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虎年说虎[语过添情]

虎年说虎[语过添情]

虎年说虎

文责:任飞雨

转过年来,已是农历虎年。虎年好啊,虎虎有生气,给人以精神为之一振的感觉。相比较而言,刚刚过去的牛年,似乎不那么带劲儿,假如没有股票市场的“牛”、“熊”概念,哪有什么“牛气冲天”的吉祥话呢?牛气,过去是个贬义词,是形容某人过于骄傲自满,主张“满招损、谦受益”的国人,是不鼓励牛气的。

与牛相关的词,往往不很提气,一般是还原牛这种动物一些根本属性与品质。“老黄牛”,是吃苦耐劳的意思;“孺子牛”,是甘为坐骑的意思;“老牛拉破车”,是迟缓懈怠的意思;“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是晚境自勉的意思……总而言之,牛作为一种行动比较迟缓的食草动物,除了相对温驯和耐劳的属性以外,也就是“肉可食、奶可喝、皮可制革”的实用功能了。

与牛是一种人类早已驯化的家畜有极大区别,虎具有“独立之意志,自由之精神”,不会被关进牛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隐逸于深山密林之中的。虎是漫长的冷兵器时代人类生存的重大威胁之一,是所谓“洪水猛兽”中“猛兽”的典型代表,且由于其“山中王”的身份地位,最具象征意义。

正是基于上述品质与特征,虎成了众多文学作品中人类英雄形象塑造过程中的“反一号”,同时也是牺牲品。一个老虎倒下了,一个英雄才诞生了,概莫能外,几乎成了俗套。《晋书-周处传》中是“三害”里第一个被灭的;《水浒传》武松打死一只不算,李逵还杀了四只,给整一灭门惨案;《天龙八部》里萧峰与阿骨打比赛杀虎;都快解放了的《林海雪原》怎么样?还得打虎上山!老虎简直是为了被英雄打死而生的了!太冤了!

我觉得文学作品如此简单重复地大量塑造英雄,恰恰证明在人们心目中对于虎的恐惧、畏服、敬畏乃至尊崇。在广大民众心目中,老虎虽然不是检验英雄的唯一标准,却也是重要标准之一。如果不经历虎的验证,英雄的成色也会大打折扣,不是吗?

如今老虎的确不多了,不是因为现在英雄太多,把老虎都打死了,而是人类的繁衍过于迅猛,贪欲膨胀毫无止境,已经把老虎赖以生存的山林几乎破坏殆尽。从单一个体论,老虎是当然的百兽之王,其勇武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任何走兽无法比拟和企及的。

虎年说虎,唯愿:虎在不远的将来,不要成为和龙一样传说中的物种才好。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