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林中小屋》——向传统恐怖片致敬与颠覆

《林中小屋》——向传统恐怖片致敬与颠覆

  现如今,好的电影是越来越少了。喜欢电影的朋友们需要等上好久才有可能遇上一部比较心仪的好电影。这些天,我搜来刮去,总算是看到了一部比较出色的电影《林中小屋》,当然喜欢这部电影的前提是你必须是一个恐怖片迷。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因为《林中小屋》对于广大恐怖片爱好者来说可以称的上是饕餮大作,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里,这部片子至少向几十部经典恐怖片致予了敬意,除此之外还大大的调侃了一番传统恐怖片元素,让人哭笑不得,拍案叫绝,这绝对是一种恐怖片爱好者才会懂的快乐。所以,在《林中小屋》赚足了恐怖片迷们的口碑的同时,也为喜欢制作恐怖片的狮门影业公司赚足了面子。
  也许是为了寻找刺激,也许是内心本就有那么一点邪恶,本人对于恐怖片有着一种特殊的喜爱,这些年下来也看了不少这类的电影。所以,当《林中小屋》在我眼前播放时,我心里就像是打开了一扇窗子,那些经典的恐怖元素一一出现,如数家珍。于是很自然的,我就如同福尔摩斯分析经典案例一般,边看边对此片进行了一下梳理(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游戏):
  人物
  《林中小屋》角色模式和故事路线走是传统恐怖片经典的年轻人郊游遇险五人局,这种恐怖片模式真是一种万能的套路,不知道在五人模式鼻祖《鬼玩人》之后的多少恐怖电影中出现过,人数可以变,但是那五种典型的恐怖片遇险人物性格基本上在玩这种套路的恐怖片中都能找到对应,也就是片中末尾祭祀台上所列的五种:婊子(性格开放,胸大无脑),运动员(头脑简单,肌肉发达),学者(知识渊博,比其他人聪明冷静点),愚者(一般都是抽大麻打电玩的宅男),最后是处女(较为贤淑、比较健康聪慧的女士),这五种人物性格是恐怖片人物性格中的万能格式,不论是鬼片、僵尸片还是怪物片都能经常看到这种模式,即使是打破传统僵尸片套路以创新取胜的《僵尸肖恩》,我们都能找到这种万能的人物格式。那为什么这种用了几十年的恐怖片人物格式至今热门?其实原因是因为这五种性格本身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对冲性,能形成较为合理适于把握的戏剧冲突,而这种格式的人数规模也比较适合成本较低的恐怖片拿捏。我想这才是这种格式历经时间洗礼仍旧喜闻乐见的根本原因之一。
  至于为什么都是青壮年,其实很简单,这就是图一看点,满足观众的心理潜需求,用小孩太不仁道,用老人看点又不多,而这种帅哥美女一一被虐杀模式才是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这算是恐怖片本身所需要面对的一种观影诉求吧。再略微多说一点,类似的这种模式我们可以在一些野外求生的纪录片中也能看到,几个来自不同环境且性格也不同的年轻男女被放在某处荒野中求生,可往往他们最终失败的原因并不是什么恶劣的自然环境,而是他们之间的差异与分歧。所以,传统的恐怖片已经非常善于利用这一点来帮助丰富故事的戏剧冲突。
  环境
  《林中小屋》这四个字当中就已经包含了两个恐怖片要素:一个是小屋,一个是森林。其实这非常明显是导演在向山姆雷米的《鬼玩人》致敬,片子的布景都和《鬼玩人》如出一辙,而恐怖片的森林元素可谓多见不怪了,《致命弯道》、《伊甸湖》、《血腥森林》《邪恶森林》《铁血战士》、《狂蟒之灾》等等等等一干恐怖片都是以森林作为主战场,森林其实代表的是一种未知的探求,是一种的神秘主义的所在,人们在城市里或许可以掌控周围,但是在森林里,一个人的力量其实是被无限缩小的,这种增强渺小感和未知感的环境其实用大海和太空中也是可以替换的;未知的森林必然迫使人们走入小屋,这里的小屋就是所谓的密室,密室总是可以让故事氛围更加凝聚,让一群人缩在一个小地方总是能产生不少故事,密室也是代表了另一种未知和神秘,外面的人进得来,而角色往往难以出去,这迫使人去直面恐惧,无处可躲。其实,密室还可以广意为山洞、地铁、城堡甚至是太空船,《电锯惊魂》、《小岛惊魂》、《黑暗入侵》、《鬼杀人》、《异形》、《废墟》等等等等都属于在密室中(或者说是那种密闭的环境中)的恐怖。不过我相信即使看了百遍千遍,以后仍旧会层出不穷的出现以森林与密室为叙事元素的恐怖片。
  旁观者
