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家庭小爱《妈祖》 转型大爱 济世情怀塑精美神话

家庭小爱《妈祖》 转型大爱 济世情怀塑精美神话



随着电视剧《妈祖》开机日期临近,各种筹备工作也相继完成。据悉,此剧的选角工作刚刚结束。主创团队对该剧的艺术质量十分重视,通过对文献的参考研究以及民间传说的搜集,将妈祖生平事迹中出现的各种人物、妖怪、神仙等进行详尽分析,可谓尽心尽力。

沧海桑田,面对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5000年文明史留给我们最珍贵的东西不只是名胜古迹,奇珍异宝,更有源远流长,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古老文化。所谓“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 妈祖文化就是典型。《妈祖》导演路奇说:辛亥革命“我们的先辈用智慧记录妈祖,妈祖文化屡现于戏曲、建筑、雕刻、诗文、楹联以及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中被广为流传,现在我们拥有先进的技术手段与拍摄创意,我们将用现代人的视角重新传承这种优秀文化,用镜头语言生动讲述这段女神传奇。”
无论是《家有儿女》,《家有爹娘》还是《家有外星人》,聚焦家庭生活,展现家庭和谐温暖一直是制片人杨平的作品特色。然而在新剧《妈祖》中,杨平却风格急转,从家庭生活转向了女神神话。同时,原来《家有儿女》的家庭小爱,也升级为了《妈祖》中的母性大爱,在更高层次上传扬了妈祖护国庇民,济世救人的中华美德。

杨平表示,以《家有儿女》为代表的家庭情景剧系列,如今已家喻户晓,成为深入观众内心的电视剧品牌。它的品牌核心在于和谐家庭,父母之爱和青少年教育等泛社会话题的剧情渗透,与当下现实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样,神话剧《妈祖》也是基于“紧跟时代,弘扬先进”的创作理念,力求通过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妈祖神话传说,以古喻今,用神话观照现实,在民族文化瑰宝中吸取文化精髓,为当下价值观取向和社会发展予以精神引导。

据杨平透露,和《家有儿女》的家庭式小爱不同,大型神话剧《妈祖》在主题上将更加宽泛,更加深入。“《妈祖》将以民间广泛流传妈祖传说中的30个故事,阐述了妈祖的大爱、大智、大勇、大仁、大义。救苦救难、降妖除魔、扶危保安是妈祖济世情怀的表现,也是这部剧想要传达的精神内核。”辛亥革命在线观看从一个平凡女子到众人信仰的海上女神,这个变化如何发生?为什么能发生?浓缩起来就是一个字,爱。但这是大爱,一种超越家庭,超越世俗观念的大爱。

与以往神话剧娱乐大于社会教育不同,《妈祖》将从生动曲折的妈祖生平事迹中,反映妈祖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推动当下。杨平介绍道,“《妈祖》这部规模宏大的电视剧,是一部充满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的电视剧,是一部海洋生活的‘家族传奇’,也是一部草根阶层的灵魂‘皈依史’。她的家族命运传奇将和国家与民族命运紧密捆绑,对当下有着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比如,妈祖的悲天悯人,至善品德,以及海洋文化中开拓进取,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强大的妈祖信仰更对海外中华情与两岸统一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杨平“家庭剧”转型,打造神话巨制《妈祖》。业内人士和观众对此都倍感惊喜,并对这部新剧报以了期待。有业内专家表示,“《家有儿女》品牌做的非常成功,杨平的每一次出手都是娱乐性和指导性的完美结合。相比而言,她这次的探索更大胆,更深入,令人惊喜。从以往作品品质再到优秀文化的传承,可以预见,《妈祖》将是一部贴地气,深内涵的神话巨制,值得期待。”

在制作方精挑细选出的30多个妈祖传奇故事中,小到百姓箪食壶浆,大到国家社稷民生,这其中、有民、有官、有魔、有仙,全方位展现出了我国古代文化中极富戏剧色彩的大千世界。它既不像传统古装剧那般刻板质朴,又不似《西游记》、《封神榜》(温碧霞版 范冰冰版 傅艺伟版)那样光怪陆离,如何展现出一个官民共处,仙魔各踞的庞大世界,对于《妈祖》主创团队而言着实是个不小的挑战。因此,制片方从场景到演员再到剧中每一个细小环节都需要做到尽善尽美。角色选择上,既要有丰富表演经验,又要有可塑性,同时还要符合角色本身的气质特点,足以看出制片方的良苦用心。

从历史角度讲,妈祖并不是神,她的最初身份只是一个普通渔家女,但她的思想并不封建,有中国古代宗教信仰中至仁、至善的一面,为世人所称颂,最终形成了一种文化。而将这种文化作为影视主题,呈现于荧屏,无论对观众、影视创作者亦或是文化本身,都是难能可贵的。《妈祖》同名小说作者周濯街在谈到妈祖角色定位时说:“林默是一个具有明确方向,英雄气质十足的女性。她没有旧时一般女性,普通渔家姑娘那种缺乏目标感的‘意盲症’。在主干故事、主要人物营构上,《妈祖》给人们充分展示了色彩浓烈的画面、内涵丰繁的意蕴。是正义与邪恶的矛盾与冲突,人与神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碰撞。”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