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功夫熊猫2》揭秘中国功夫的故事

《功夫熊猫2》揭秘中国功夫的故事

故事开始于2008年戛纳电影节。2008年5月15日,《功夫熊猫》在戛纳电影节首映记者会上,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四天。刚刚赶到戛纳的中国媒体心急火燎,他们更想迅速赶回家乡,而不是待在这个一年一度的电影胜地。

    一位记者向《功夫熊猫》中给老虎配音的安吉丽娜·朱利提问,问她是否知道了几天前中国四川发生的大地震。当时怀孕八个月的朱利用“当然知道”做出回应,并表示“愿意帮助那里的孩子们重建学校”。《功夫熊猫》的制片人当场提出了想到四川看一看的想法。
“如果好莱坞明星们都来了,不是成都已经在震后逐渐恢复秩序的最好证明吗?”

    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成都乃至四川的旅游经济都处于最萧条时期,国内的游客不敢去,国外的旅客更不敢了。为了应对地震造成的城市形象破坏,防止这种破坏进一步扩展到城市经济,成都市成立了一个整合多部门资源的“城市形象提升协调小组”。小组由党政部门、专业公关公司和媒体人员组成,主要工作是“去地震化”,传递城市安全信息。

    戛纳电影节首映式后不久,一位小组成员在网上无意看到了媒体对《功夫熊猫》制片人的采访。经与有关领导商议,他们通过派拉蒙电影公司驻上海的办事处向“梦工场动画”的老板卡森伯格发出了邀请。邀请函很简单,就是欢迎他和《
功夫熊猫2》的主创人员一起到成都“看熊猫”和“找灵感”。让成都方面多少有些惊喜的是,“梦工场动画”很快给了回复,明确表示将尽快到成都来。

    对“梦工场动画”而言,成都来信也是“救命稻草”。

    《功夫熊猫》最早的创意其实只是想做一个有关拳击的动画片,策划部门坐在一起头脑风暴,设计熊猫是一个能拳击的动物,“有了熊猫,自然会想到中国功夫”。

    《功夫熊猫》上映后,最终拿下6亿美金的票房,打破了好莱坞中国题材电影的票房纪录,这也是卡森伯格们没有想到的。《功夫熊猫》上映一周后,梦工场就决定开拍续集。

    2008年10月21日,卡森伯格坐着私人飞机到了成都,稍早之前抵达的是他的《功夫熊猫》的制作团队。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