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南下猛打“小诸葛”四野渡海占海南

南下猛打“小诸葛”四野渡海占海南

三大战役一结束,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人民解放军从北到南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解放全中国。

中央军委给第四野战军的任务是解放湘鄂赣和两广,其部署是先占领湖北南部、湖南全省及江西一部,最后夺取广东、广西。

1949年3月17日,中央军委电令林彪、罗荣桓,要求第四野战军4月1日至4月15日半月之内出发完毕,5月31日争取到达河南南阳、信阳、固始之线及其江南地区。

林彪、罗荣桓仔细研究了南下作战方案,决定将第四野战军的90万主力部队分成3路,由平津地区分沿平汉、平大、津浦3线南下,越过陇海路后,以日行60里的速度沿平汉路两侧行进。

4月30日至5月14日,第四野战军在江汉、桐柏两军区地方部队的配合下,作战13天,占领了孝感、黄陂、滠口等地。与此同时,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三军奔袭团风、黄州、兰溪、蕲春、田家镇等,歼灭大量残敌。

1949年5月15日清晨,第四十三军等部分别从团风、黄州、兰溪、蕲春、田家镇200余里的江面开始渡江作战,并对逃敌进行追击,解放了鄂东南及江西大片土地。

5月31日,在河南执行作战任务的第四十一、四十二军解放河南重镇新乡、安阳。同时,第四野战军还解放了华中特大城市——武汉。


在这期间,中共中央决定以原中原局为基础组成华中局,中原军区领导机关与第四野战军领导机关合并,改为第四野战军并华中军区,林彪为第一书记、司令员,罗荣桓为第二书记、政委,邓子恢为第三书记、第二政委,统一领导中南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六省、区的党政军工作。

1949年7月,林彪指挥部队发起宜沙战役、湘赣边战役,27天时间歼灭国民党宋希濂部队4个正规团、地方军2个旅,俘敌1.5万人,解放了鄂、湘两省的17个县城。

接着,湘赣边战役在东线发起。此次战役历时20天,歼敌两个团,毙敌4600人,先后解放了赣西、湘东的奉新、高安、平江、宜丰等22个县城。

湘赣边战役一结束,第四野战军又继续作战,歼灭一大批敌人,解放了江西全境。

随后,中共中央、华中局、第四野战军及中共湖南省工委,对长沙守敌将领程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迫使程潜、陈明仁于8月4日率万余人在长沙起义。不费一枪一弹,长沙回到了人民手中。

长沙一解放,第四野战军又接连发起了湘西等战役,歼敌4.7万人。

长沙和平解放后,四野的硬敌就是白崇禧的桂系部队。

白崇禧系广西桂林人。他从保定军校第三期步科毕业后,一直从军,在国民党军队中任过军委会副参谋长、军训部长、桂林行营主任、国防部长、总统府顾问委员长、华中“剿总”总司令、华中军政长官等要职。

在几十年的军旅生涯中,白崇禧身经百战,是国民党军队中一位颇有名气的战略家,被人称为“小诸葛”。当年在四平街战役时,白崇禧到东北转了一圈,就四处大吹“四平街大捷”是他的计谋,言下之意,林彪虽然厉害,也不是他的对手。国民党的知名将领,如何应钦、陈诚、阎锡山、杜聿明、孙立人、卫立煌、程潜、傅作义等,已与林彪较量过,并被一一打败,惟白崇禧没有交过手。林彪早就想找机会与白崇禧较量一番,因无机会没有较量成,此次中央军委命令四野南下打击白崇禧部,林彪口里没有说出来,心里却暗下了决心,要利用此次南下之机,将白崇禧部消灭得干干净净。

林彪统领的第四野战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白崇禧心里还不服气。他认为,东北、华北的那么多国民党精锐部队被四野打掉了,主要是指挥官无能,他的部队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他觉得,他有能力遏制四野的强大攻势。他还对一位部下说:“国军将领都怕林彪,我不怕,我有办法对付林彪。”

白崇禧说话的口气如此大,主要是他未与林彪真正交过手,他手中还有一点本钱,那就是桂系的5个兵团约20万人。此外,他还可利用的势力有广东的余汉谋集团12万人,湘鄂川黔边绥区宋希濂部约10万人。

为阻止四野南下作战,白崇禧多次在衡阳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在衡阳至宝庆公路两侧,粤汉铁路衡山至郴州一线,搞个“湘粤联合防线”。8月下旬,湘粤联合防线部署完成。白崇禧的主力主要放在衡阳、宝庆地区。这样,他可背靠广西,面向湘鄂,与南下的四野一决高低。

