战胜的正义,这样的电影在当时几乎没有,及时是今天也很少。当然,这在导演罗曼

查看原图

骗中骗The Sting 1973 这部电影充满了诡计和行骗艺术,或许看了这部片子的观众也会感觉自己败给了导演高超的骗术。为了给好朋友和老大报仇,保罗

查看原图

搏击俱乐部 1999 大卫芬奇和布拉德皮特联手搞了个绝对扭曲变态考验智商的结尾。事实上,仔细研究整部片子,会发现通篇都隐伏着提示真相的线索——但是,不到最后一刻,谁又敢肯定呢?皮特扮演的变态无政府主义者不过是失眠症患者泰勒脑中扭曲的梦幻形象而已。而这一真相揭示了影片的严酷预言:疯狂的消费文化已经把人们的灵魂阉割掉了,像泰勒那样的人正在不断充满世界。 杰克(爱德华

TOP


查看原图

记忆碎片Memento2000 在每一部侦探片中,调查者最终要寻找的总是他自己。有时候,这句话不是文艺腔,而是事实如此。比如,在克里斯托弗

TOP


查看原图

一级恐惧Primal Fear 1996 明星演电影总会形成一定的路子和模式,难免让观众从中预感到故事和人物发展。这就是为什么要雇用不出名的演员。当年刚出道不久的爱德华诺顿在这部悬疑罪案片中,就是以一个没有定型的面孔饰演了嫌疑犯的角色。不道德的法官马丁仅仅因为举得诺顿是凶手和他含混不清的讲述中,就判定了诺顿是凶手。而诺顿在此片中,运用自己出色的演技和在观众严重没有既定印象的优势,成功地让马丁法官和观众吃了一惊。 芝加哥发生了一桩震惊全城的恐怖血案。当地一间教堂的主教罗森惨遭杀害,身上被刻上神秘数字,警方逮捕了当时在场身染血迹的犯罪嫌疑人阿伦( Edward Norton 饰)。马丁(理查

TOP


查看原图

精神病患者Psycho 1960 希区柯克被人们称为悬疑片大师,但对他自己来说,悬疑并不是把情节搞得让人摸不着头脑,而是观众从故事的发展中预感到应该发生什么(他喜欢让观众看到桌子底下有个定时炸弹),却不让你知道主人公是将会如何摆脱困境。 这种说法适合于他的大部分影片,但《精神病人》却不是如此。这部影片使用了倒叙的一贯风格,一次次让情节从观众的猜测中自然转变。从凶手案发生,到最终真相揭露,导演一次又一次让人震惊不已。而那个终于真相大白的结尾简直让人无法相信,但仔细想想却又几乎完美——为了不影响没看过片子的同学,此处不剧透。 Marion(珍妮特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