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书香】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前言:
启封历史厚重的卷宗,会看到一位位红颜或从浓烟滚滚的烽火台上走来,或从清澈明净的华清池中走出,或从烟波浩淼的太湖引退消失,或从塞外的胡笳声中走向永恒……在众说纷纭中,她们如一颗颗耀眼的明珠,璀璨夺目。
人类社会无疑是由男人与女人共同创造的,充满血腥的历史舞台不只是男人的世界,同样也是女人引领风骚的场地,女子亦可书写历史,也一样会改变历史。
在权力的战场上,女子得到的却只能是悲哀。众所周知,古代对女子有规训“女子不得参政”,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女政治家,但大多都没有好的评价,男子的狠被称为英雄气概,女子的则被贬为“最毒妇人心”,因为她们是女人,所以历史上的儒家学究容不下她们,最后除了悲哀还能有什么呢?
生平简介:武则天(公元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名曌(读音:照),意思为“日月当空,”汉族人,山西省文水县南徐村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之母。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705年退位。武则天统治前期重用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以此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的局面,从而为自己的登基之路奠定了基础,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
武则天别称:武媚、武媚娘、武昭仪、则天顺圣皇后、圣母神皇、则天皇帝、女皇武则天、武才人、则天大圣皇帝。
武氏为唐开国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本名不详。她貌美如花,自幼聪明伶俐,极善表达,胆识过人。据历史记载,武则天在十三、四岁时已是博览群书,博闻强记,诗词歌赋也都有一定基础,而且擅长书法,姿态卓越不群。公元637年(唐太宗贞观十一年),14岁的武则天以过人的美貌和才学被应召入宫,始为才人(正五品),唐太宗赐名媚,人称“武媚娘”。
入宫后,武则天处事机灵干练,善解人意,能说会道的她再加上姿色娇艳,颇得唐太宗的欢心,但十年过去,武则天既无子女也没有被提升,处境并不十分理想。于是,不甘于平凡的她时时寻找机会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政治抱负。由于长居于宫中,唐太宗发现她学识尚好,且懂礼仪,便让她从侍穿衣着的行列,调入御书房侍候文墨,从些武则天的命运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武则天开始每天接触皇家的公文,了解宫延之事,并读到不易见得的书籍典章,眼界顿阔,日渐通晓官场政治和权术。
公元649年,唐太宗过世。按当晨的律条,所有后宫嫔妃都要削发为尼,武则天和所有的嫔妃都被送入感业寺为尼,过上了与世隔绝的生活。唐太宗九子李治唐高宗即位后,因早先就仰慕武则天的美貌与才学,于即位三年后重召武则天入宫,后生长子李弘被晋封为昭仪,进昭仪(二品),与王皇后、萧淑妃多次周旋于后宫,年纪26岁。
为当皇后杀亲女:武则天能再次入宫,王皇后是主要的助力。所以刚入宫时,她对王皇后卑躬屈节极力奉承,当她得知王皇后与萧淑妃之间的矛盾后,便联合王皇后在皇上面前煽风点火,夺取高宗对萧氏的宠爱。公元654年,武则天产下一女,深得高宗喜爱,但机智远虑的她,想到皇后也是她长远目标的一个绊脚石,为了铲除皇后,她不惜牺牲自己的骨肉,将年幼的公主害死以达到嫁祸王皇后的目的。公元655年,王氏被安以杀死公主的罪名,废去后位,永徽六年(655年)高宗立武氏为皇后,上元元年(674年),与高宗并称“二圣”。此后武则天为唐高宗生了三子一女:李贤(章怀太子)、李显(唐中宗)、李旦(唐睿宗)和太平公主,足于证明其专宠的地位。
实现女皇梦:武则天登上皇后宝座后,她的机智精明,“通文史,多权谋”的长年,得到十足的发挥,使唐高宗对宠爱有加,另眼相看。从永徽六年到显庆四年的五年时间内,她为了掌握军政大权,想方设法地清除政敌,贬尚书右仆射褚遂良,使其郁闷而死;黜同中书门下长孙无忌,逼其自缢,罢免朝中长孙无忌、褚遂良的支持者,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影响和权力,扫除了她参政道路上的障碍,那个时期是武则天一生成败的关键时期,她的政治生涯便由此开始了。
显庆五年,唐高宗李治体弱多病,因患风眩双目不能视,因些诏告重臣朝政之事委托武则天处理。自此,武则天从参政步入执政,“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人虽在幕后,却掌控着生杀大权。弘道元年(683年)高宗去世,中宗李显即位,武氏为皇太后,由太后临朝称制,并改名曌。嗣圣元年(684年),废中宗为庐陵王,立睿宗李旦,继续临朝称制。载初元年,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定东都洛阳为神都,史称“武周”,上尊号“圣神皇帝”。武则天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
当朝期间,贬逐老臣,任用酷吏。唐初的元老重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裴炎等人,少数被贬逐,多数遭诛杀。举行殿试,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制,经济上采取薄赋敛、息干戈、省力役等主张,因此在其执政的半个世纪中,社会经济呈现政绩辉煌,国威大振。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张柬之、桓彦范、崔玄、敬辉等人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逼武则天退位,迎中宗复位。同年十一月去世,谥大圣则天皇帝。武氏另有废除的尊号“圣神皇帝”、“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则天亚圣皇后”等。后世通常称武氏为“武则天”
历史整体评价:惟不可否认的是,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第一个贡献是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个一个的都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贵族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贵族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第二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虽然,早在贞观年间就提出过“劝农桑”的政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很好的施行。因此,武则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议“劝农桑,薄赋役”。在她掌权以后,又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她还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口也由唐高宗初年的380万户进一步增加到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9.1%。这在中古时代,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也是反映武则天时期唐代经济发展的客观数据。
