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转】导致希特勒失败的最根本战略缺失 推荐

【转】导致希特勒失败的最根本战略缺失 推荐

希特勒的战略出了问题,他违背了“不打无把握之仗”这一基本战略原则。而且,他也没有看到全球战略关键点——直布罗陀。

  下面罗列以下他犯下系列战略错误:
    
    第一个错误,他不应该挑起二次大战,在合并奥地利,吞并捷克以后,应该就此止步。当然,这一条违背了既定国策,有点不现实。
    
    第二个错误,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他不应该先灭亡波兰,而是应该先和苏联共同确保波兰的中立,或者对波兰作有限进攻后停战,成为德苏间缓冲国。
    
    第三个错误,在攻克法国以后,不应该发动不列颠空战,这种空战毫无意义。用岸基空军保卫好大陆领空和海岸线即可,没必要去轰炸英国。
    
    第四个错误,这是最关键的错误。应该借道西班牙,攻占直布罗陀,封闭地中海。如果西班牙不答应,那就占领它。大英帝国的生命线就是地中海,如果地中海被封闭,大英帝国就只能自保了。
    
    第五个错误,在北非的战斗是毫无希望的,原因在于1、兵力不足孤军深入;2、没有地中海制海权;3、没有地中海制空权。
    而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又是因为第四条,未能占领直布罗陀,封闭地中海。
    
    攻占直布罗陀,封闭地中海,就可以很容易扫清北非,然后北非军团再东进,又可以很容易地解放中东和印度,扶持当地人民独立建国,把阿拉伯人、土耳其人、伊朗人和印度人作为自己的盟友,并可以获得中东的石油。一旦中东的人力物力为德国所用,或者至少不为敌方所用,那么希特勒就胜券在握了。
    
    第六条,进攻苏俄的时候,未能利用苏俄少数民族对苏维埃暴政的反抗,政策僵化。
    
    希特勒输掉的原因,和当年拿破仑一样,他受到了海洋外线的封锁。而英国封锁线的咽喉,就是直布罗陀。
    如果没有直布罗陀,大英帝国和她的广阔的海外殖民地之间的联系就会半身不遂,而利用海洋对大陆的封锁也会被打破——因为这个时候地中海已经属于德国内海、北非中东已经属于德国内地了。
    地中海和北非中东,这一辽阔的地带对于英国来说,既是海外资源地,同时又是封锁大陆的封锁线,又是进攻大陆的出发阵地。而这些地区一旦被占领,那么它的重要作用立刻就会属于对方。他会成为对方的资源地,掐断英国和海外领地的封锁线,以及保护大陆的外围阵地。
    
    而要拿下直布罗陀,对于德军来说,是轻而易举的。
    
    等到拿下直布罗陀,肃清北非和地中海,解放(作者居然用“解放”这个词)中东和印度以后(解放后有当地人独立建国,德军不必驻扎庞大部队),此时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再向苏俄进攻,也就是必胜的形势了。
  
  如果希特勒能够扬长避短,用强大的陆空军攻占直布罗陀,肃清北非和地中海,解放中东和印度,和日军会师中东,然后扶持中东各民族和印度独立,让他们成为自己坚强的盟友。那么庞大的英国海军,从此就会变成毫无用处的摆设,他们尽可以在大西洋自由游荡,但是请不要靠近大陆海岸线,对地中海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二战中,英美和苏联占据了外线优势,可以从大西洋——地中海、北非——中东——黑海——苏俄,对德国建立一个紧密的包围圈,可以任意四处攻击,德国防不胜防。
  
    而德国的失败首先不是苏俄战场,也不是西欧,而是首先来自软腹部北非和意大利。由于德军是跛足巨人,海军完全无法抗衡,他们唯一的机会,就是直布罗陀!!!而且是必胜的机会,可惜希特勒没有看到。
  
  我们可以认为希特勒先生缺乏全球视野,缺乏全球战略头脑。
    
  而英美作为海洋国家,和全球武力国家,他们充分具备这种视野。
    
  所以,他们一定要保卫印度,要在印度和缅甸击败日军,为此,不惜把中国军队装备训练成最好的军队。
    
  他们也一定要保卫北非,并把北非和地中海,作为打败德国的战略出发点。而这种战略又是必胜的。因为苏德开战以后,德国就很难再分身去攻占直布罗陀了。
  
  说到全球视野和全球战略,说点题外话。美国二战最伟大的民族英雄,为什么会是麦克阿瑟和尼米兹,哈尔希和斯普鲁恩斯,而不是其他人呢?就是美国人当初的处境十分危险,是这四个人让美国化险为夷的。
  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在太平洋处于严重劣势,但是在尼米兹指挥下,美军迅速在珊瑚海和中途岛两场海战中,以弱胜强,遏止了日军的攻势并扭转了战略局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地理位置不好,占领多少地方也白搭,如果有个背靠就完全不一样了,跟英国换一下,希特勒肯定占领全欧洲成为新的世界霸主,小日本差一点,要是没美国,小日本很难说的呀。
希特勒的战略出了问题,他违背了“不打无把握之仗”这一基本战略原则。而且,他也没有看到全球战略关键点——直布罗陀。  下面罗列以下他犯下系列战略错误:        第一个错误,他不应该挑起二次大战,在合并奥地利,吞并捷克以后,应该就此止步。当然,这一条违背了既定国策,有点不现实 ..第二个错误,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他不应该先灭亡波兰,而是应该先和苏联共同确保波兰的中立,或者对波兰作有限进攻后停战,成为德苏间缓冲国。
==========================
德国不占领波兰,苏联一样动手,把波兰当作buffer的想法根本就不现实。

