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郭靖历史原型考略 精华

本主题由 ~花溪~ 于 2011-1-28 15:39 移动

郭靖历史原型考略 精华

查氏之《射雕英雄传》主人公郭靖于襄阳保卫战中殉国[参看兄弟之“大宋义士郭靖小传”一文]。小说中之郭靖当然为虚构人物,不过,历史上确有其人否?以前曾听某君言道:宋确有郭靖其人。当时一笑。前几日偶翻宋史,不想竟然果有郭靖其人。现录于下。
[宋史列传卷449,忠义传4之《杨震仲传》附《郭靖传》]
有郭靖者,高桥土豪巡检也。吴曦叛,四州之民不愿臣金者,弃田宅,推老稚,顺嘉陵江而下,。。。。。。曦尽驱惊移之民使还,皆不肯行。靖时亦在遣中,至白厓关,告其弟端曰:吾家世为王民,自金人犯边,吾兄弟不能以死报国,避居入关,今为曦所逐,吾不忍弃汉衣冠,愿死于此,为赵氏鬼。遂赴江而死。
这与宋史中一个重要的事件有关。宋宁宗开禧间,权臣韩侂胄执政,欲伐金以固权柄。时宋名将吴麟之孙吴曦为四川宣抚副使、兼知兴州,为宋川陕前线重镇。开禧二年(1206年),吴曦叛宋降金,引起川陕边境大乱。郭靖之事就发生于此期间,后宋平乱诛吴曦。[可参看宋史之吴曦传。]
历史上的郭靖比起小说中的同名英雄,实在很平凡(巡检为宋时设于沿边或关隘要地之武官,受州县官节制)。非大漠射雕,纵横天下,负天下之望的大侠。然郭靖负民族气节,宁一死而不为异国之民——吾不忍弃汉衣冠!壮哉斯言,铮铮铁骨!近千载后读之,兄弟感佩不已。较四百年后之洪承畴、孔有德之流,不异金玉之于粪土也!一史中真实之郭靖,一小说家虚构之郭靖,虽事迹有异,声名有别,然皆吾国忠贞之士。不知这是不是仅仅是巧合。亦或上天奖忠贞之士而作此安排?
如果说,史上之郭靖与小说中的郭靖相同之处,只是同名且皆为忠贞之士,一生行止差异极大。那么襄阳保卫战之时,视强大的蒙元军为无物,孤军敢犯敌锋,最后为国捐躯的宋平民义士张顺、张贵无疑与射雕中与襄阳共存亡的郭靖更多相似之处。请看宋史的记载——
张顺,民兵部将也。襄阳受困五年,。。。。。求将,得顺与张贵。。。。俗呼顺曰“矮张”,张贵曰“竹圆张”。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出令曰:“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毋败吾事。”众皆感奋。
汉水方生,发舟百艘,稍进团山下。。。。贵先登,顺殿之,乘风破浪,径犯重围至磨洪滩以上,北军舟师布满江面,无隙可入,。。。转战百二十里,黎明抵襄城下。城中久绝援,闻救之,踊跃气百倍。及收军,独失顺,越数日,有浮尸溯流而上,。。。视之顺也。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之,立庙祀之。 [宋史列传卷450,忠义传五,张顺传,附张贵传。]
后张贵与元军激战,不幸被俘不屈而死。[两张殉国约在1271年]
宋与蒙元之战,争夺襄阳是极重要的战场。1236——1239年,1259年,1268——1773年,蒙军三次猛攻襄阳,尤以最后一次的五年围城战最为惨烈。襄阳是宋长江中游的战略要地,襄阳得失关乎宋元之命运。1273年,襄阳守将吕文焕降元(按查氏之射雕,郭靖于襄阳城破时殉难),1276年临安即告不守。1279年,厓山海战宋亡。可见襄阳的重要性。

