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敲响国民党丧钟:国民党军事力量在东北迅速崩溃

敲响国民党丧钟:国民党军事力量在东北迅速崩溃

沈阳的收复是东北国民党军军力崩溃的终曲,而辽沈战役之前,国共东北的攻防态势其实早已彻底换位。国民党部队从1945年进入东北到1946年连克本溪、四平,占领长春,战绩和士气一度达到顶点。但谁承想到此后两年,国民党在东北的战争机器竟如大雪崩般迅捷溃散。

    蒋介石的误判

    有军事学者认为,国民党在东北的溃败,转折点可追溯1946年5月30日。那一天,蒋介石和国防部部长白崇禧抵达刚被国民党军队攻占不久的长春。

    " 得长春者得东北","得东北者得天下"。民间的谶语到底对国共双方统帅有多大心理影响不得而知。反正在苏军撤离、国民党接收后不到几小时,长春这座前伪满洲国"首都"、东北最重要的政治中心,就在撤退苏军的紧密配合下被民主联军攻克。国民党再次拿下长春后蒋介石亲临此地,可见长春对国共双方军事、政治价值之重要。

    当天在与杜聿明、郑洞国、孙立人、廖耀湘、陈明仁等国民党高级将领会见时,蒋介石问手下将领:*军队的战术和江西时代比,有没有什么进步?

    当时,林彪的精锐部队没能抵挡新六军、新一军等精锐部队的正面攻势,所以对于蒋介石的提问,国民党将领们回答:无论此前四平之战还是本溪之战,共军并没表现出多少实力。

    此后的历史证明,这是一句真实的谎言。

    其实,经历8年敌后残酷抗战洗礼的*军队,其战斗力早已被美国政府所洞悉。美国人早就意识到,蒋介石如果发动全面内战,他的政权可能会招致惨败。当时调停国共谈判的马歇尔因此曾竭力阻止蒋介石用武力解决问题。遗憾的是,当时无论蒋介石还是毛泽东,其实都没有完全掌握对方的真实战斗力。

     东北最初的交手,应该说,给双方带来了与事实正好相反的误解。在第一次大规模正面交火中,林彪手下四纵吴瑞林的主力包围了廖耀湘新六军22师一部,猛攻一夜,伤亡数千,竟根本无法撼动对手,只得被迫撤退。"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六军。"复仇的心态,反映的是*部队吃亏在先。

     怀疑*军队及其统帅战斗能力的不仅是国民党人。林彪很快以战区统帅身份,亲率两个师围歼国民党十三军一部于秀水河子。但杀鸡用牛刀的小胜后,随之而来的是锦州、本溪、四平和长春等城市的一连串陷落。当时连林彪的老部下也开始怀疑这位在苏联养病8年的常胜将军在一路下令放弃四平、长春,"逃"过松花江后,是不是已经"不会打仗了"。

    在这样的前提下,1946年的5月30日,东北所有战况和国民党将领的陈词,才让蒋介石做出了一个令他无法回头的错误判断:*和林彪的部队不过如此!由此,他最终确定"用武力解决中共"的决心。1946年6月26日,全面内战爆发,马歇尔的调停计划彻底失败。离开中国之前,这位未来的美国国务卿曾预言,美国纳税人的金钱由此都将彻底浪费。

    东北的战略价值

     这是令人惊讶的洞悉力。看看国共双方调往东北的将领,全都是名震中国的一时之选。*方面日后出了林彪、罗荣桓两名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则多如过江之鲫。国民党方的杜聿明、郑洞国、卫立煌、梁华盛、孙立人、廖耀湘等也都声名显赫。*派往东北的部队,几乎抽调了华北、山东和新四军半数的主力,而国民党则将五大主力中的新一军和新六军调往东北,其余的十三军、七十一军等全都是蒋介石嫡系精锐。东北战场,在国共心目中的分量可见一斑。

    东北的战略价值,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时就已经向全党做了战略性阐述。毛泽东意识到,*人虽然在抗战中建立了众多根据地,但这些根据地分散,缺乏工业,基本处于国民党包围中,难以稳固。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其实情非得已。而东北作为中国当时唯一实现了工业近代化的地区,拥有巨大的工业和农业经济潜力,还是国共两党实力的真空地带。"我们要争取城市,要争那么一个整块的地方。如果我们有了一大块整个的根据地,包括东北在内,就全国范围来说,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有了基础,有了巩固的基础。""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