1949年9月9日,中共中央军委电令四野抓紧时间向南进击,抓住白崇禧主力,迫使他在衡宝地区决战,最后在广西境内全歼白崇禧集团。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林彪仔细分析了桂系部队的作战特点,制定了迂回穿插、堵塞退路、掌握主动、抓住蒋军、站稳脚跟、迫其决战的作战方针。

在兵力部署上,林彪决定组成几路大军,第一路为“东路军”,由暂归四野指挥的二野第四兵团司令员陈赓为总指挥,下辖四野第十五兵团和二野第四兵团,东路军的主要任务是打到广东,消灭余汉谋集团,切断蒋军从海上逃跑的退路,然后向广西进军,完成左翼迂回任务;第二路为西路军,由四野第十三兵团司令员程子华为总指挥。西路军3个军的任务是,1个军留在湘西牵制宋希濂集团,另2个军突破其芷江防线,配合中路军消灭白崇禧的主力,然后向广西西部进军,切断其逃往云南的道路;第三路为中路军,由四野第十二兵团司令员肖劲光为总指挥,统率6个军、19个师,中路军的主要任务是攻击衡宝地区下面之国民党军队,二野的第五兵团协同中路军作战。

9月29日,林彪向参战部队下达了攻击命令,10月1日,所有部队到达预定位置。

恰巧这一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日子,消息传达到各部队,指战员们无比兴奋、激动,许多战士的背包、枪杆上贴着“新中国万岁”、“用战功向新中国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标语。

10月2日下午4时,四野参战部队向蒋军发起总攻击。经过一天紧张、激烈的战斗,敌第一道防线被突破,敌第七十一军被迫后退。至5日,各军向前推进了20至50公里,控制了渣江至界岭一线。

白崇禧得知第七十一军的阵地被摧,决定改变战术,乘四野立足未稳,集中主力反击。他将主力第七、四十八军放在衡宝公路沿线,然后向西进击;再令郴州的第九十七军、乐昌的四十六军北上。这样,不过百公里长的衡宝公路一下子集中了4个军的部队。

林彪很快察觉了白崇禧的用心,立即调整作战部署,并于4、5日两次电令四野各参战部队在原地停止待命,严整战备,等候主力集中。他还命令在芷江的西路军转向宝庆、祁阳地区迂回,第十八军沿粤汉路向北进攻。

战局的发展,果然不出林彪所料。10月6日,白崇禧命令他的所谓“钢七军”、四十八军和七十一军各一部向四野第四十一军连续发动猛烈的进攻,均被四十一军击退。

白崇禧打四野四十一军不成,又调头向东,集中4个军的兵力,从东南两个方向夹击四野的第四十军,又被四十军打得狼狈不堪。

两次交手,白崇禧被林彪打得焦头烂额。到了这时,鼻青脸肿的白崇禧才感到,林彪的确身手不凡,桂系部队在衡宝地区与四野决战难以取胜。他决定改变战术,另求生存。10月7日凌晨,他下令部队向后撤退,以保存实力。

林彪很快察觉了白崇禧的动态。他马上下令追歼的西路军抢占武冈等地,堵住敌人西退,又令担负攻击的中路军的4个军12个师全线追击,再令第四十六军主动越过湘江,向衡阳、耒阳前进,第十八军快速向零陵方向行动。

此时,深入敌后的第四十五军第一三五师像插在敌人胸中的一把尖刀,左右冲突,前后穿插,搅得敌人日夜不安,并大大迟滞了桂系部队的后撤行动。

8日,湘南重镇衡阳被攻克。

9日中午,桂系主力第七军军部及直属队逃到祁东县黄土铺,被深入敌后的第四十五军第一三五师发觉,两军随即发生激战。战至晚上,敌第七军军部及直属队4个营全部被歼灭。敌第七军的首脑机关被打掉,下属的4个师群龙无首,慌忙夺路南逃。

哪知,林彪已布下天罗地网,第七军的4个师插翅难飞。

10日,雨雾迷蒙,秋风瑟瑟。

林彪下令对被包围的敌第七军的第一七一、一七二、一七六、一七八师发起总攻。参加围攻的四野部队一共有8个师,3个师从东向西打,3个师由北向南攻,另两个师从西向东进击。

打到第二天上午,顽抗之敌全部被歼。躲在密林深处的敌第七军副军长凌云上、参谋长邓达芝、第一七一师师长张瑞生、第一七二师师长邓月监、第一七六师师长李祖霖等8名高级将领被活捉。

