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他创造朝鲜战场一大奇迹:三千人伏击三万

他创造朝鲜战场一大奇迹:三千人伏击三万

有人说,战将之所以成为战将,就是靠了他们的胆识。
     
    这话多少有点绝对。战将之所以能够成为战将,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没有胆识的人绝对不可能成为一员战将,却是大家都公认的。如果讲战将的胆识,抗美援朝战场上金城反击战时郑维山的表现可见一斑。
     
    我们现在看到的地图上的三八线,基本上是一条直线。然而在1952年,这条线并不直,在金城它拐了一个弯,向北凸出了十来公里。因为,在1953年夏季攻势中,郑维山将军率部队把这个弯拉直了。他策划和导演的一场三千多人大潜伏,创造了朝鲜战场上的一个奇迹。
     
    话要从他当二十兵团的代司令员说起--
     
    1952年7月,彭德怀点将郑维山到二十兵团接替回国养病的杨成武,出任代理司令员。这位黑瘦精悍的司令到来的消息很快转遍了二十兵团的各阵地。而他一上任,立刻就看到了敌方据守的金城这块突入我方阵地的、非常刺眼的"楔子"--它宽约二十公里,纵深9公里,且居高临下,在能见度好的天气里,可以将我二十兵团纵深十几公里的动作看得清清楚楚。
     
    "这个楔子不拔,仗不好打。"郑维山对随行的参谋说。
     
    然而,由于政治和军事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这个"楔子"还不可能马上拔除。根据志愿军总部的命令,二十兵团用近一年的时间进行防御作战和战术反击。在1952年的秋季攻势中,郑维山指挥部队打得有声有色,两个月歼敌万余人,夺取阵地五十多处。毛泽东称他们的打法为"零敲牛皮糖",给予极高评价。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城地区的反击作战战机出现了。
     
    志愿军首长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决定开展1953年夏季攻势。此时,志愿军总部将主要攻击方向和任务交给二十兵团,并将新入朝的五十四军、二十一军调归二十兵团指挥,同时又从九兵团抽调炮兵第七师第二十团、总炮兵预备队第二师第二十九团,交给郑维山指挥,加强二十兵团的作战力量。
     
    于是,郑维山开始排兵布阵--
     
    要打好夏季攻势,就要首先攻占949.2高地和883.7高地等敌人前沿阵地的支撑点。然而这又谈何容易!这几处高地,地势高、地形复杂,易守难攻。而防守这几个高地的联合国军有两个加强团的兵力,且经营了三年多,他们称之为"密苏里防线"--以美国总统杜鲁门的老家密苏里命名的防线。
     
    郑维山的目光停留在六十军阵地前方那片开阔地,那里长满茂密的灌木和野草,一直延伸到敌军据守阵地的山脚下。春天他来视察时,曾对军里的负责同志说:"要保护好这一带植被,不允许敌人下山接近,发现就打。"六十军组织特等射手,只要敌人一靠近就打,专打敌人的零星人员。
     
    现在是用这片开阔地的时候了。他脑海里形成了一个颇为大胆的行动计划。
     
    1953年5月的一天,郑维山召集作战会议。参加会议的除了二十兵团的各军领导,还有三兵团的司令员许世友,副政委杜义德以及李天佑、李成芳等人。二十兵团作战室大掩蔽部里坐满了人。
     
    郑维山先分析了当前敌我态势,随后端出了他反复思考过的方案。他说,我准备以两个军(二十一军、五十四军)作两翼保障,两个军(六十军、六十七军)正面突击,一个军(六十八军)作总预备队,攻取敌正面两个团的阵地,即883.7高地和949.2高地和十字架山(座首洞南山)以及轿岩阵地。这三点分别位于金城以东、东南,是敌稳固金城地区防御的三个强点。打下这三点,等于砍掉敌三条牛腿,使敌金城地区防御失去平衡,有利于我向纵深发展,扩大战果,为下阶段收复金城地区做准备。
     
    "怎么打?敌我双方主阵地相距最多三公里,中间开阔地相隔。步兵怎么攻击?我看可以把部队提前隐蔽到敌前沿,第二天天黑后发起冲击,当晚完成攻击战斗,至少争取到四五个小时抢修工事,补充弹药,天亮后就可有效地反击敌人的反扑。至于我们潜伏多少人,我测算了一下,至少要三千人。"