    东北的另一个重要战略价值就是紧靠苏联。南可攻,北可退。

    历代中国没有一个王朝能北伐成功,这个史实不可否认会对所有人产生某种心理暗示。但毛泽东和蒋介石这样的政治领袖怎能忘记,正是在苏联的军、政支持下,国民党人才能够联合*人,建立起以黄埔军校为代表的军事力量,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同样如果不是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关东军也不可能在1945年8月9日到31日区区23天内便土崩瓦解。

     谁靠近苏联,便能够依靠、或者阻止对方依靠这样一个强大的力量。从地缘战略上,从华北到西北的中国北方国境分别为国民党傅作义集团、青海宁夏的马步芳集团所控制。过去红军曾派遣西路军西征,试图打通和苏联的联系,正是为了在西北的苦境中寻求国际支持。一旦国民党控制东北,将彻底切断中苏联系的可能。此后国民党不但在拥有美援之余,还能接收东北的日军物资,更重要的是将进一步强化其中国正统政府的身份,迫使苏联逐步停止对中共提供任何方面的援助。毛泽东也不会忘记,抗战中苏联提供的2亿多美元的直接军事援助,基本上都被当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国民政府所得。

    *全国调兵

    相比国民党,*进入东北有两大优势。

     政治和意识形态上,苏联对于*军队进入和接收东北提供了相当多的便利,美军对国民党的支持让苏联人在交接和撤军后期强化了这一作为。在地理上,*的优势则更明显。日本投降时,国民党军队基本被日军压制在西南地区,远离东北,*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却遍布华中、华南和华北各地。尤其是晋察冀、冀热辽和山东等根据地,有的距离东北不过咫尺之遥。

    重庆和谈次日,刘少奇便按照毛泽东临行前的部署,电告晋冀鲁豫分局和山东分局,以义勇军和东北军的名义非正式秘密进军东北。中央的全盘计划,是从华中和华北根据地抽调100个团的干部,通过各种渠道和路径,甚至化装成劳工进东北。

    1945 年8月11日,八路军总部正式发出向东北进军的命令。冀热辽军区抽调超过8个团的兵力共1.3万人率先挺进东北。9月11日,中共中央调山东4个主力师共 12个团近3万兵力进东北。9月23日,新四军最精锐的三师七旅,包括其他部队在内共3.5万人,也在黄克诚率领下开赴东北。其余包括从陕甘宁、晋绥、晋察冀等多个根据地先后派遣部队,从陆路和海路,通过苏军防区进入东北。所有进入东北的*武装在当年10月31日统一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林彪任总司令。在次年1月14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

    *的全国调兵,确切说是一次战略大转移。毛泽东的高明之处在于,调兵东北的同时,顺势化解了南方解放区的困境。他利用重庆和谈达成的协议,将出关的部队从华北和山东调入,由此留下的兵力空虚则由江南根据地新四军部队北上山东填补。江南根据地孤悬敌后,生存一直非常困难,毛泽东此举不但在政治上给了国民党一个让步,赢得全国舆论的支持和同情,还将处于江南国民党重兵包围中的新四军主力救出死地。这个战略不但高明,而且隐蔽,所有战略区兵力和领导的交接都在极度秘密的情况下进行。为此,新四军代军长陈毅甚至打扮成商人前往山东,和山东根据地统帅罗荣桓交接,其目的正是为了避免国民党判断出中共一箭双雕的战略意图。

    沈阳的收复是东北国民党军军力崩溃的终曲,而辽沈战役之前,国共东北的攻防态势其实早已彻底换位。国民党部队从1945年进入东北到1946年连克本溪、四平,占领长春,战绩和士气一度达到顶点。但谁承想到此后两年,国民党在东北的战争机器竟如大雪崩般迅捷溃散。

    从山海关到四平:独霸东北计划的放弃

     解放军军史显示,1946年1月14日,东北民主联军全部实力是319537人。当时拥有各种长短枪134861支、轻机枪3314挺、重机枪697挺、小炮1135门、其他火炮303门。两相对比,在秀水河子一战中,包括林彪在内的民主联军高级将领才第一次见识到国民党军能发射燃烧弹的迫击炮等先进装备。秀水河子战后的缴获显示,国民党主力十三军一个营拥有的野炮、迫击炮、火箭筒,以及轻重机枪的配备,超过民主联军部队一个团的火力。而此后通过海运抵达东北的国民党"五大主力"之新一军、新六军的装备,则更强于十三军。

