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的紧急救援小组14日相继抵达遭遇大地震的海地,援救灾民的工作已全面展开。其中令人瞩目的是,中国的救援队第一批赶到,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反应能力。
据报道,由士兵、医师和地震专家等60人组成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地震发生约33小时后已经到达灾区。据说中国是第四个到达的国家,仅次于美国、冰岛和波多黎各。
在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大楼内的8名中国人在地震中下落不明,这也引起中国方面的关注。中国应联合国邀请,向海地派遣了约150人的警察部队,负责维护治安等任务。
此外,中国紧急派出救援队似乎也带有政治目的。海地与中国没有建交,与台湾保持着外交关系。中国通过救援可以向国际社会展示其"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中国可以借此施加影响力,为今后建交做准备。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今天说,在18日前将有1万美军前往海地及周边地区,帮助分发援助物资及防止在绝望的地震幸存者中爆发骚乱。
与此同时,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宣布,周六她将出访海地,她声称要"与时间赛跑",赶在焦虑和愤慨情绪激发起更多问题前,迅速使这个国家恢复稳定。
美国务院发言人克劳利说,美国"卡尔文森"号核动力航空母舰周五的到达就像是突然有了"第二座机场"。中国与海地没有建交,但承诺援助420万美元,一架货机今天运载其中200万美元的援助物资从北京启程。
牛津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曾锐生说,中国大概认为这是向世界上更多人展示其"软实力"的机会,"在北京看来,不落在台湾救援工作的后面是件好事,而且在美国的后院发挥积极的人道主义作用相对而言比较容易且花费不高"。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今天表示,对海地的援助不带政治色彩。她说,四川地震以后,其他国家曾援助中国,现在中国也能施以援手。
海地大地震促使世界各国慷慨相助。即便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些国家也伸出了援手。例如,在金融危机中受到沉重打击的冰岛派去了一支救援队,毛里求斯也捐了款。印度尼西亚承诺,将向海地派遣一支人道主义救援队。世界赤贫国家之一的孟加拉国也已向海地派遣了医疗人员。本地区一些国家虽人口稀少或资源相对匮乏,但也伸出了援手。萨尔瓦多承诺,向海地派遣一支12人的搜救队。玻利维亚向海地灾民提供了血液和食品。邻国古巴则向海地增派了医护人员。
生死竞速60小时——中国国际救援队的三夜与“三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