纳粹德国对波兰未来的计划早在1939年以前就制定好了。德国当时的总体计划就是建立“欧洲新秩序”,那么在这个新秩序里,作为“超人”的雅利安人可以自由拥有生存空间,这个生存空间从哪里来?当然是从subhuman(劣等人)那里来了,哪些人是劣等人?斯拉夫人,犹太人,吉普塞人,等等。希特勒德国在战前就已经为东欧、波罗地海国家设计好了计划。

如果说希特勒有什么战略错误,那就是他的“欧洲新秩序”的战略错误,说具体点就是犯了“老虎吃天”的或犯众怒的错误。
希特勒的战略出了问题,他违背了“不打无把握之仗”这一基本战略原则。而且,他也没有看到全球战略关键点——直布罗陀。  下面罗列以下他犯下系列战略错误:        第一个错误,他不应该挑起二次大战,在合并奥地利,吞并捷克以后,应该就此止步。当然,这一条违背了既定国策,有点不现实 ..希特勒和日本在战略上犯的都是同样的错误,就是要建立所谓新秩序,与老牌帝国挑战,重新划分世界。

时机不成熟。

中国莫名其妙地加入到了老牌帝国主义的阵营里。

TOP

完全正确。那些什么指责希特勒进攻波兰错误的人根本没有去考虑元首发动二战的根本目的。手段从来都是为目标而服务。连主次都没分清还多说什么?至于占不占直布罗陀我觉得也不是什么关键。占了,英国人能走好望角。是费点路,不过不伤根本。占了直布罗陀能否根本上封锁地中海还是未知数。汉斯占了加莱也没见得就封的住英吉利海峡。至于和尼轰在中东或者印度会师的梦就不用想了。尼轰的后勤能力根本支撑不了在印度的作战。
中国的被动加入其实也是必然。尼轰挑战帝国在太平洋的Dominance早晚是个死,也就是横死还是竖死的选择。

TOP

完全正确。那些什么指责希特勒进攻波兰错误的人根本没有去考虑元首发动二战的根本目的。手段从来都是为目标而服务。连主次都没分清还多说什么?至于占不占直布罗陀我觉得也不是什么关键。占了,英国人能走好望角。是费点路,不过不伤根本。占了直布罗陀能否根本上封锁地中海还是未知数。汉斯占了加莱也没见得就封的住英吉 ..希特勒的根本战略存在着巨大的漏洞,这才是失误。至于说为什么不把西班牙拉入轴心,控制直布罗陀海峡,这是段历史,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章了,比如西班牙独裁者弗郎科与纳粹德国的关系,西班牙内战等等。

TOP

希特勒不仅在战略上出现了重大错误,在战术上也出现过不少错误。二战初期德国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不是希特勒的功劳,是以严谨著称的德国陆军拥有大量优秀的名将与德国雄厚的工业基础造就的。
另外,希特勒在政治上也出现了重大的判断错误,他对丘吉尔和罗斯福的战争意志出现了误判。希特勒的表现注定了二战的结局不出逆转。

TOP

完全正确。那些什么指责希特勒进攻波兰错误的人根本没有去考虑元首发动二战的根本目的。手段从来都是为目标而服务。连主次都没分清还多说什么?至于占不占直布罗陀我觉得也不是什么关键。占了,英国人能走好望角。是费点路,不过不伤根本。占了直布罗陀能否根本上封锁地中海还是未知数。汉斯占了加莱也没见得就封的住英吉 ..
希特勒的战略也不能算错。那个时候没有成立北约的条件。德国要么投降要么两面作战。没有什么其他选择。相对而言,作战的结果对德国还是比较的有利。

TOP

希特勒不仅在战略上出现了重大错误,在战术上也出现过不少错误。二战初期德国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不是希特勒的功劳,是以严谨著称的德国陆军拥有大量优秀的名将与德国雄厚的工业基础造就的。另外,希特勒在政治上也出现了重大的判断错误,他对丘吉尔和罗斯福的战争意志出现了误判。希特勒的表现注定了二战的结局不出逆转。
战术错误?希特勒犯了哪个致命的战术错误啊?德国雄厚的工业基础?说德国是工业国不错。工业基础实在算不上雄厚。误判?怎么误判?说来听听。

TOP

战术上的错误,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比如进攻法国时由于希特勒的指挥,导致了英法盟军敦刻尔克大撤退,使盟军保存了较大的有生力量,以当时德军的情势和前线指挥官的能力完全可以全歼盟军。另外,在选择进攻苏联的时机上,希特勒也是操之过急。
至于误判,希特勒在可以收拾贝当政权后应该去收编法国海军然后顺势进攻英国本土,以当时英国的准备情况,德军应可以拿下。然而,希特勒却大方地让英国海军去干掉了法国海军。在这里他误判了丘吉尔的战争意志。以后的情势对德国而言就不乐观了。在二战初期,希特勒认为美国是不会直接参战的。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