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赤壁1800年:强弱鲜明的军队 意志坚强的统帅(图)

赤壁1800年:强弱鲜明的军队 意志坚强的统帅(图)


查看原图




     赤壁之战,可能是冷兵器时代,最令中国人津津乐道一场战争。这是因为,它包涵了所有戏剧性的元素,比如强弱对比鲜明的军队,意志力坚强的统帅,反败为胜的曲折历程,还有就是,气贯长虹的英雄故事。


    发生在公元208年秋冬之季的这场战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的集合体,它符合有关战争胜负的道德判断——以强凌弱者必败。但从纯军事的角度看,这场战争并非用道德解释那么简单。从追击当阳,到抢占江陵。曹操的军事指挥艺术堪称完美。即便后来为人们所诟病最多的失误——未能尽早追击刘备,破袭夏口,而在江陵修整时间过长,也并非毫无道理。毕竟,在涉及到调动数十万大军,兼顾步兵、骑兵、水军等不同兵种的大规模作战中,光是等待部队集结,以及辎重、后勤的补给,就需要数月之久。从出发地,到目的地,兼跨我国地形中的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涉及山脉、平原、江河、湖泊、沼泽等多种复杂地形,难度不可谓不大。


    以部署和动员能力来看,曹操也堪称典范,在刚刚完成平定北方的战役之际,就能迅速开凿玄武池,操练北方罕见的水军兵种,并在短时间内集结数十万军队,一路高歌猛进,士气之高,极为罕见。也正是在这种高压态势下,刘备与荆州势力的松散军事同盟,迅速解体。新任荆州长官刘琮束手投降。曹操能够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一举夺得南北要塞襄阳,也正是部署得当,战略得体的自然结果。如果以曹操出发时夺取荆州的战略目标而言。这场战争进展至攻占江陵为止,则是曹军大获全胜。


    遗憾的是,战局的进展并没有就此为止,一旦夺取荆州的局部战争,演变成统一全国的全面战争,则无论是战略制定,还是战术的施展,其实施条件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而在这一重大转换上,曹操却未能及时做出调整。这样的后果,随后在幕阜山脉与江汉平原接壤的丘陵地带,一个长江南岸叫做赤壁矶地方爆发,不可谓不是历史的偶然。

查看原图


                    赤壁之战,黄盖假投降之名火烧曹营
然而,即便是赤壁之战对“南北之间的数百年分裂,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这场战争在随后的1800年中,在中国人头脑中的位置,远高于它本身的历史地位。这无疑得益于从诗歌、小说、戏曲到民间语文对那段历史、那场战争及涉入其中人物的“合理想象”,其中《三国演义》不过是其中集大成者。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部《三国》,都有一个曹操、孔明和周瑜。
即使到了当代,三国的“演义”仍在继续,只不过换成了更现代的形式。比如在日本人及其创造的游戏中,年轻的一代就看到另一个“三国”,在这里,是以指标化的统率力、武力、智力、政治力、魅力来评判人物,而不是在中国沿袭千年的道德善恶。
于是,赤壁之战过去整整1800年后,一个叫吴宇森的人试图续写“三国”。虽然电影标榜“还原史实”,但正如这位导演所说,中国电影一直以来承载了诸多中国文化的遗产,包括武侠精神。“通过电影这个载体,我们能够在各个不同的层面上表达出我们的精神寄托和文化诉求。”而吴宇森想表达的诉求,包括那些人物,及其所展现出来的英雄主义,因为“三国人物与我心目中的英雄在理念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他想藉此表现“中国人的勇敢、智慧、团结精神”,于是,故事就不再是“瑜亮之争”,而是“瑜亮相惜”。
但这离1800年前的事有多大程度的相合,已经无从考证了,正如你走在今日的赤壁,已无法看到当年的熊熊火焰。
源于网络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