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钢铁年代》把主人翁的位置还给产业工人

本主题由 ~花溪~ 于 2011-11-22 14:28 审核通过

《钢铁年代》把主人翁的位置还给产业工人

大型年代剧《钢铁年代》将于今晚(11月22日)开始在央视8套黄金时段播出,这部歌颂工人阶级在国家建设初期做出的伟大贡献的年代戏——《钢铁年代》以其激情的红色精神,以及对时代既写实又诗意地描写,让所有人眼前为之一亮,心中为之一振。剧中人物设置也颇具心思,其中自愿帮助中国人民搞建设的外籍同胞的设置更成为该剧一大亮点,剧中饰演日本女工程师铃木加代一角的演员则是近日刚刚签约拾捌文化的实力派演员——莉璃。
  剧中,莉璃饰演的铃木加代因其日本身份并不被大家接受,身份比较尴尬。但她的单纯、善良,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等优秀品质,让大家逐渐认同了这个有着独立思想和原则的日本女孩。与铃木加代一样,饰演者莉璃也是一个对角色研究很有独到见解的演员,莉璃本人与饰演的人物虽然性格不同,但她们对待工作的认真负责以及敢于坚持和追求更好成绩的精神却是一致的。莉璃也对能够出演“铃木加代”这一角色感到十分荣幸,同时这也意味着莉璃正式进军中国影视剧市场。
  据悉,刚加入拾捌文化的莉璃将会受到更专业化的策划,相信再次出发的莉璃一定不会让喜爱她的观众们失望
  高满堂创作《钢铁年代》,初衷就是把舞台还给产业工人,他说:“我已经调查过,全国有1.5亿的产业工人,但是荧屏上面关注这部分群体的电视剧题材几乎没有,所以,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原则,就是每三年都要拍一部关于产业工人的电视剧,需要把这部分人的声音和形象反映给大众。在市场化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时代的主人翁,所以要有一个平台来展示他们的生活。”



  高满堂把这看做自己的责任,他坦言:“艺术家要关心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喜怒哀乐,要为他们说话,而不是相反,把产业工人边缘化。这是促使我选择这个题材的根本。”
  
钢铁年代全集故事从解放前一直讲到上世纪六十年代,这段历史是观众亲身经历过的,因此更容易产生共鸣。导演孔笙对这部戏的定位是能让观众从电视剧里找到自己。孔笙说:“它是一个很好看的故事。不仅要给这些产业工人们看,还有他们的家庭、他们的人群。有很多好故事,白领也会去看一看。看几眼他喜欢了,他也会从中想一想他们周围的朋友或者其他人的生活的状况。”
  要制造这样的共鸣并非易事,故事发生的年代感越强,制作中的偏差就会越明显。孔笙说:“我的答案就是在创作上把这些人都放在那个年代去。剧中人就是那个年代的人,那个年代人的说话,那个年代人的精神气质,那个年代的场景,那个年代的氛围。需要抓一些面面俱到的东西,把背景的大感觉提纯。”不仅是《钢铁年代》,此前热播的《闯关东》、《生死线》、《风车》,都被这种时代的气场时刻笼罩着。
  从《闯关东》到《生死线》再到《钢铁年代》,侯鸿亮制片的每一部戏都呈现给人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浓郁的人文情怀。对于侯鸿亮来说,做一部戏就是一个和传统隔空对话、向人文亲切致意的过程。侯鸿亮强调山东人特别注重的文化传统和人文情怀,“从表现1931年九一八之前的《闯关东》,到抗日时期的《生死线》,按年代再往下是《钢铁年代》、《知青》,再到反映改革开放30年的《创业年代》,把这些连起来,就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史。”
“爷们儿也有很多种!”用在张译的身上毫不过分。自《士兵突击》以来,张译出演的每一个角色都有着外圆内刚的韧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纯爷们儿”的一面。而这部以讲述1948年到1964年间钢铁大工业背景下一群小人物战天斗地故事的电视剧,是部男人戏,更是爷们儿的“百科全书”。
  
钢铁年代电视剧中,张译饰演的南方爷们儿边立明就是众爷们里很不错的一款,这个平时说话温温吞吞,办事儿却一丝不苟。表面看起来有些柔弱,就连谈个恋爱,也总是谨言慎行,患得患失。但在需要捍卫爱情的时候,他也照样不输于任何男人。
  为了塑造人物,张译要学说上海话,要眯缝起眼睛来演戏。张译直言,这样的角色表演经历,对于他来说还是第一次。与陈宝国饰演的尚铁龙的霸气、冯远征饰演的杨寿山的倔强相比,张译饰演的边立明恰巧中和了剧中的“阳刚气”,加进“细腻”成分,增添了一些喜感在里面。
  观众对于这次的“回炉”再重播,也是满怀期待的。《钢铁年代》说的是建国前后鞍钢的故事,表现了产业工人为新中国钢铁事业的奉献精神。曾经历那个年代的人们,对于张译饰演的工程师边立明,也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很有时代的特点。
  日前,“铁三角”联手打造的“工农商”三部曲第二部《创业年代》(原名《中国故事》)正在法国、陕北等地取景拍摄。这部以一个家庭变迁为线索反映改革开放30年变化的作品,塑造了新时代里勇于追求、永不言败、坚强果敢的中国人群像。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