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需要360这种”不护短“的精神
智者言:短不可护,护短终短;长不可矜,矜则不长。
周末闲悠,胡乱上网消遣一段冬日暖阳。可一上来,就看见了自家电脑的360大曝起手机精灵、QQ手机助手、豌豆荚的“安全漏洞”,本以为又是“数字公司”与“企鹅鸟”再度擦枪走火,细读之后,才发现竟然是360“自曝+通报”的一起行业提醒——混迹中国互联网多年,看惯了中国软件厂商打打杀杀、勾心斗角的血雨腥风,今天360的这幕戏,倒是还真有了点与众不同的意味。
其实,在软件的发展过程中,漏洞也是形影不离。尤其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软件厂商想完全避免产品漏洞已经是天方夜谭,且不说那些身怀绝技、自学成才的黑客高手们,就是复杂多变的数据信息交互环境,也让软件厂商们对于产品设计漏洞防不胜防。由此,即使是非常成熟的视窗操作系统,微软公司定期升级修补漏洞也已经成为常态;世界知名的AdobeSystems,更是漏洞烦扰不断,针对“Flash动画网页”和“PDF阅读器”,几乎成为了黑客们比武练兵的“试验田”。
任何软件都不可能100%地避免漏洞,这道理本极为浅显。然而,在刺刀见红的中国互联网战场上,“漏洞”一词变了性。
长期以来,互曝“漏洞”、揭黑对手,已经成为了中国软件厂商市场相互攻击的“不二利器”,同行之间利用曝光“漏洞”互揭伤疤,更是屡试不爽:今天说某某软件“隐私泄露”,明天说某某对手将导致“系统崩盘”,而对自身的“漏洞”,则大多遮遮掩掩,轻描淡写……用户利益更是成为了各大软件厂商间争夺市场份额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