    这样的兵力和实力对比,通过实战观察,毛泽东最初试图独占东北,把东北变成最大、最稳固解放区的意图被迅速放弃。此前*部队虽先于国民党军队前往东北,但当苏北新四军部队历时两个月强行军抵达山海关附近时,国民党第一批主力--嫡系十三军,已经由美军海运,提前20多天占领了山海关。在杜聿明的攻势下,林彪的疲师只能先后撤出兴城、葫芦岛和锦州,让出辽西走廊,致使后来的*部队只能从喜峰口和冷口绕道进东北。

    初战已经向林彪显示,通过强行军抵达的*部队极度缺乏武器弹药和被服粮食等物资,其火力根本无法和国民党精锐部队正面对抗。这让杜聿明一度困惑为何找不到*主力决战。原因其实没那么复杂--林彪意识到他那些缺兵少枪的部队只要和全部美械装备的国民党王牌部队打几次消耗战,便将消耗殆尽。随后,随着杜聿明打通从华北到沈阳的通道,毛泽东试图独占东北的计划很快改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准备"背靠苏联、朝鲜、外蒙、热河,创造强大的根据地"。

    在东北农村根据地尚未巩固的情况下,*很快意识到,需要通过有限的战争来争取停战,赢得喘息的机会。

     *避免决战的另一面则是进行一场特殊而重要的军事行动:剿匪。从初入东北到1946年3月,为配合土改,民主联军部队东北全境共进行较大的剿匪战斗 212次,共毙伤俘虏土匪78495人,缴获数千枪支。东北的土改直接动摇了土匪的生存基础,剿匪不仅得到了给养,而且稳定了土改成果,让大批农民加入到民主联军的行列。

    四平之战,解放军战史的数字显示,民主联军共伤亡8000多人,黄克诚、邓华等多个主力部队基本丧失战斗力。而在从四平向松花江以北的撤退中,民主联军不但放弃了除"南满"、辽东等极少数根据地外,松花江和长白山以南所有地区,还在撤退中再次损失和掉队约5000人。但国民党之后却很快发现一个他们无法消除的困惑,那就是,在国民党精锐部队战斗力逐步消耗衰退的同时,*的部队却越打越多。战后官方统计的数字很好地解释了这背后的奥妙:在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结束前3年,全东北参军人数超过100万人,这还没有包括国民党军被俘后加入到*部队的数十万人。而国民党部队在东北人数最多的时候,也不过刚刚凑满百万。

    隔江对峙和转折点

    林彪率军撤到松花江北岸,也是他军事威望的历史低点。毛泽东此时一纸电令,反而将东北党政军大权进一步集于林彪一身。善于用人,用人不疑是毛泽东最厉害的一点。*在"北满"和"南满"的全盘战局反而可以统一部署,这是"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得以实现的基础。此时国民党东北军事统帅杜聿明却指挥不动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后者因为和廖耀湘争功,多次违背杜聿明的作战命令,让林彪得以从四平脱身。杜聿明更想不到,日后蒋介石会让一个无能而自负的陈诚来东北,目的则是接收自己打出来的"成果"。

    黄埔一期的杜聿明可以说是国民党数一数二的战将,其战略水准和决断能力或许不比黄埔四期的师弟林彪逊色多少。他也敢违抗蒋介石命令,越过长春外围的国共心理停战线,将林彪一直追到松花江北岸,让林彪部遭受重大损失。杜聿明其实清楚地意识到,任何情况的休战对于*来说,都是比国民党更有利的喘息和重振之机。

    进入东北初期,杜聿明率领两个军的兵力就从山海关一路向北,几乎兵不血刃地攻克锦州。半年后,他率领包括新一军和新六军在内的7个军兵力,却多次攻打本溪失败。虽然最终在他领导下,廖耀湘指挥新六军战术得当,先后攻克本溪和四平,但国民党军已是损失惨重。杜聿明意识到,时间的天平更加有利于*一方,而不是自己--每一次喘息,*部队的恢复能力都使他们变得更加难以对付。杜聿明的判断是准确的,但追击到松花江畔后,他的部队也已是强弩之末。随后15天的协议停战,4个月的实际停战,他只能接受这一现实。

