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品味红楼——惜春 推荐

品味红楼——惜春 推荐

在金陵十二钗中,贾惜春留给许多人的印象无疑是冷漠、胆小、看破红尘、不近人情,后出家为尼也是情理之中的。可是,难道惜春真的是如此吗?
  首先,关于惜春冷漠。人们认为惜春冷漠大概就是因为惜春“心冷口冷心狠意狠”地把无罪的入画撵了出去,并且还说“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可是,若细细想来,也是情由可原的:惜春素日与书卷为伴,她从书中明白了许多道理,也从书中看到了贾府的乌烟瘴气,她也许会认为:在如此一个水深火热的家庭,弄不好便会臊给自己一身灰。更重要的是,惜春心理的成熟使她已经看到了一个泱泱大家最后的悲哀,她的冷漠也是来源于如此一个光辉家族最后要泯灭的一种绝望,一种无能为力的沮丧,使她丧失了对生活的憧憬,于是,她只能把精神寄托给“佛”,也由此把自己死死地封闭起来,与尘缘一刀两断,更何况,惜春自己说的“不做狠心人,难得自了 汉”就更能说明她对“佛”的向往,对世间的嫉恨,但她的出身使她无法去反抗以贾母、王夫人为首的“封建派”,因此只能选择逃避,也就是出家。而她说的“生在这种人家,不便出家”一句由说明了她是很顾大体的,想到自己出家后贾府在人们中的形象,而她被尤氏认为“冷心冷面”也是因为“你们不识几个字所以都是些呆子,看着明白人,倒说我年轻糊涂”。而且,惜春也是很有责任心的,其中第一百十二回有这样一段:
  “贾政邢夫人等先后到家,到了上房哭了一场.林之孝带了家下众人请了安,跪着.贾政喝道:"去罢!明日问你!"凤姐那日发晕了几次,竟不能出接,只有惜春见了,觉得满面惭愧.邢夫人也不理他,王夫人仍是照常,李纨,宝钗拉着手说了几句话. 独有尤氏说道:"姑娘,你操心了,倒照应了好几天!"惜春一言不答,只涨红了脸.宝钗将尤氏一拉,使了个眼色,尤氏等各自归房去了.贾政略略地看了看,叹了口气,并不言语,到书房席地坐下,叫了贾琏,贾蓉,贾芸吩咐了几句话.宝玉要在书房来陪贾政,贾政道:"不必."兰儿仍跟着他母亲,一宿无话.”
  从尤氏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惜春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女子。
  其次,关于惜春胆小。惜春在众女子中可以说是一个年纪小的,她的胆小也由于此,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惜春是一个讲脸面的人,对事情都有一颗“面子“心,这也决定了她对任何事都要看是否伤到自己的脸面,也就形成了她的胆小。但是,在一个仕宦之家,哪个女子不顾及自己的脸面?惜春的爱面子也是可以理解的。
  惜春是很有预知和洞察能力的,她能从自己姐姐们的命运而看到自己的结局,正所谓“勘破三春景不长”,又看到了整个贾家的命运。她的大智慧也是因为她清楚地认识到了“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当她听说妙玉被劫后想到“迎春姐姐磨折死了, 史姐姐守着病人,三姐姐远去,这都是命里所招,不能自由.独有妙玉如闲云野鹤,无拘无束.我能学他,就造化不小了.但我是世家之女,怎能遂意.这回看家已大担不是, 还有何颜在这里.又恐太太们不知我的心事,将来的后事如何呢?”以及“做了女孩儿终不能在家一辈子的,若象二姐姐一样,老爷太太们倒要烦心,况且死了.如今譬如我死了似的,放我出了家,干干净净的一辈子,就是疼我了.况且我又不出门, 就是栊翠庵,原是咱们家的基趾,我就在那里修行.我有什么,你们也照应得着. 现在妙玉的当家的在那里.你们依我呢,我就算得了命了;若不依我呢,我也没法,只有死就完了.我如若遂了自己的心愿,那时哥哥回来我和他说,并不是你们逼着我的. 若说我死了,未免哥哥回来倒说你们不容我。”也说明了她的理智、冷静与成熟。实际上,惜春是唯一真正有佛缘的人,是真正的“一念不生,万缘俱寂”,她是自己给自己选了一个良好的归宿,虽说清心寡欲了一生,却让她过上了她理想中的生活,从心理上讲,她是幸福的。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惜春是一个秀外慧中的女子。
  
  
  
  
  
  如果您喜爱探讨红学问题,红楼梦QQ群诚邀您加盟,群号46596601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