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中国专家爆中美两国核弹内幕 美差点酿世界灾难!

中国专家爆中美两国核弹内幕 美差点酿世界灾难!

与冷战时代比,现在核军事的威胁下降了,而不是上升了。核扩散也没有预想中那么快。我们有核裁军条约,核保安措施,还有联合国1540号决议,都在发挥作用。
全球核安全峰会4月12日至13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包括中国国家主席*在内的47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以及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欧盟等负责人齐聚华盛顿。*在峰会发表演讲,这是中国领导人首次在多边场合专门就核安全问题发表看法。
如何应对核恐怖主义威胁是峰会主要议题。数据显示,世界现存大量可用于制造核武器的核材料,这些材料足以制造出超过十万枚核炸弹。然而在许多地区,核材料和核技术缺乏有效的保护,这些物资一旦落入恐怖主义分子之手,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峰会召开前夕,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举办了首届清华国际安全论坛,发布《建设一个不使用核武器的世界》研究报告。
“建立无核世界是国际社会的理想,总体来看,国际核裁军和核不扩散形势有所回暖,但整个进程面临诸多制约因素,无核世界在短时间内仍难以成为现实。”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教授拿着研究报告的封面说,“但‘不使用核武器’已经成为一种非正式的国际规范。我们把核爆炸的蘑菇云设计在一个倒扣的茶杯中,寓意就是要把核武威胁控制在茶杯中。”
围绕“核”与“和”的话题,《中国新闻周刊》对阎学通教授和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军控专家李彬教授进行了专访。
中国发展核武器纯粹是防御性的
中国新闻周刊:自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之后,中国就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积极参与国际核裁军进程。如何评价中国的核安全政策?
阎学通:中国是核裁军积极的推动者,也是唯一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前苏联曾做过这样的表态,但后来改变了。去年奥巴马提出了“零核”概念,也成为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因素之一。
但其实早在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后,中国就立即宣布中国发展核武器纯粹是防御性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不扩散核武器,主张世界上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全面彻底销毁核武器。这种原则一直坚持到现在。
中国新闻周刊:半个多世纪来,随着国际核安全形势的变化,中国的核政策发生了什么改变或调整?
阎学通:在中国的安全政策和对外政策中,核政策是最稳定的政策之一,持续时间很长,方向一直是控制、削减核武器。
李彬:中国核武政策有远见卓识。中国人深深明白“核禁忌”的道理。对此,直到今天美国才在《核态势报告》中有所认识。中国非常重视非授权情况下如何避免使用核武。
中国的核导弹常态下是不带核弹头的,就像子弹不上膛,即便出现意外情况射出的也是运载工具而不是核武器。美国不是这样,空军多少年坚持很荒唐的带弹飞行。有一次导弹松动,掉落在西班牙境内,如果被恐怖分子捡到,后果不堪设想。就好像在车子外面绑着东西,一年365天,定期骑车出去,一骑24 小时,过度疲劳运动状态中或者不慎,总会让东西掉下。如今,美国人才在《核态势报告》中意识到,非国家造成的核威胁比国家核威胁更大。
中国新闻周刊:如何看待西方世界对中国军费尤其是核军备透明度的评价?
李彬:即便在核武这样敏感的领域,中国也很有透明度,不是西方想象得那样。比如二炮,它的军演介绍、定期军训练兵情况公布、英雄标兵介绍,总能在《解放军报》等官方媒体找到。把这些拼凑在一起,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核武透明度。
美国“2049项目研究所”执行总裁、前美驻华武官马克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