    1946年10月19日,杜聿明调集8个师共10万人马,兵分三路进攻民主联军"南满"根据地。这是*军队当时在东北松花江和长白山以南硕果仅存的根据地,其作用是牵制国民党军北进。*主力不过第三、第四纵队,实力仅相当于两个师,却在新开岭丘陵地带果断包围孤军冒进、号称"千里驹"的国民党第二十五师。部队在韩先楚指挥下,不惜以重大伤亡的代价,换取全歼二十五师这支曾参加过远征军的国民党嫡系主力,创造了在东北战场第一次全歼国民党一个整师的战例。

     不过东北战局并未能如此轻易逆转。随着林彪大军北撤,位于"南满"的*偏师也被迫撤退到长白山这个地理上的绝境。1946年12月,郑洞国再次率6个师的兵力进攻"南满"根据地。部队为了开辟战线,派遣"四纵"深入国民党后方"安东-沈阳"一线作为牵制,林彪的大军也开始在次年1月趁松花江封冻,主动渡江南下,迫使杜聿明抽调进攻"南满"的部队迎战,才缓解了围困"南满"的压力。

    对于国共双方来说,东北严酷的气候是共同的敌人。*最初的主力多数来自南方,国民党军队甚至来自更远的滇缅战场。不过后者装备更好,相比之下,当"四纵"准备南下安沈路作战时,陈云和肖劲光甚至要发动留守临江的"三纵"官兵脱下冬装,支援挺进敌后的"四纵"官兵。国民党军队无法想象,就是这样,*军队还会在零下 3~40摄氏度的严寒中长途奔袭,反复渡江作战。林彪亲自渡江指挥部队,进攻怀德小城驻守的国民党新一军一个团。东北民主联军就这样,在艰难中反复以绝对优势兵力,围歼分散的国民党精锐部队。杜聿明的军事机器就这样,开始在1946年的寒冬中一点点被侵蚀。

    毛泽东在给东北局的电报中曾兴奋地展望了林彪集中优势兵力,围点打援的战术。"......只要你们能用一切方法,将杜聿明现有力量加以削弱,例如平均每月歼敌一个师以上,一年内歼敌十二个师以上,就可能使自己转入有利地位。如此打两三年,就可以从根本上转变敌我形势,并建立巩固根据地。"从此后战况看,毛泽东的预期与其说是乐观,不如说是保守--两三年后已经不是巩固根据地的问题,*部队那时已经将蒋介石集团赶往台湾。



     战局中的加速转折,除了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民主联军的英勇善战,也不能不再次提到苏联的援助。*最初进入东北的部队曾听说东北有大量日本遗留武器,为此许多北上部队将武器弹药留给留守部队和沿途经过的根据地。到了东北,许多部队才发现日军遗留的装备被苏军控制而不得。1946年撤退到松花江以北的*军队于是开始组建兵工厂,并和苏联接洽,就此大量接收了苏式和日本遗留武器装备。尤其是从苏联获得的大口径火炮,让林彪得以迅速组建一个炮兵纵队。

     林彪三下江南,最初也有围攻德惠而不克,此后便有一次围歼陈明仁七十一军两个师。有一天驻守怀德小城的新一军90团守军发现,过去靠人海战术作战的*部队,突然拥有了比自己更强大的炮火。而每次攻城时民主联军不惜弹药的轰击,则开始让国民党官兵拥有优势火力的心理优势彻底瓦解。

    林彪转守为攻

    1946 年处于战局困境中的杜聿明,曾和副手郑洞国进行模拟兵棋推演。杜聿明认为,如果林彪从5个方向开始反攻,国民党军的形势将无法逆转。1947年5月13 日,东北民主联军果然以杜聿明所预测的五路同时发动攻势,兵力不足的国民党军疲于应付,东北攻守之势开始转换。

     陈明仁回忆他当时在四平城头看到东北民主联军攻城炮火之猛烈,他20多年的戎马生涯中竟从未曾见。他可能还不知道林彪大军在进攻怀德这样的小城时,就动用了一个主力纵队"二纵"(今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九军前身)和数百门大炮。国民党在东北拥有的火器优势开始不复存在了。

     兵力优势同样如此。1947年陈诚抵达东北,将杜聿明和熊式辉的军政大权集于一身后,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将东北国民党兵力扩充到14个军,4个兵团共54万人。与此同时,东北民主联军也将大批地方武装编入到野战部队。当年9月,陈诚命令刚从苏北和华北战场抵达的部队进攻锦州以西的冀热辽根据地时,民主联军的部队已经扩充到9个纵队,共27个师,另有10个独立师和2个骑兵师,还组织了一个炮兵司令部。29万人的主力部队和22.7万人的地方武装,在总兵力上已经和国民党军旗鼓相当。

