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小议“词中诗句”的平仄处理

小议“词中诗句”的平仄处理

小议“词中诗句”的平仄处理
               
                                 
词,是伴随着音乐产生的。汉魏南北朝流行的清乐(汉族音乐)到唐朝时已经衰微,唐代的音乐,按宋朝沈括《梦溪笔谈》的说法,是“以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者为燕乐”。唐朝流行的是燕(宴)乐,即来自西域各少数民族的音乐。这种“燕乐”既然是来自少数民族,就得配上汉族的歌词,才能歌唱(当时还没有“译配”一说)。配什么呢?最初,是配现成的近体诗或者乐府诗。著名的王昌龄、高适、王之涣等诗人“旗亭赌唱”的故事,就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人家是现成的曲子,哪里能是现成的诗都能配上的?于是,人们就将现成的诗加上一些实字或者虚字,来适应曲子的长短。如王维的乐府诗《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入燕乐后,就改为20句112字的长短句而成为《阳关三叠》:
渭城朝雨浥轻尘,更洒遍客舍青青。弄柔凝千缕,更洒遍客舍青青;弄柔凝翠色,更洒遍客舍青青;弄柔凝柳色新。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人生会少,富贵功名有定份。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旧游如梦,只恐怕西出阳关,眼前无故人。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只恐西出阳关,眼前无故人。[1]
后来,一些文人为了适应歌唱的需要,开始自觉地写一些长短句。《全唐诗》在词部的小注中有这么一段话:“唐人乐府原用律绝等诗杂和声歌之。其并和声作实字,长短其句以就曲拍者为填词。”这就是词的起源。因此,词是由诗发展而来的,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词被称之为“诗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
词既然是从诗发展而来的,词的作品中就必然保留着大量的“诗句”。我们不妨看看宋代黄庭坚的《喝火令》:
见晚情如旧,交疏分已深。舞时歌处动人心。烟水数年魂梦,无处可追寻。    昨夜灯前见,重题汉上襟。便愁云雨又难禁。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沉。晓也雁行低度,不会寄芳音。
显然,除了两个6字句和一个4字句以外,其它的句子全部都是诗的律句。这种句子,我们不妨将其称之为“词中诗句”。当然,“词中诗句”,其存在方式还有另一种情况,那就是“词句中的诗句”,如“有情风万里卷潮来”[2],形式上是一个八字句,但在“有情风”三字后,有一短暂的停顿;而后面的五字句,则显然是“仄仄仄平平” 的五言律句。
“词中诗句”既然从诗而来,这些句子的平仄就必然要受诗律的影响。
《喝火令》的词谱很难看到。原因之一就是古人留下这个调的词作品实在是太少了。因此,这个词谱的归纳也就成了问题。
笔者能找到的词谱资料,只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格律》一书中有这个的词谱:
││— —│(句)— —││— (韵)│— —││— —(韵)+││——│(句)+││— —(韵)      ││— —│(句)— —││— (韵)│— — ││— —(韵)││— —(句)│││— —(韵)│││— —│(句)+││— —(韵)[3]
这个词谱下面附的一个仅有的例子就是前文所提到的黄庭坚的《喝火令
小议“词中诗句”的平仄处理
               
            & ..

学习了!基于平仄,有好多意思表达不完整的了,甚至成了另外一个意思。所以,读起来有些牵强的。
再次学习,问好:)收藏~
请各位发表高论,要可行咱也整。

TOP

可行!一三五不论,诗中可行,词称为“诗余”有何不可?但有的曲调规定某一句首字必须平或必需仄的则按要求来。因为从调式上要求此处必用仄或必用平!否则即无法演奏曲子……唱亦走调吧?---烟语个见哟……

TOP

可行,词牌另有规定的除外。

TOP

白香词谱就对原词作了修订,可以参照。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