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美明年开研下一代轰炸机 驾驶员存废成焦点

美明年开研下一代轰炸机 驾驶员存废成焦点


资料图:美国波音提出的下一代轰炸机方案
环球时报-环球网1月20日报道 尽管已经在分歧和争论中持续了数年时间,美国的新型远程轰炸机计划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不过最近奥巴马政府的决定可能会对改变这一现状起到积极作用。美国国防部部长盖茨在2009年12月11日宣布,美国将于2011财年正式启动新型远程轰炸机研制计划,更多的细节将在美国国防部发布预算蓝皮书后得以揭晓。
美国空军协会表示,目前美国空军远程轰炸机部队由B-52、B-1和B-2三种机型构成,但其中半数以上的飞机是50年前生产和装备的,这在美国空军的装备史上十分罕见。随着机队的老化,如果再没有新机型补充进来,美国的远程打击力量将会大打折扣,因此对于美国空军而言,研制和部署新的轰炸机就显得尤为重要。
就目前美国空军的使用需求而言,纵深打击能力将是新型轰炸机追求的重点。美国空军希望新型轰炸机能够深入敌方腹地,对加固型或者深藏于地下的目标进行精确打击。尽管传统的轰炸机具有航程远、载弹量大、反应速度快的特点,但纵深打击对飞机生存能力的要求使得传统的轰炸机并不适合此类任务。
虽然可以通过防区外发射的制导武器加以弥补,但这也存在着成本高昂、通用性不佳、杀伤力相对不足的缺点,而且精度也会随着发射距离的增加而降低,这就意味着新型轰炸机必须采用高隐身性设计。
在防空技术日趋先进的今天,隐身性对于飞机的生存能力和任务的成功性至关重要,它可以确保飞机悄无声息地穿越敌方的防空火力圈,出其不意地打击对方层层保护下的重要目标,或者减小飞机被发现的可能,使其能够长期巡弋在敌占区上空,等待目标出现后再给其以致命的一击。此外,隐身飞机还可以减小护航飞机的要求和压力。
分歧和争论
目前发展新型轰炸机所需的一些关键技术,包括先进隐身技术、先进航电综合技术、先进推进技术均已在F-22、F-35等第四代作战飞机的研制过程中得以发展和验证,不过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慎重考虑。
新型轰炸机是否采用无人驾驶便是自研制需求提出以来就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包括盖茨在内的相当一部分人倾向于采用无人驾驶的设计方案,他们称,无人驾驶不但可以简化飞机设计要求(如无需考虑环控系统、救生系统等)、提高飞机机动性能、延长飞机的滞空和续航时间等,还可以避免人员的损失,实现“零伤亡”的目标。
而美国空军则倾向于继续采用有人驾驶。空军方面表示,无人驾驶飞机在远程控制时存在不少缺点,现有的技术使得基站与飞机间的远程通信链接易受干扰;而由于机载传感器数量和性能的限制,基站内的控制人员对战场形势的感知能力也会大受影响。
无人驾驶带来的另一问题就是核武器的安全性。无人驾驶会增加核武器误投的几率,从而影响美国国防部在无人机上部署核武器的决心。
是否去核化则是争论的另一焦点。支持者表示,由于必须采取有人驾驶,携带核武器的飞机在执行纵深打击任务时会受到续航能力的制约。用于执行核打击任务的飞机在设计和生产上都必须经过强化,这就使得飞机造价高昂,装备数量十分有限,更何况军控条约也会对其数量进行严格控制。
而最近由米切尔研究所发布的一份空中力量研究报告更是表示,鉴于战略核轰炸机高昂的维护和升级费用,美国国防部将战略核轰炸机从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中淡出,并将更多的经费用于发展常规轰炸机,以发挥其灵活多样化的作战特点。
不过在美国空军内部,这一思想却鲜有人支持。前空军作战指挥部负责人表示,有人驾驶战略核轰炸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相对于战略弹道导弹和战略核潜艇而言,战略轰炸机的公开性更强并且可在海外部署,因此它可以作为美国战略核威慑力量的代表,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它既可作为美国对外谈判的一个筹码,又可为美国的盟友提供核保护伞,避免他们核武化。
由此可见,美国军方及军工界内部对于新型轰炸机定位的分歧和争论仍将持续一段时间。项目正式实施的这一年时间将会是对美国政府财力、耐心和政治意愿的巨大考验。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