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像小强一样活着》内在力量的欲望

《像小强一样活着》内在力量的欲望

影片是亚历山大-索科洛夫“权力四部曲”系列电影的最后一部,之前三部分别是1999年的关于希特勒的《莫洛赫 》,2001年的关于列宁的《遗忘列宁》以及2005年的关于日本裕仁天皇的《太阳》。影片讲述德国传说中的著名人物浮士德为了换取知识而将灵魂出卖给了魔鬼的故事,但并非茂瑙1926年同名电影的翻拍。受歌德的《

像小强一样活着

》以及托马斯-曼的长篇小说《浮士德博士》的启发,导演索科洛夫试图以这部影片归总自己“权力的力量”系列前三部的主题。背景设在19世纪初的本片没有特别涉及当代社会的任何问题,但反映出索科洛夫长久以来试图洞察人类及其内在力量的欲望。除了电影本身的这个主题之外,《浮士德》还包涵着一定的政治意味,制片人安德烈·赛格说:“这部影片是俄罗斯的一个大的文化项目,它对于普京来说意义重大,他想借此片将俄罗斯的精神引入到欧洲文化中去,以促进俄罗斯跟欧洲文化之间的融合。”
  被认为是塔可夫斯基精神继承人的亚历山大-索科洛夫是当代俄罗斯影坛最重要的导演之一,他偏好对长镜头的,热衷演员的自然表演,关注人类存在的本质问题,探索人类的精神领域。索科洛夫曾打算带着本片角逐今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但被选片委员会抛弃,他本人还对戛纳忽视严肃电影而颇有微词。此次杀进威尼斯电影节,也是他个人创作史上的第一遭。为了在档期内赶制完成参赛,俄罗斯政府给予了不少资金上的帮助,影片目前已经完成了庞大的后期制作,将在水城进行全球首映。
  《浮士德》是一部又歌德创作的,长达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诗剧。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这部不朽的诗剧,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从1926年至今,该诗剧曾被多次改编成影视文艺作品,本片是投资规模最大的一部。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