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查氏小说中于襄阳殉国的大侠郭靖=不弃汉衣冠、从容赴江之郭靖 1271年之英雄的襄阳二张。
宋君臣虽大多惧外敌。然而横扫欧亚的蒙军灭宋却耗时近半个世纪,实因下层民众之英勇抵抗。襄阳保卫战中的英雄二张实为此中之杰出代表。鲁迅曾说,中国自古有埋头苦干的人,有舍生取义之人,虽为二十四姓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不能掩盖他们的光芒。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是哉斯言!自古英雄多贫贱,卖国媚外者多为食肉者。
近千年过去了,回想当年吾国先贤力抗强敌之英雄气慨,兄弟不禁为之神往。而当年无数勇抗外敌的英雄和无名英雄,吾等后人当永志不忘——如同我们在即将迎来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之际纪念抗日英雄一样。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啊!何时我们也能有一座无名战士纪念碑——一座铭文为“你的姓名无人知晓,你的业绩永世长存”的纪念碑。
[ 回复 半夜起悲笳 的文章 ]附兄弟之“大宋义士郭靖小传”
——郭靖(1188--1273)。靖,字复山,号宝憨居士,门人谥刚节先生,后人尊为射雕大侠。孝宗淳熙14年(1188)生于临安府牛家村。宋游侠盛之五世孙,祖居济南府郭家堡。其曾祖成于高宗建炎间南渡。父啸天耕猎为生,与杨君铁心情若兄弟。郭妻李氏与杨妻皆有身,两人约曰:如生子当结为手足,分名靖、康,以志靖康之耻。未几,靖父为金人所害,母李氏避居漠北,产靖。靖淳厚,与蒙古乞颜部酋长铁木真幼子拖雷交厚,结为安答。
即长,母以生世告之,靖大恸。师马公、柯君、洪公习武,誓复家国之仇。尤喜岳鄂王之满江红词,每日必登高诵之。
宁宗开禧4年(1206)春,铁木真统蒙古诸部,称成吉思汗,时靖年18,授百夫长。嘉定11年(1218),汗遣那颜者别统兵2万征西辽,靖从之为者别偏将。西辽定。汗发大兵伐花喇子模,靖转拖雷部。靖在军中睹其杀戮过甚,益思故国。
理宗宝庆元年(1225),汗班师。靖以功授千夫长。宝庆3年(1227),汗崩。拖雷监国,益重靖。越二年,众举窝阔台为汗(1229),有伐金之举,靖亦在军中。端平元年(1234),灭金。靖闻汗将有征宋之举,乃于9月潜归宋告变。靖母远处漠北,从之不及,卒被害。
靖归宋隐于洞庭,与子侄弟子耕种习武。蒙古师征宋,夺襄阳(1336)。靖受宋将孟珙之邀,招民军助官军复襄阳(1339)。襄阳既复,靖为军民所挽,领民军助守襄阳。
宝佑6年(1258),蒙古汗蒙哥攻蜀,遣其弟忽必烈攻襄阳、鄂州。蒙哥、忽必烈皆拖雷子。靖仍督民军助官军拒之。次年,蒙古汗蒙哥死于钓鱼城下。忽必烈与其弟阿里不哥争汗位,引军北还,襄阳、鄂州之围乃解。
当其时也,靖帅民军数挫敌锋,朝野视为今之鲁仲连。靖以布衣负天下之望,声名达于海内。朝庭数聘之,靖以狐鼠当道,皆不就。
度宗咸淳4年(1268),蒙将阿术再攻襄阳。靖与阖城军民力拒之。蒙师不得下,乃困之。
咸淳8年(1273)年,襄阳已困守5载,援久不至,粮将尽。春二月,元师(忽必烈1271定国号元)攻襄阳甚急。元将脱不花幼与靖交厚,遗书招之。靖掷书于地曰:靖一布衣,蒙襄军、民重托守此孤城,今力已绝,唯以身殉之。负若亲、师教诲蒙千古骂名,靖有何面目见先父母于地下。当此乱世,不能挽社稷之危,靖死亦当留憾。城破,靖夫妇死难。
靖妻黄氏,东海岐黄大师黄公女也。子一,名破虏,事不详;女二,长曰芙,幼曰襄。另有传。

附记:1、久已不读金氏小说,靖生年及出生地名皆推算及凭记忆。如有误,请手边有书朋友指正,以便修改。
2、按金书,靖归宋在成吉思汗时,然与史不符今改之。
3、靖先祖生世及祖居,皆有所本。
4、作此小文,以为奖忠贞,励今人。
请诸君指正。
--------------------------
※ 半夜起悲笳(nngxhtz)发表于2005/02/23 16:08:11 来自Tom论坛 >> 历史文化
※ 半夜起悲笳(nngxhtz) 修改于:2005/02/24 14:41:50
本文链接http://bbs5.tom.com/read_t.php?forumid=20&postid=99221
[ 回复 半夜起悲笳 的文章 ]
此文要顶,绝妙好文!

----------------
君倾一杯酒,我饮一钱愁,曾约相守却未留,怎会到白头?
没想到久负盛名的 靖哥哥 还有这么一帆故事啊

TOP

[ 回复 qq361351164 的文章 ]当然罗!老弟台好好读读吧。有问题可以问嘛。呵呵!

----------------
战苦难酬国,仇深敢忆家。
一身存汉腊,满目尽胡沙。
落月翻旗影,清霜冷剑花。
六军浑散尽,半夜起悲笳。

TOP

有啥原型?

----------------
如果说看帖是一种涵养 ,那么——回贴就是一种美德
如果说发帖是一种信念,那么——回贴就是一份尊重
如果说删贴是一种无奈,那么——回贴就是一份关怀

TOP

[ 回复 半夜起悲笳 的文章 ]
来源与现实 高于现实

----------------
种下万千因果
难收一粒解脱

TOP

[ 回复 半夜起悲笳 的文章 ]把武侠放在一个历史的大背景写出来也就多了一份真实感,这就是金庸与古龙的不同

----------------
在陌生的天地里,你可以长啸当歌,可以放浪行迹,可以一日看遍八百里山河,也可以随时邂逅不同的人,缘起无数不可预测的故事

TOP

[ 回复 剑影0719 的文章 ]
同意

----------------
尤生我心……
深处……
到底什么时候……
亲爱的,你才能永远在我的身边……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