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忍辱负重勾践有没有卧薪尝胆?

忍辱负重勾践有没有卧薪尝胆?

本文摘自:《历史密码3》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勾践是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最终赢家。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诸侯争霸中,越王勾践凭借坚强不屈的毅力和忍辱负重的耐力最终获胜,留下了许多为后人称道的典故,这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当是“卧薪尝胆”的故事。然而关于越王勾践是否真的曾经卧薪尝胆,却是众说纷纭。有的说他从来没有卧薪尝胆,有的说他“卧薪”而没有“尝胆”,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难道这个流传千古的帝王发愤图强的典故,竟然成了欲盖弥彰的弥天大谎?
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吴越之间积怨深久。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率军攻打越国,却反被越国打败,阖闾死于败逃途中。他的儿子夫差继位后,时刻提醒自己,勿忘国耻,为父报仇。他重用伍子胥和伯噽,大规模操练兵马,经过两三年的精心准备,夫差亲率人马攻打越国。越王勾践率军迎敌,结果大败,勾践带领所剩的五千兵马逃到了会稽,还是被吴军围了个水泄不通。越王只得派文种去和吴国议和,议和的结果是勾践夫妇必须到吴国为仆,越王勾践虽贵为君主,但事已至此,不得不忍受屈辱,答应了吴王的要求。
公元前492年,勾践把国家交给文种和一些大臣治理,自己带着妻子和范蠡来到吴国作奴仆。夫差为了羞辱他,就派他住在阖闾坟墓旁边的一个小石屋里。勾践每天守坟、喂马、除粪、打扫,把这一切打理得井然有序,没有丝毫的怨言,也没有丝毫的怠慢。夫差骑马出门的时候,他拉过马,恭恭敬敬地献上缰绳,他甚至诚心诚意地帮夫差牵着马穿过市井,这一切,让有意刁难他的夫差无可奈何。甚至有一次,夫差病了,他前去问候,为了讨得夫差的欢心,他竟然拉开马桶盖亲尝夫差刚拉的大便,这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问疾尝粪”的典故。勾践三年来的忍辱负重,终于换取了夫差的信任,夫差认定勾践已是真心臣服,于是放心放他们回国。这一放,却给了勾践东山再起的机会。
回国后的勾践,再也不是以前那个甘居人下的勾践了,他发誓要报仇雪恨,几年来的忍辱负重就是为了这一天。据说为了激励自己,他晚上坚持睡在柴草上,还在屋顶上吊了一个苦胆,无论是站着、坐着,还是吃饭,都要先尝尝苦胆的苦味,以警示自己。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和不懈努力,他最终战胜了吴国。这也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典故“卧薪尝胆”的来历。但事实究竟是不是这样的呢?勾践究竟有没有通过“卧薪”和“尝胆”两种手段来激励自己呢?
《左传》和《国语》是现存最早的记载吴越争霸和勾践事迹的历史典籍,而且距当时的历史较近,其中记载的史实也较为可信,因而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但在这两本史籍中,都没有讲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行为,这不能不让人生疑。
到了西汉,司马迁在《史记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