  旁观者是指以电影角色形式存在的旁观或者是操纵恐怖行为的人物,像《人皮客栈》、《心慌方》等等,旁观者一般都是以很冷的形式存在的,他们在操控死亡,消费别人的恐惧和痛苦,这能给电影带来浓厚的变态、残酷氛围,《林中小屋》中的旁观者视角操控着死亡,操控着故事发展,而到了最后旁观者自身卷入恐怖事件,带来了全片的特大高潮,这也是全片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段落,其实这段的调侃味很重,算是一种打破传统恐怖片逻辑的逆向的恐怖片思维,让习惯传统恐怖片模式的人大跌眼镜,《林中小屋》在恐怖与戏谑之间拿捏的还是非常成功的,其实到最后一个段落,喜剧与恐怖之间只有一念之差了。说到底,这最大的旁观视角,其实就是观众自己了。
  怪物
  《林中小屋》中最初出现的那些僵尸其实并没有那么吓人,在僵尸以军团规模出现的当今银幕,几个单打独斗的僵尸实在让人害怕不起来,当然,在《林中小屋》中这出现几个僵尸、几个杀人狂也只能算是打酱油的,末尾段落的恐怖军团才是最后的王牌,就是在末尾恐怖角色以军团规模出现的时候,《林中小屋》毫无顾忌的向数量庞大的经典恐怖片展开了致敬,我看到了《活死人之夜》的僵尸、《致命弯道》中的食人魔、《迷雾》中的恶魔虫子、《寂静岭》中的小女孩、《午夜凶铃》中的女鬼、《猛鬼屋》中的杀人狂、《小丑回魂》中的小丑、《养鬼吃人》中的魔鬼,还有狼人、巨蟒、鱼人、幽灵、异形、巨怪、哥布林等等等等,简直是一场盛大的恐怖片中怪力乱神的血腥狂欢节,各种经过改造又似曾相识的恐怖片新老朋友一一亮相,应接不暇,对于恐怖片爱好者来说,这无异于是一次大狂欢,就连关闭这些鬼怪们的一个个方格空间也会让影迷们想起《心方慌》中的布局,而这种对传统恐怖片疯狂的颠覆让人大开眼界,这也是这部电影作为恐怖片最为成功的地方,你看到了它的开头,你却基本上猜不到它的结尾,而它对传统恐怖片叙事的调侃,也是此片的一个个性化标签,里面既有继承,也有致敬,更多的是调侃和反叛,令人耳目一新。
  那个女人
  在影片最后,西格妮韦弗的出现让人惊喜万分,同时也让人哭笑不得,她的出现调侃味太重了,导演一定是别有用心的。作为《异形》系列的女主角,这位异形皇后可以算是一个时代恐怖片的标志性人物,她总是一次又一次的在与异形的大战中幸存下来,成为打破人类野心的勇敢战士。而在本片中,西格妮韦弗的角色却恰恰相反,她反到是那些旁观操控者的头目,用看似正义的说教来掩饰人类所固有的黑暗。另一方面,西格妮韦弗可能算是恐怖电影史最早最经典的一位女性幸存者,雷德利-斯科特的《异形》留西格妮韦弗这位勇敢的女性作为最后的幸存者是有意味的,这代表了一种希望,在《异形》在故事整体的冷色调下,导演特意给太空留下了一个希望,这本是一种艺术化的寓意。可是不知为什么,此后的美国恐怖片中最后的幸存者是女性却成为了一种默认的潜规则,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恐怖片,要么没有幸存者,要有幸存者基本上都是女性,这些女性在恐怖事件不停发生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成长,到了末尾彻底的“受洗”,总而言之,《林中小屋》“无情”的对这几十年来延续的恐怖片“潜规则”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的调侃,让恐怖片迷不得不会心一笑。
  幽默与恐怖
  信不信由你,恐怖片总是和喜剧片有着密切的关联,一部优秀的恐怖片除了需要足够的恶趣味,也需要一定的笑点,在《林中小屋》里各种嘲讽和调侃带给影迷很多欢笑,这包括能神奇伸缩又可以当武器的大烟斗,旁观操控者与鱼人的“邂逅”,还有各种逗趣的对白等等。要说此片有什么地方不完美,倒是有一点:它不够恐怖。虽说它在恐怖与调侃之间处理的足够圆滑,但当恐怖片里本令人生畏的怪物变成黑色幽默的产物的时候,它就没那么吓人了,但是现在大部分恐怖片也卖的不是故事和情节的惊悚,大部分卖的只是血浆和暴力,《林中小屋》的定位也和这类恐怖片不一样,不论怎么样,《林中小屋》足够血腥,足够黑色,足够疯狂,足够颠覆,这一些足够,就已经能满足不少恐怖片迷了。
  展望
  《林中小屋》应该算是今年恐怖片的佼佼者了,覆盖着各种恐怖元素的黑色幽默让人眼前一亮,难以忘记,可以算是对恐怖电影产业的一次小小的总结,各种颠覆和各种逆向思维突破了恐怖片创作的一些框架,在恐怖片视觉疲劳的当下,《林中小屋》给恐怖电影打了一剂强心剂。不仅如此,《林中小屋》的成功也为恐怖电影指明了一条继续生存的道路,那就是开拓新的题材,创作更好的剧本才是长久之路。作为一个喜欢恐怖片的影迷,我衷心的希望以后的恐怖片在越来越吓人的基础上带来更多的意外。
来源://www.songbeng.com/juqing/dynews/7084.html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