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乱谈文学与吃饭 精华

乱谈文学与吃饭 精华

乱谈文学与吃饭
  家常便饭吃着舒心,因为常吃,适应了那种胃口,但长期吃就有点厌烦,需要更换一种口味,然而更换的不能太勤,天天吃也会反胃。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因为几乎人人都要谈情说爱,情感的促使,人人都喜欢阅读爱情题材的文学,但是天天纠缠于缠缠绵绵的感情纠葛的虚幻中,对脑的刺激也会但是打折扣,需要换点别的题材才能使文学常常新鲜。
  饭吃腻了需要辣椒刺激,这样才能胃口大开,吃的才有滋味,但是吃多了容易上火,导致大便干结,排不出来,容易滋养病毒,使身体产生疾病。文学需要性爱的描写,使读者在朦朦胧胧的意境中想象出性爱的美妙,激发读者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但是,描写过度,把赤裸裸的身体摆放在你的眼前扭上几扭,再躺在床上呻吟几声,就会让人产生邪恶感,即使有删除很多字的小括号,也容易激发大脑的想象空间,更容易导致犯罪。过度的性描写就是毒瘤。
  吃饭看菜,菜看调味品,再好的饭菜离开的调味的东西,也会味同嚼蜡。葱姜蒜花椒八角茴香,味精酱油醋盐糖,这些看似普通的东西,却在饭菜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文学里的心理描写,是左右人物言行的关键,言为心声,一切景语皆心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一切都离不开那颗心,当然,心者,大脑也,心理描写也是大脑在活动。心理描写也是人物形象的调味品。
  饭菜有地方特色,各地都有享誉全国的名小吃,菜有川菜鲁菜豫菜……各有各的风味,各有各的技巧。文学作品里作者的表达风格也不一样,不同的题材,不同的人物,表现出来的效果也不一样。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山西人爱酸,重庆人爱辣,孕妇也有酸男辣女之说,说明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物在不同的时间里,口味也不同。对于喜爱文学的读者来说,不同的人喜欢不同题材的文学,儿童喜欢童话,怀春少女爱看情爱文字,白领阶层爱读城市文学,乡巴佬对乡村文学情有独钟。他们就是从不同的文学中汲取不同的营养。来满足自己不同的需求。
  人吃的好,营养就好,精神饱满,满脸红光。而饭菜质量差,或者挑食就会使营养不全面,导致面黄肌瘦,精神状况差,体格不健全,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人不阅读好的文学作品,不能从中受到良好的教育熏陶,精神食粮得不到满足,就没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导致空虚失望,将影响生活的质量。
  炒菜讲究的火候,写作讲究功底。饭菜原料来源于土地(海洋),讲究色、香、味俱佳,成品却比原料美,文学素材来源于生活。讲究人、物、情皆有,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世上有美食家,尝遍天下美味,人间有文学家,写尽东西南北。
  饭菜是实物食粮,吃饱了喝足了才能谈文学,文学是精神食粮,有毅力者饿着肚子也要弄文学
精神食粮也不可缺的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