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世博会.印象 精华

世博会.印象 精华

                 
                         世博会.印象
                                         文/烟 [个人观点请勿转载]

    老实说,在世博会倒计时那段时期,我还是很期待很期待它的来临的,毕竟,这是我们国家第一次承办此类大型国际盛会。只是,时过境迁,当走入四月,世博会正日益临近时,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几场大灾接踵而来,反馈到平凡的我们眼里,更深刻的印象恐怕是灾区同胞们痛苦不堪的表情,而这些表情足以让人忽视其他,甚至世博会。
    关于西南旱灾与青海玉树地震的救灾新闻已被主流媒体大量压缩,此时,漫天遍地都是世博会的报道。我承认,这是我阅读的夹缝地带,因为,无论关注或不关注,都似乎有些不合时宜。

    或许,正因为人们的心还在云南和玉树等灾区,正因为有“中国政府为世博会投入4000亿资金,世博会结束后,将拆掉大部分场馆”这一强烈对比,大家对世博会的一些负面消息更为津津乐道,如中国馆和吉祥物海宝的形象创意涉嫌抄袭,如参观展馆时遭遇的排队难,交通难,就餐难,等等等等。
    中国是一个人口超级大国,而上海更是一个国人普遍向往的国际化大都市,于是,2010年五月的上海,足以吸引全球人的视线。观展客流瞬间爆棚,世博游线路持续升温,这些对世博会的票房收入是个重大利好消息,对上海的消费经济也是利好消息,只是,对于组织及安保工作来讲,就不那么轻松了,绝对是大考。
    果不其然,国人素质成为上海世博会的关键词。各区展馆免费发送的传单遭遇大叔大妈们的哄抢,排队屡有强行加塞现象,人群的过分拥挤导致某些外国场馆被迫关闭。素质,它真是一个经得起考验的东西,经过长时间的沉淀自然流露,从容不迫啊。所以,它不是全上海人民高喊几句“上海世博会欢迎你”,也不是一群居委会大妈临时学几句“阴沟里洗”,更不是在政府的硬性规定下,世博会期间,阿拉们必须衣冠楚楚地出现在公共场所……这些,都不过是形式而已。
    好了,与和谐无关的话还是少提吧,最后,我回到正题上——世博会印象。
    对于一个无法亲临现场的人来讲,对世博会的第一印象,犹如纸上谈兵。因此,我只能停留在图片与文字的双重渲染里:一场无以伦比的高科技华丽派对,它繁华,它大气,它光影缤纷;一场热闹的庆典,它喜庆,忙碌,它人流汹涌;当然,还有它也有一丝慌乱与无序。这,似乎是世博会试运行期间,观展的游客以及网友的统一初步印象。
   我想,大多数人选择与上海的喧腾遥远相望,因为一丝冷静。是的,我们只是衷心希望,通过此次世博会,中国乃至中国人民,给全世界输出的价值大于或等于4000亿,那就是中国人向全世界传递着他们的热情、宽宏、友爱、文明,还有一颗永久期盼和平,安宁以及幸福的心。

           
我肯定是会去看看滴
明晚看开幕式

TOP

13億人民力量,小試牛刀,排队难,交通难,就餐难,等等等等。

TOP

明天開幕式

TOP

后天開园式

TOP

终于开幕了

TOP

今晚开幕式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