    这个均势不过"保持"了仅半年。1947年林彪的秋季攻势结束后,东北民主联军政委罗荣桓在《教师爷滚蛋了》一文中,几乎是清算了陈诚抵达东北后的损失。5个月时间,陈诚丧失了18座城市、550万人口和6.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损失了包括30名将官在内的13万部队。仅仅在1947年9月14日到11月5日的50天内,国民党军就损失6.9万人,丧失15座城市。这种溃败用大雪崩来形容毫不为过。陈诚不得不通过其夫人游说宋美龄和蒋介石,最终逃离东北。

    到蒋介石第三次东北易帅于卫立煌,国共东北版图也发生了改变。国民党军从过去占领松花江以南的大片区域,变成孤立于沈阳和长春等24座大中城市。秋季攻势结束后,东北民主联军改名为东北人民解放军,毛泽东的意图已经跃然纸上。林彪也不给卫立煌喘息之机,持续在零下30摄氏度严寒中发动冬季攻势。到冬季攻势结束后,国民党军队已经仅存于长春、沈阳和锦州三大"孤岛"。

    辽沈终曲

    1948 年的冬季攻势后,东北野战军实力几乎相当于*所有其他部队主力的总和。东北野战军从1945年入关时的数万人,仅用3年就发展到12个纵队36个师,另有15个独立师、3个骑兵师、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和1个坦克团,总兵力70万人,加上地方武装后则跃然百万。替陈诚收拾烂摊子的国民党名将卫立煌,此时只能率领30万兵力驻守沈阳。国民党在东北的另外两个孤岛,只剩下郑洞国在长春的10万兵力和范汉杰在锦州的15万兵力。

    4个兵团,14个军,共44个师,总兵力不过55万人的国民党军,此时已经完全丧失和东北野战军进行野战的能力,完全丧失战略机动能力。其颓势和败相,堪与300年前明军和清军的战力作一比。

    此时蒋介石的战略也从过去要将*逐出东北,改为试图将主力撤往关内。不过此时毛泽东已经不满足于夺取东北了,他意识到东北的迅速胜利,将会在未来一年内促使全国解放,为此必须阻止卫立煌部队撤回关内,将其全歼于辽沈。而此时辽沈战役的核心问题就是长春、沈阳和锦州国民党这三大军事集团,到底先打哪一个。作为战区统帅,林彪谨慎地选择了长春。以东北野战军的实力,由北向南逐一攻克,不失为稳妥而不败的策略。而毛泽东则督促林彪选择最南的锦州,他的目的是要提前结束全国战争。

    早一年或晚一年,中国革命的胜利或许不可逆转,但中国战局不可能不受到国际变化的影响。1950年朝鲜战争便阻隔了中国全国解放的进程,显示毛泽东的担忧多么有远见。选择锦州,怕的正是解放全国的进程夜长梦多。国民党锦州守将范汉杰后来回忆,毛泽东的选择,是令双方所有将领都意想不到的神来之笔。初攻长春不利后,在毛泽东的督促和罗荣桓的建议下,林彪最终选择对长春"长围久困",同时大军南下,才有锦州守军范汉杰集团在30个小时内的速败,和郑洞国困守长春数月的饥饿悲情。



    历史学者和后人今天会感怀于长春被围带来的饥饿和民众伤亡。或许也不应该忽视,战争从来就不乏残酷和伤亡的。毛泽东选择攻打锦州,也加速了东北的解放,减少了战争旷日持久给人民带来更大的生命、物质和心理伤害。锦州的土崩瓦解和郑洞国的投降最终让沈阳国民党军的最后一个战略机动兵团廖耀湘兵团,试图从海上突围。或许是冥冥中有天意,在林彪大军于辽西围歼廖耀湘集团的战斗中,东北解放军三纵七师二十一团三营神奇地抓住国民党3个军接防的疏漏,以一个营的兵力渗透到了国民党军核心阵地。

    1948年10月26日凌晨3点到6 点,不到3小时,三纵一举摧毁廖耀湘兵团的前线指挥所和3个军部。国民党在东北最后的数十万大军顿时在距港口不过百公里的辽西平原陷于群龙无首。52天的辽沈战役用一场东北3年战争中最大的围歼战,为国民党在东北地区的崩溃谱写了终曲。此时距1946年5月30日蒋介石抵达长春,不过两年零2个月。
文章来源于网络
共方东北战场的指挥官,林彪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