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就要到了。清明节祭扫在我国有着很久远的历史。
早在古代文献《礼经》(《礼记》)里就有记载。它是这么讲的:“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意思就是说清明节到了,开始有雨水降下来,人们在这种节气里出行,感到万物都在生发,自然引起人们追念自己的祖先。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先人们讲究通过合适的形式,表达内心丰富的情感,因此创造了完整的礼仪规范,清明祭祀也不例外。在皇家陵寝集中的明朝天寿山,清明祭陵作为诸大祭中的第一祭,其仪式可以说是非常兴师动众。
根据学者的研究和资料的记载,明朝时祭祀所用的“香、祝、牲、帛”要提前三天送到昌平州城,州城官员叩拜行礼完毕,要安放在州署西面专门修筑的香帛亭内。次日在西门外行礼、恭送。
祭祀前一天,要把所有供品按照规矩陈列完好。帝后的正案案子上摆放着祭品,里边有放酒的爵,另外还有酒壶,茶壶,汤,饭,豕肉、豕干,每个正案祭品多达29件。明朝时清明节还有覆土礼,就是要往陵寝的宝山(坟包)上填土,当时按礼制规定是填土13担。如果皇帝亲自来,就得率先背一筐土。如果皇帝不来,委派大臣来,由正三品官员在陵园祾恩殿里举行祭祀仪式,跪拜行礼,有人读祝文,上香,敬酒,另外还有公侯一级的官员功臣负责填土。
不仅如此,祭陵过程中,随从官员的行为举止都很有分寸,怎样着装、哪天到昌平、夜宿何处等等都有规定。按照明朝的定制,祭陵和随从官员到石牌坊后必须下轿换马,到大红门则要下马,从右券门步行进入陵区,样样马虎不得。公元1459年清明期间,就曾经有一位官员因为拜谒陵墓时沿途纵猎,被投进监狱……
帝王家那些不胜繁琐的祭祀礼仪转眼远去,清明扫墓的风俗却流传至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扫墓的形式逐渐简化,更加文明。同样是为了慎终追远,今天的人们开始更多地采用献上一束鲜花、栽下一棵翠柏、种下一片青草这些形式,将自己无尽的情思寄寓在这“绿色清明”之中。而那些来不及赶回家乡的人们,则选择了网上祭奠的形式寄托哀思。传统与现代,虚拟和真实,表达、倾诉着的,都是追念先人、珍惜生命的衷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