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湘江北去》社会文化领域延伸

《湘江北去》社会文化领域延伸

上半年电影市场留给观众和片方的记忆是“惨淡”,为何票房数据却如此华丽?除了大片拉动外,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银幕数量爆炸性增长。截至6月底,国内影院银幕数达7300块,与去年同期(5260块)相比增加2000块,增幅38.8%,也就是说这一年里平均每天就多建5.47块银幕。水涨船高,大量新影院加入抬高了总票房。相比去年同期,每家影院今年上半年票房均有所下降,但全国总票房不降反升。上海联和院线副总吴鹤沪表示,今年上半年,上海联和院线场均观影人次、平均票价、场均收入等,目前来看都比去年有所下降,全国情况大抵如此。银幕数增长大于观众人次增长,说明上座率低了,观众人次增长大于票房增长,说明票价低了,而票价被拉低的直接原因是团购。“团购调整了票价体系,团购没有部门规范,造成票价降低,最后受影响的还是国产片。”

展望

暑期档贺岁档发力 全年票房或超130亿

今年3、4月票房低落期时,业内人士一度担心今年总票房难破百亿元,而在上半年如此艰难情况下,取得总票房近55亿元的好成绩,让业界变得乐观。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历年来,电影市场都是下半年票房远超上半年,随着暑期档、贺岁档发力,今年全国票房过百亿元已毫无悬念。资深电影发行专家高军表示,“一年票房主要集中在暑期档和贺岁档,这两个档期都在下半年。”以2010年为例,全年票房101.72亿,上半年只占48.41亿,近六成票房来自下半年。参照这一惯例,若2011年下半年票房占全年票房六成,那么全年总票房就将超过130亿元。据悉,今年下半年大片云集,《武侠》《X战警:第一战》《变形金刚3》《蓝精灵》《赛车总动员2》《金陵十三钗》等20余部大片将上映,张伟平甚至为《湘江北去》放出“票房10亿”的豪言。

国产片有亮点 品牌效应赚钱

今年上半年所有分账引进大片票房全部过亿元,即使某些影片在美国口碑和票房不算很好,但在中国照样赚钱,这归功于长期以来“引进大片”金字招牌的号召力。如今国产电影逐步利用品牌效应赚钱:《新少林寺》《武林外传》《将爱》三部电影都是依靠品牌优势翻拍经典,消费怀旧,最终票房均突破两亿元大关,远超预期。后两部电影更是赚得盆满钵满。而《最强囍事》和《喜羊羊与灰太狼3》的成功,依旧是品牌累积的结果,前者连续三年在春季档打出“囍事”牌,最终迎来票房过亿元的喜讯。后者则可称得上国内动画片第一品牌,其覆盖范围已超过影视圈,向社会文化领域延伸。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