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我国“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初步分析

我国“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初步分析

2009年1月11日20:58:46,新华社在网络上播发了一条快讯:中国11日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


  这条消息立刻成为中文网络世界的头条新闻,大家都感到非常振奋,我们这些军迷更是感到格外的惊喜。喜的是不凡的成就,惊的是少有的透明度。然而由于新华社没有提供任何关于此次试验的进一步的内容,各大媒体尚未给出深入报导。下面,我以一个军事爱好者的角度试图给出一个分析。草草而成,讹误难免,仅供参考。


  一,为什么要搞反导?


  当然是为了国家安全。我们当年搞两弹,为的是打破美苏的核垄断和核讹诈,以免遭受核打击。今天这个世界,导弹和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已经严重扩散,而且还将进一步扩散。我们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其他国家对我进行核打击,但存在三个严重的问题:


  1,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可能被“流氓国家”、非理性政权或恐怖分子等非国家组织掌握,以核反击遏制核打击的理性判断可能失效。如果敌人采取孤注一掷的手段,我方即使采取核反击,也将遭受重大损失。


  2,无法有效阻止别的国家对我进行非核导弹打击。即使是常规弹头,也可能对我造成严重杀伤,如果使用生化弹头,杀伤力将更大(我国目前核政策尚未允许对敌生化武器一类的非核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采取核反击)。


  3,敌人有可能采用常规武器(包括带常规弹头的弹道导弹)精确打击我战略核力量(如导弹发射井、核武器贮存洞库),对我核反击能力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我们必须发展自己的战略性防御武器──反导系统。反导分为反巡航导弹和反弹道导弹。前者是90年代新“三打三防”的内容之一,相对也比较容易,用低空、超低空地空导弹就可以解决。难的是反弹道导弹,下面所说的反导系统也就专指反弹道导弹。之所以难是因为弹道导弹速度快,可达十几、二十几倍因素,从发射到命中最多不超过半小时,发现难,拦截难,给防御方的反应时间短。因此,世界上掌握反导技术的国家屈指可数。


  分析我国可能遭受的弹道导弹威胁,可分为四类:


  1,核大国对我的大规模核打击,以陆基和潜射远程、洲际弹道导弹为主。主要指美俄,尤其是美国。由于核大国有大量的进攻性导弹核武器,我们若想全面拦截在技术上难以做到,经济上也难以支持。不如采用核反击的策略来遏制。


  2,中小核国家对我的小规模核打击,以陆基中程、近程导弹为主,数量较少(不超过几十枚),如印度。1998年5月,印度核试验,随后印度总理给克林顿写信,不点名的说这是针对中国的。近年来,每次印度进行烈火III中程导弹试验,印度媒体都要鼓吹说该导弹能携带核武器,而且能打到北京,说该导弹主要的打击对象就是中国。对此,我们不能不加以防范。


  3,局部战争中敌方对我的常规导弹袭击。如台湾正在研发中程导弹,台独分子曾叫嚣用中近程导弹打击大陆的城市(如上海、广州),甚至攻击三峡大坝。


  4,核大国采用常规导弹(或战术核武器)对我战略目标(如核力量、战略指挥系统等)的突袭。美国曾明确提出用潜射导弹打击我洲际导弹地下发射井,还提出用非核或战术核武器深钻地弹打击地面几十米以下的地下指挥所。


  可见,我们急需拥有对射程3500 km(如烈火III)以内的中程、近程弹道导弹的防御能力。这是一种类似于美国TMD的反导能力,但对中国来说包含了中国的NMD和TMD,不好简单类比。美国的NMD是为了对付俄罗斯、中国的洲际导弹,我们目前还不急需这个。从技术上来说,也是循序渐进,从防御近程导弹(速度慢)到防御远程、洲际导弹(速度快)。未来我们将根据需要来决定发展对洲际导弹的防御能力。
来源网络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