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民营医院成长需要时间和空间[约稿]

民营医院成长需要时间和空间[约稿]

民营医院成长需要时间和空间
因为有定点医疗保障,还没有去民营医院看过病,经常光顾的那个盲人按摩诊所算不上是医院,但也是民营性质的个体医疗场所。两相比较,对民营性质医疗机构的好感胜于公立医院,至少在他们那里能够找到了呗充分尊重的做上帝的感觉。

截至目前,民营医院尽管已经“遍地开花”,但仍属于新生事物。起先,医疗机构作为社会主义新中国为人民服务的阵地,都是国家所有,统一支出和盈利。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更好地发展医疗事业,国家允许私人资金、外来资金投资医疗卫生事业,民营医院随之诞生了。也因为如此,民营医院是中国特有的词汇,是指那些非国有制所有的,私人投资型,盈利性的医院。

自从诞生之日起,民营医院就面临着与公立医院巨大的竞争压力,灵活多变、追求高质量服务,是绝大多数民营医院的求生之道。但是,民营医院的诞生与发展,不仅是民众医疗需求的体现,更有利益的驱使,所以,有的医院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甚至对患者进行坑蒙拐骗,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使得民营医院的名声遭受重创。

应该看到,人们对医疗卫生机构最大的意见或看法,比如对患者不负责任以及巧立名目乱收费等问题,导致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并不完全集中在民营医院,在许多公立医院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在于一些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丧失了白衣天使最起码的修养准则,加之遭受整个社会“向钱看”趋势之熏染,不仅破坏了医务人员良好的服务环境,破坏了医患之间不可或缺的信任关系,也令人们不得不用怀疑的目光审视这个行业乃至所有的白衣天使。

新一轮医改,再次明确地将民营医院定义为公立医院的有益补充,其积极意义在于缓解群众治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经国务院同意,卫生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规定,非公立医院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享有同等待遇,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

给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一视同仁,是国家对民营医院以往所作贡献的认可。这种公正合理的定位,将为民营医院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也有助于推动竞争,实现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的共同提高。完全可以相信,已经有了几十年发展实践并积累了丰富经验的民营医院,有了《意见》给予的公正合理的发展空间,必将迎来一个行业大发展时期,而且将对整个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