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公道自在人心[69约稿]

公道自在人心[69约稿]

公道自在人心
文/君心知我
一个传统行业,如果被垄断经营时间久了,就会出现许多弊端,免不了有“店大欺客”的嫌疑,因此民间资本的注入和参与竞争,也是一个好的趋势,是市场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

随着观念的更新,老百姓对于公立、私立的概念不是象计划经济时代那样“谈虎色变”了,而是从自己能否真正收益来辩证的分析一些新生事物。例如教育,原来70、80后的孩子还大多是直奔公立学校的大门而去,但是现在随着民营私立学校教育水平的提升,能让自己孩子去一所好的私立学校也成了眼下好多家长的心愿。


同样作为关系民生的大问题:医疗,也一直是百姓生活中的一大焦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医疗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接受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新的要求。但是另一方面,受到国家财政某些方面的制约,医疗事业的发展没有赶上人们需求的发展,老百姓要求医疗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为了更好的服务百姓,为百姓谋福利,中央提出,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院。中国人太多,看病的人也多,而医院又太少,鼓励民间资本开医院是缓解“看病难”的一个办法。


也许有些人会有顾虑,那些民营医院会不会“一心向钱看”,在医疗水平和人员素质的建设上存有水分?但是所有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只要它产生并发展起来,必有其存在的市场和潜力。就因为它是民营医院,在管理和经营上也会少了好多局限性和条条框框的制约,有其自主经营的灵活性。国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肯定会有扶持的政策,这样就极大地鼓舞了持有社会投资的民间人士的创业积极性。


投资都是为了效益最大化,没有人愿意把钞票往水里扔。所以,市场规律也会作用于民营医院的发展和其素质的提高。你的医疗硬件建设和人员专业素质不能适合老百姓的需要,肯定没有市场,从而也就不能保证投资的收益,所以这些规律也会督促民营医院更好的完善自我建设,更好的考虑患者的需求。


现在身边的民营医院屡见不鲜了,反而有许多优秀的国营医院的好医生被聘到里面坐阵接诊,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民营医院的声誉和社会影响力,同时也会刺激国营医院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社会资源竞争力。老百姓现在的眼睛也是雪亮的,他不管你是姓“国”还是姓“民”,只要是好的,他就会掏腰包;如果是糊弄事儿的,肯定就会自讨苦吃,没有了患者的信任和百姓的口碑,早晚关门大吉了。


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医疗服务行业这块大蛋糕也会有其“鱼龙混杂”的现象。所以,重要的不是医院姓什么,而是看它是否真正为老百姓解决问题。什么“碑”也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值钱,公道自在人心!
发了N遍才成功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