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三国之三英战吕布

三国之三英战吕布

在“桃园结义”的时候,刘备,关羽,张飞三个人中,要数张飞最富有了。小说中说他“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他也自夸说“颇有资财”。这么看来,他原是个地主兼商贾了。不过,我想张飞杀猪卖肉,一是因为当时卖猪肉可能是个比较高档的行业,能吃得起猪肉的,估计一般都是些有头面的人物,不然用当今的眼光去看,一个二十出头的土豪,谁愿意去干杀猪这种吃力不讨好的粗活?!二可能是因为杀猪也是个招牌,见识的人多,因此开爿猪肉店,也好引人注目。就像不久前“北大才子”陆步轩卖猪肉一样,卖出了名,卖出了利,如果说他还有点才的话,也就是这么个炒作的眼光了。三可能是因为豪杰们都喜欢喝酒吃肉的缘故,因此卖猪肉很能吊人的胃口。像聂政,高渐离等人,都曾是燕市屠狗之徒。

张飞出场时的身份,有点像后来《说唐》中的单雄信。如果张飞的家业不是祖传的话,那说明他理财是很有一套的。这跟后来他的粗莽形象很不相符。此时,张飞二十一岁,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却在涿县做杀猪卖酒的勾当。

而刘备虽说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但那早已是八辈子以前风光的事了。他出场时家境落魄,以编草席卖鞋为生。唯一值得夸耀的是,他家门口有一棵高五丈余的大桑树,遥望过去,亭亭如车盖。因此他从小就口出狂言:“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其实这种类似皇帝乘坐的车辇上的车盖树,到处都是,主要是刘备敢于说出那句话而已。此时刘备已经二十八岁了,在古代,这是个不小的年龄。因此他看了招兵榜文后,不免慨叹。因为汉光武帝刘秀,就是在他这个年龄起兵的。你说刘备能不急死了?!

至于关羽,他原是个闯荡江湖的小贩,早先因仗义杀死了一个豪强,避难江湖。因此他一出场就给人义气冲天的感觉。此时天下大乱,像他这样嫉恶如仇的人,本来最好是去投张角他们造反,才算正经的路子,但是他却偏偏要到官军处应募。看来《春秋》是没有白读的。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这就似乎有些古怪了:因为此时关羽不过二十四岁,但一把胡子却已经有二尺长了!而且他这辈子胡子再也没长过。倘按古代一尺是20厘米,关羽十五岁时开始蓄须算(这都是底限了),这实在是一个罕见的奇迹!

三人结义时,刘备二十八岁,做了老大;关羽二十四岁,做了老二;张飞二十一岁,做了小弟。(这是我按他们去世时的年龄与时间推算出来的。)但是遗憾的是,三人后来并没有在同月同日死。

三兄弟四处征战,屡建战功。

但是他们三人真正引起群雄的注意,是在虎牢关下。刘备、关羽、张飞三英大战吕布,是三国传奇中的第一个高潮。

我们先来看看四个当事者的武艺。

吕布的武艺不用说了,一部三国,离了他还真少了不少趣味。他高超的武艺,主要还得得力于小说中后来他跟诸多猛将交手时凸现出来。三国中许多高手之所以成名,就是因为能在他的方天画戟下走上五十回合以上的。因此,吕布的武功,实际上成了三国中众武将的参照系。

但是在虎牢关一段之前,作者已经让吕布出尽了风头,他以不败的战史,傲视群雄,如入无人之境。那些死于他戟下的勇将,我们都还不知他们武艺的高下。不过,作者却通过另一个一流猛将华雄的威猛,衬托出了吕布的卓荦武功。当时吕布正要去迎战诸侯,华雄高声说道:割鸡焉用牛刀?!“吾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尔!”他的意思是,如果自己是一把小厨刀一样的利器的话,那么吕布就是一把宰牛用的大屠刀了!

华雄出手,杀得十八路诸侯尽皆失色。而他跟吕布比起来,还只不过是一把水果刀大小的厨刀而已。这种方衬法,立马让吕布的形象威猛高大起来。

刘备的武艺的高下,小说中一直没有明确的交代。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他的武艺一直是在走下坡路的。这可能跟他后来成就天子大业的抱负渐渐地明朗化了有关。他的双股剑,似乎只是一种摆设,从来没见过它染过血。作者有意给他设计了剑,而不是其它兵器作为武器,也是别有用心的。大家试想,一个有仁有德的皇帝,早年总不能挥舞着两个大铜锤或者两把板斧打天下吧?!