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
武则天执政后,边疆并不太平。西方西突厥攻占了安西四镇,吐蕃也不断在青海一带对唐展开进攻。北边一度臣服的东突厥和东北的契丹一直打到河北中部。武则天一方面组织反攻,恢复了安西四镇,打退了突厥、契丹的进攻,同时在边地设立军镇,常驻军队,并把高宗末年在青海屯田的做法推广到现甘肃张掖、武威、内蒙古五原和新疆吉木萨尔西一带。以温和的民族政策,接纳多元文化的发展。对在屯田工作上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娄师德,武则天特更致书嘉勉。书中特别指出,由于屯田,使得北方镇兵的粮食“数年咸得支给”。
第四个贡献是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唐人沈既济在谈及科举制度时说到:“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沈既济的这些话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一是武则天重视科举,大开志科。有一次策试制科举人时,她亲临考场,主持考试。二是当时进士科和制科考试主要都是考策问,也就是申论。文章的好坏是录取的主要标准。三是武则天用人不看门第,不问你是否是高级官吏的子孙,而是看你是否有政治才能,因此特别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科举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的越来越多,这就大大刺激了诗人参加科举的积极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读书学习的热情。这就是沈既济所说的“浸已成风”。开元、天宝年间“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气,就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的。正是文化的普及,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崔融、李乔都是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的,雕塑、绘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武则天主政初期,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后世史学家不齿于她拥有男嫔妃(称为“男宠”),所以史书大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直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与中宗时韦后之专政,合称为武韦之乱。但赵翼为武则天的私生活辩护,说:“人主富有四海,妃嫔动千百,后既为女王,而所宠幸不过数人,固亦未足深怪,故后初不以为讳,而且不必讳也。”
武则天也有不少消极的行为。她信图、崇佛教、建寺院、筑明堂、造天枢、铸九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打击政敌的过程中也不免滥杀无辜。官吏大增也必然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在她统治时期尽管社会经济有所上升,但逃户问题已经日益严重,府兵制开始走向破坏。武则天重用武氏宗室武承嗣、武三思、武攸绪及武攸宁等人,并大封武氏宗人为王。大臣吉顼等人深以嗣君之选为虑,武则天也感到作为女子,死后只能入李家宗庙享子孙祭祀,所以接受臣下建议,于圣历元年(698)迎还庐陵王李显,复立为太子。武氏晚年宠爱男妾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二人狐假虎威,作威作福。
史称武则天当政时期为“贞观遗风”。
史书中的评价:
《旧唐书》评价:史臣曰:治乱,时也,存亡,势也。使桀、纣在上,虽十尧不能治;使尧、舜在上,虽十桀不能乱;使懦夫女子乘时得势,亦足坐制群生之命,肆行不义之威。观夫武氏称制之年,英才接轸,靡不痛心于家索,扼腕于朝危,竟不能报先帝之恩,卫吾君之子。俄至无辜被陷,引颈就诛,天地为笼,去将安所?悲夫!昔掩鼻之谗,古称其毒;人彘之酷,世以为冤。武后夺嫡之谋也,振喉绝襁褓之儿,菹醢碎椒涂之骨,其不道也甚矣,亦奸人妒妇之恒态也。然犹泛延谠议,时礼正人。初虽牝鸡司晨,终能复子明辟,飞语辩元忠之罪,善言慰仁杰之心,尊时宪而抑幸臣,听忠言而诛酷吏。有旨哉,有旨哉!
赞曰:龙漦易貌,丙殿昌储。胡为穹昊,生此夔魖?夺攘神器,秽亵皇居。穷妖白首,降鉴何如。
《新唐书》评价:昔都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其于杀君篡国之主,皆不黜绝之,岂以其盗而有之者,莫大之罪也,不没其实,所以著其大恶而不隐欤?自司马迁、班固皆作《高后纪》,吕氏虽非篡汉,而盗执其国政,遂不敢没其实,岂其得圣人之意欤?抑亦偶合于《春秋》之法也。唐之旧史因之,列武后于本纪,盖其所从来远矣。夫吉凶之于人,犹影响也,而为善者得吉常多,其不幸而罹于凶者有矣;为恶者未始不及于凶,其幸而免者亦时有焉。而小人之虑,遂以为天道难知,为善未必福,而为恶未必祸也。武后之恶,不及于大戮,所谓幸免者也。至中宗韦氏,则祸不旋踵矣。然其亲遭母后之难,而躬自蹈之,所谓下愚之不移者欤!
毛泽东的评价: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
郭沫若的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宋庆龄的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但就家庭角色而言,不难看出武则天也是个好妻子。
看历史评红颜: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在那漫长的历史中,武则天是封建统治时期杰出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她是一个似传奇而非传奇的历史人物,她上承贞观下启开元,把一代王朝治理为世界强国。她深谋远略,果断行事,功绩累累,因此而昭昭于世。但在一千多年的历史评论中,有的人批判她心狠手辣,有的人则称赞她是一位明君。如此相悖的评价,一则侧重于女人的“妇德”,一则侧重于帝后的政绩,诚如宋庆龄对她的诚恳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各执其理,莫衷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