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安德的游戏:赢了游戏,输了…(轻微剧透)

安德的游戏:赢了游戏,输了…(轻微剧透)

  在现在这个时代,每个孩子都是在电子游戏的滋养下成长的,对于男孩子尤其突出!我现在还记得,当年,课后,在游戏机室被妈妈揪出来的惨痛经历!(还是课后啊!可见家长对游戏何等深恶痛绝!)
  《安德的游戏》所展现的,正是史上最大规模、最强互动、虚拟效果最逼真,影音最震撼的战争游戏!
  古语云:“运筹帷握,决战千里”,但,在无穷想像力、惊人高科技的支持下,电影勾勒出未来战争中的终极形态:决战千里,仿如在眼前,当庞大母舰霎那间就在眼前分崩离析,漫天碎片在你面前挥洒时,当密集的无人战机群自身后蜂拥而出、如蝗虫般铺天盖地扑向敌人时,指挥官远在千里,但又仿如身临现场冲锋陷阵的战士!在战略指挥中,同时整合了体感、团队合作、动作、射击等多种元素,不一般的紧张剌激!
  (真不好意思,“铺天盖地“、“漫天碎片”用错了,宇宙中,本没有所谓天、地,看来,我与星际舰队指挥官的素质差距还真不是一点点哦!)
  曾几何时,少年的我,也曾幻想过,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打场电子虚拟战就可决出谁胜谁负了,没想过,在大银幕上的战争游戏,是如此震撼!场面壮阔宏大的星际激战令人惊叹!没制作3D版本可真是浪费了这一好题材了!
  据说,在北美,《安德的游戏》无论在票房或口碑上均不理想,我觉得这电影是被低估了!
  早熟的天才少年安德,超前思维,入世态度,思想成熟度远超成年人!身上体现的种种优秀品质: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敢打破常规!对权威,不盲从,不迷信,勇于质疑,敢于挑战;对既有的制度与规律,不是墨守成规,而是不破不立,勇于打破,破中求立。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思想、权利等,坚持执着,努力争取,不轻易放弃,也不轻易受外界干扰…更难得是,整个社会环境,以哈理逊福特为代表的成年人世界,对此态度是允许、支持、甚至鼓励…哪怕在其冒险激进、牺牲巨大的、突发的战略进攻时,仍然没有干涉…
  不由得联想一下,这样的天才少年,生在中国会是怎样的遭遇,怎样的命运,最后会泯然众人吗?在百多年前,先贤就有这句话:“少年强,则中国强!”,但偶尔一两个天才,幼儿园、中小学等不断的打磨下,还会是天才吗?中国的社会能容得下这样的另类吗?当中国电影中的少年还在忙于高考、恋爱时,看看美国电影中的少年是什么样子的?当然,不同意的朋友可以这样说:“这是科幻片…”,但在中国,没有这样的科幻片,更可悲的是,这连想都不敢想!
  最后的惊人逆转,又将天才少年的美丽神话打破了,哪怕是在美国这样一个以开放、自由著称的社会!星际舰队指挥官安德,放手一搏,直捣黄龙!赢了游戏!却输给了成年人!疑幻疑真、现实与虚拟间的交错与迷乱,陷入每个极度投入的玩家永远绕不开的噩梦!陷入于“一将功成”的迷茫与痛苦中,…这不又一次印证了早前社会热门事件中的那句话“成年人的世界,何其险恶…”
  我没看过原著,无从知道是否忠实原著,也不知道在这宏大世界观里,星际大战的前世今生、前因后果!但就电影本身而言,星际战争已退为背景板!由始至终贯穿于电影主线的,
  是在固有规则与思想的禁锢下,天才少年的每一分争取与坚持:摘除跟踪器、从被领导岐视、排挤到在团体中脱颖而出、黑肥中士的第一个敬礼、与亲人的通信等隐私权,直到成为可自由行动、自由掌控的星舰指挥官…
  我所看到的,不是人类与外星间的星际战争,而是天才少年与成年人的战争…又或者,是一个叛逆者与既定的旧世界、旧秩序的战争…又或者是,人类对责任、权利、理想的坚持,对命运的抗争…
  另外,所谓“外星入侵地球的危机”,电影中所见,由此至终是少年一代被灌输、被教育的结果,谁又能说这在50年前是真实发生过的?即使真发生过,谁又知道真相如何?
  上述种种思考与探索,内里隐含的思想高度与内涵,使<安德的游戏>在同类青少年题材电影作品中是如此鹤立鸡群,远远抛离流于“边打边爱,边拯救世界“如《圣杯神器:骸骨之城》、《暮光之城》等作品,即使与一众科幻大作相比,也毫不逊色!
来源:http://www.songbeng.com/juqing/dynews/6808.html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