不过,刘备的箭术好像不赖,比他的两个把弟都要强,不像关羽那样,老是做人家的箭靶子。在打黄巾时,刘备曾经射中过三号贼酋张宝、贼将孙仲等人,而且都是在追逐中射中的。但是刘备在关羽、张飞缠斗吕布时,并没有在一边像吕布施放冷箭,也算是一条好汉了。

而关羽的真正实力,在温酒斩华雄时,就已经崭露头角了。他使用的是一把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这“冷艳锯”三字,颇有古龙的味道。要是传说中的貂蝉死于其下,我想最是适得其所了。该刀重八十二斤,它在重量上占尽了便宜。因为,在两种同样的兵器相交时,重一点的兵器在力道上肯定要讨巧一些。比如一把牛刀跟一把小厨刀相较,交手双方实力一样,但持牛刀者显然要占上风。

事实证明,关羽后来在他的著名的“闪电战术”中,此刀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羽是三国中最成功的“闪电战”运用者。他第一次出手战黄巾的大将程远志,就是用的闪电战:“云长舞动大刀,纵马飞迎。程远志见了,早吃一惊,措手不及,被云长刀起处,挥为两段。”

而在斩华雄时,他故伎重施。华雄身高跟他一样,而且也是使刀,武艺高强,估计跟云长也就在伯仲之间。而他之所以那么快就被云长斩了,唯一的解释,就是云长施用了闪电战。后来的颜良、文丑,也是这样稀里糊涂地被他用闪电战给砍了。

然而,一旦云长不用此伎时,他就不得不吃力地进行持久战了。像跟他不放在眼里的“老卒”黄忠,小卒庞德,甚至徐晃等人交手时,都没讨到什么便宜。

相比之下,张飞应该算是三兄弟中最严扎严打的一个职业战将了。他的兵器是丈八点钢矛。在小说中,他从头到尾在与任何一位敌手过招时,似乎都没有输过,他是真正意义上的拼命“三郎”!他甚至还成了吕布的唯一克星,在徐州闹纠纷时,他动不动地就要跟吕布单挑三百合,让吕布见了他都躲:所谓不怕能的,就怕狠的。

至于翼德跟云长武艺的高下,以我看来,他们应该是在伯仲之间。虽然后来关公听说翼德在葭萌关夜战马超,难分胜负,他要入川找马超比划,孔明复书谓“孟起虽雄烈过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当与翼德并趋当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

但是,我想孔明无非是在照顾云长的面子而已。

话说虎牢关下,正当八路诸侯跟吕布混战,那位时刻都不服老的“白马将军”公孙瓒不敌吕布时,张飞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

“燕人张飞在此”这句令人血脉贲张的吆喝,后来成了张翼德的招牌口号。

大家别忘了,这时正是在诸侯眼看就要溃败的时候,张飞主动冲上来挑战吕布。两人“连斗了五十余合,不分胜负。”

这里,吕布跟张飞恶斗了“五十余合”,到底是不是不分胜负呢?因为它是书中第一次出现的两大高手的对局,因此,它涉及到对此后诸多高手的武艺高低的判断问题。

我记得小时候在读嘉靖刊本的罗贯中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好像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里,在写到张飞斗吕布时,“八路诸侯见张飞渐渐枪法散乱,吕布越添精神。”——我小时对高手对局时的合数相当痴迷,就像如今炒股的对指数了如指掌一样。这跟我们现在通行的毛纶、毛宗纲父子改定的《三国演义》版本,显然很有出入。倘若张飞果真“气力不加”,那么,吕布的武艺在三国中一马平川,显然是毫无疑义了。而勇猛如张飞在他手下还走不过五十回合,其他的高手也就不遑多论了。在这种情况下,云长马上加入了战团,救助翼德,似乎也更合理了。

但是,毛氏父子的改动,在我们看来,却使整部书的故事与人物显得更加丰富生动了,也调动起了我们更多的兴趣。因为,两个高手初战的平局,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遐想的空间。因此,也难怪毛氏版本盖过了罗氏的原著,大行其道。

说话间,云长在一边看张飞战吕布不下,便拍马舞刀,来夹攻吕布。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此时,也就是说,吕布在与当世两大一等一的高手恶斗八十合后,犹然余勇可贾。

接下来可能出现三种结局:一是关、张战败吕布;二是吕布战败关、张;三是仍然是平手。而第三种结局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要关、张两人中有一人失手,则胜负立判。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是,更大的可能性是,时间越长,那么吕布的胜算就越小。毕竟是一拳难敌四手。

这时,刘备按耐不住了。他适时地骤马冲了过来,加入战团。其实,我们从以后的故事中可以知道,即便刘备不加入战团,吕布也不可能占上风。刘备的加入,只不过加速了吕布的落败而已。因此,刘备在“三英战吕布”中,不过讨了个巧。

假设刘备参战后,四人走马灯般又斗了二十回合,那么,整个战局下来,张飞前后共支撑了一百回合,云长斗了五十回合,玄德斗了二十回合。而吕布一人,则战斗了100+50+20=170回合。

结局是吕布大败亏输。而吕布一败,则京都洛阳不保。董卓不得不迁都长安。这一切,看起来似乎都是刘、关、张的功劳,其实不过只是小说家言而已。但是刘关张毕竟从此在江湖上扬名立万了!

在各路诸侯奋力追赶吕布的时候,这时,张飞表现出他作为优秀军人的独特眼光。他看到虎牢关上西风飘动青罗伞盖,于是大叫道:“此必董卓!追吕布有甚强处?!不如先拿董贼,便是斩草除根!”拍马上关,来擒董卓。

试问,谁还敢说翼德只是匹夫之勇?!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