    郑维山环视了一下开会的人,说:"这不是异想天开,除了我军已做了长期充分的准备外,我看有四个有利条件:首先,刚才说到的几个点,敌人认为他强我弱,不会料到我从这里下手,可以出其不意。其二是,949.2高地和883.7高地陡坡下有一开阔地,在敌人看来,似乎是我不可逾越的天然障碍,但该地树丛茂密,地表植被完好。我可将部队提前潜伏在这里,在进攻接敌冲击的距离和时间上出其不意,战斗打响后直接发起冲击,减少伤亡,节省体力。其三是,六十军已有两条坑道挖在949.2高地和883.7高地的山腿上,可囤积弹药和二梯队。其四是,883.7高地和949.2高地与我阵地前沿之间有一片杂木林,可将炮兵临时发射阵地隐蔽于此,这不仅可增加我炮火射程和准确性,而且由于该区距敌前沿近,不易受到敌纵深炮火的压制,利于发挥我火力。"
    郑维山讲完,补充一句:"现在请大家提意见,如果有更好的方案,也请提出来。"
     
    此时,坐有近五十多人的大掩蔽部里鸦雀无声,出现长时间的冷场。这在郑维山预料之中。我志愿军的武器装备非常落后,要同时攻取拥有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敌两个团的阵地,这是朝鲜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近两年以来从未有过的,大大超出了志愿军总部规定的"攻击目标不超过一个营为原则,最好一次攻歼一至两个排到一至两个连"的范围。还有,在既无制空权,又无技术战术保障的条件下,光天化日之下实行三千人大潜伏,在现代条件下的战争中从无此先例。况且,朝鲜战场是当时全世界都在关注的战场,万一这一仗打不好,不仅是生命和财产的损失,还将影响停战谈判的进程,影响到国家和军队的形象。
     
    六十军军长张祖谅站了起来,他说:"支持兵团的作战方案,坚决执行命令,完成兵团交给的攻占883.7高地和949.2高地,歼敌两个团的任务。"他就进攻的方法,使用的兵力、火器,成功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做了客观分析论证,对战斗打响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解决的办法,应变措施一一做了说明。他说:"此次作战,主要是出奇制胜,其主要手段是大潜伏。三千多人在敌人手榴弹都能砸到的地方潜伏一夜一天,是敌人连想都不去想,而我们敢想而且能做到。对于这一问题,自从六十军接防以来,我们根据郑司令员的指示,进行了反复摸索演练,先后组织对敌连以下目标反击26次,反击达到全歼守敌的目的,其中有21次采取了大小不同的潜伏手段,班排连营都搞过,时间从几个小时到两昼夜都实施过,全部取得成功。潜伏时使用的兵力,敌我对比基本是11到13。也就是说,此次反击歼敌一个团的目标,我用3500人的兵力,只要潜伏成功就够了。"
     
    张祖谅的话刚落音,六十七军军长邱蔚站起来发言。他同意并支持兵团的作战方案,坚决要求攻打"十字架山"(座首洞南山),完成歼敌一个团的任务。并就具体作战的方法、措施做了简要说明。
     
    ......
    自然,郑维山也明显地看出,有人对这个方案是怀疑的。会前有人甚至对他说,新任司令员和政委马上就要上任来了。为了保险起见,这一仗是不是不要再打了。当时志愿军总部正在对高级指挥人员进行轮换调整,上级已和郑维山谈过话,二十兵团将由杨勇出任司令员,王平任政治委员。
     
    正在这时,作战室的电话响了,志愿军政委、代司令员邓华来电话,"请郑维山同志接电话。"
     
    郑维山接过电话,就听邓华对郑维山说:"我们考虑了你们的作战计划,我们认为打883.7高地和949.2高地的条件不成熟。我们的意见是不要打,请你们考虑。"
     
    郑维山回答:"我决心已定,错了我负责。"挂断了电话,他一脸严肃地对与会者说:"这一仗一定要打。错了我负责!该杀头就杀我的!"张祖谅说:"我和你共同负责!"郑维山一拍桌子,说:"不要你负责,你只管打你的!"
文章来源于网络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