此战歼敌近3万余人,白崇禧的桂系主力几乎全部被歼。

四野主力在衡阳地区围歼白崇禧的主力时,右路军在武冈、新宁一带也取得较大的战果。10月10日,第三十九军在攻打武冈城时,歼灭2000多人,第三十八军在右下江地区消灭4000人。除此之外,进入湘西的第四十七军在解放大庸、桑植两城时,消灭敌第一二二军,俘获军长张绍勋及其官兵2000人。

衡宝战役历时一月,总计歼灭国民党军队4.8万人。

“小诸葛”的本钱输光后,难过得流泪。在事实面前,他不得不承认:“我们打不过林彪!”

1949年10月1日至29日,四野又在广东地区组织了广东战役,将华南军政长官公署司令官余汉谋的3个兵团、11个军15万人歼灭在广东地区,解放了广州、韶关等大中城市数十座,广东全境解放。

广东战役结束后,林彪决定再打湘西、鄂西、广西之敌。

当时,白崇禧的桂系部队主力有5个兵团12个军约15万人,加上从广东逃到广西的余汉谋残部5万余人,共计约20万人。

为迅速歼灭广西的国民党军队,10月22日,林彪、邓子恢向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七、四十、五十军下达了发起湘鄂西战役的指示,乘第二野战军主力滞留湖南地区尚未西进之前,发动鄂西南、湘西北军民对敌宋希濂部作战,以达到完全占领恩施地区的目的。

湘鄂西战役历时十天,共歼敌4个师,湖北全境解放。

湖北、湖南之敌被歼灭,第四野战军马上急进广西。这时,白崇禧部如惊弓之鸟,不堪一击,只一个多月的时间,白崇禧的20余万大军被第四野战军歼灭17.3万,广西全境解放。

白崇禧在广西无处立足,带着少数贴身人员逃往海南岛,又与退守海南的陈济棠、余汉谋、薛岳密谋防守海南的计划。

1949年12月18日、1950年1月8日,中央军委两次电令林彪:第四野战军要尽快做好渡海解放海南岛的准备,渡海作战要注意潮水和风向,携带3天以上粮食,争取在春、夏两季解决海南岛问题。

为搞好渡海作战,四野官兵进行了大规模的渡海作战训练。

1950年2月上旬,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书记、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叶剑英根据中央军委和林彪的指示,在广州主持召开了渡海作战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渡海兵团和琼崖纵队的负责人。经过研究,会议决定采取“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最后登陆相结合的方针,先以小部队分批偷渡,尔后主力强行渡海。

第四野战军的渡海作战经历了潜渡、强渡、追歼三个阶段。

3月5日至10日,第四十军第一一八师第三五二团和第四十三军第一二八师第三八三团各一个加强营,利用夜幕和雨雾作掩护,秘密偷渡,6日和11日,两个加强营先后强行登陆成功。林彪得到这一消息,非常高兴,自语道:“金门战役的悲剧,四野不会重演了!”

第一次偷渡成功,并取得了经验后,第十五兵团和各军又紧急筹划第二批强渡。

3月26、31日,经林彪批准,第四十、四十一军的两个加强团从敌正面开始强渡。经过激烈的海战,3月21日、4月1日,两个加强团付出了少量的牺牲后,强行登陆成功,并与前来接应的琼崖纵队胜利会合。

4月16日至19日,第三批强渡部队8个团,分东西两路从雷州半岛南端并肩南进,并先后胜利登陆。

4月23日,第四野战军解放了海口、琼山,接着又解放了文昌县,然后分东、中、西三路追击逃敌。

渡海登陆作战中,第四野战军歼敌3.3万人,解放了海南全岛。接着,又陆续解放了万山群岛、牛头、七关洲、南澎等岛屿,歼敌一大批。

第四野战军自1949年6月向中南进军以来,在第二野战军和华南各游击队的配合、策应下,作战11个月,总共歼敌43万人,解放了中南5个省、区的广大地区。

整个三年解放战争期间,林彪所属部队歼敌近200万人,解放全国11个省市区,而且从白山黑水,打到海角天涯,这样的军事奇迹,古今罕见。

以上以时间为序,记述了林彪在毛泽东、中央军委的英明领导下,指挥过的部分战役。在这些战役中,林彪极其出色的军事指挥,无疑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如果没有毛泽东的领导,没有广大指战员的浴血奋战和人民群众的支持,林的战绩也不可能如此辉煌。
来自网络
四野还真厉害~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