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在杂志上读到关于鸡排英雄的打造是眼前其中一部参照好莱坞的造片方式(市调、宣传手法等等),距离现在最近一部是艋舺,我想这么一说应该感受的到我的感受,台湾的电影人越来越明白打造卖座电影的手法,果然不同于以往,这部片子的画面不再像一贯的台湾电影非常清新(常让人感觉无聊)或是清淡(老是那些场景每部看起来都差不多),这是一部让人耳目一新的台湾电影。不过我相信好电影不会寂寞,那就台湾味的电影继续加油吧!
你可能以为这是一部号称台式喜剧的大杂汇《
隐婚男女
》,其实它有很多细腻的文化在里头,木偶戏偶、锋炮战场、三太子站台,我不觉得他用的很牵强,反而相当自然画龙点睛,老实说这也在我的预料之外。
让我来说说我当时在电影院里面,真的老老小小笑开怀,让我见识到大小通吃的台式幽默。喔但是这个流畅的故事还有令人意外的剧场感,就是最后才知道真实身份的修灯泡工人,有点旁白式的出现,一直成为观众讨论存疑的焦点。我想这安排似乎也有发挥作用。
亲情呀、爱情呀,这种感觉的牵绊是拍也拍不完的题材,因为这么的抽象难以描述,才有电影这种东西让我们藉以发堀并且抒发,我猜这也是人们必须要这么陶醉于电影世界的原因;我相信这部片子,如果不在电影院里看的话,会是失去一种体验的损失。去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