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俄军机动能力萎缩 欲重启安124运输机生产线

俄军机动能力萎缩 欲重启安124运输机生产线


文章称到2020年时,俄军将获得至少20架改进型的安-124战略运输机。

资料图:安-124的“绝活”——整体运输一整列地铁列车
新华网1月6日报道   在2009年9月的“西方-2009”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联合军演中,俄军部队从俄白边境挥师千里挺进俄波边境,但他们坐火车用了一周才到目的地。这被西方军事专家称为“蜗牛一般的速度”。为此,俄政府决定加快建造大型运输机,以提高俄军日益萎缩的机动能力。
俄空运记录还没被打破
据俄《观点报》2009年12月28日报道,俄即将恢复世界最大运输机——安-124“鲁斯兰”的生产。安-124运输机由苏联安东诺夫设计集团研发,是世界上最大的重型运输机,有“空中巨无霸”之称。1985年,安-124创下了载重171吨物资,飞行高度10750米的记录,打破了由美国C-5运输机创造的载重量和飞行高度的原世界记录。而且,由安-124创造的空运载重量和飞行高度的记录,到现在还没被打破。
在1994年,出于资金不足等各方面的考虑,俄关闭了安-124生产线。不过,看到目前俄军的机动能力如此不足,俄政府决定恢复安-124的生产。位于俄中部城市乌里扬诺夫斯克的“航空者——SP”飞机制造厂负责安-124的生产。重新开始生产的安-124飞机的载重量将由标准的120吨增至150吨,而飞行距离将达4000公里,飞行时速将达865公里。
根据计划,俄政府将为前3架安-124的生产拨170亿卢布(约合5.6亿美元)的巨款,在2030年前,要生产20架安-124,每架生产时间约为18~20个月。
伊尔-76也推出升级版
除了安-124,由伊尔-76运输机改装而成的伊尔-476也将在2011年开始试飞工作。在2009年10~11月,俄军连续有两架伊尔-76坠毁或发生意外,导致全部伊尔-76停飞。由于该机的生产一直在位于乌兹别克斯坦的“契卡洛夫”飞机制造厂进行,但因缺少订单,该厂的生产基本已经停止,导致备件供应和维修服务跟不上,也是伊尔-76事故多发的重要因素。
基于人才和资金等各方面考虑,俄政府决定由“航空者——SP”飞机制造厂承担起伊尔-76飞机以及其改进型的生产,伊尔-476就是伊尔-76进行深度改装之后的产品。相比于伊尔-76,其驾驶舱和预警系统都得到极大的改造与提升。伊尔-476的飞行时速为850公里,最大载重量为50吨,最大飞行距离为6000公里。
俄军事运输航空兵司令维克托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