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关于西路军3个军渡河的真相

关于西路军3个军渡河的真相

1936年10月,保安,毛泽东在窑洞里密切注视着前线态势。令毛泽东十分忧虑的是红军各部队指挥还不统一,张国焘还在实际上指挥四方面军的5个军。
毛泽东与周恩来商量,既然3个方面军汇合了,宁夏战役问题又迫在眉睫了。他们让前线统帅彭德怀考虑宁夏作战问题,并且做了作战部署。
10月11日,中央和军委给各方面军绝密件(注明“阅后付火”):“攻宁部队准备以一方面军西方野战军全部及定盐一部,四方面军之3个军组成之,其余两个军及二方面军全部,一方面军之独4师组成向南防御部队,可能与必要时,抽一部参加攻宁。”
毛泽东估计到张国焘不会轻易交出部队的指挥权,不会按照中央的宁夏战役计划指挥部队,还要出偏差。他告诉彭德怀作最坏的打算,要“充分注意个别同志之可能的动摇性。准备在无别部参加时,野战军(指一方面军)单独执行冰期计划”。
10月20日,国民党中央军胡宗南、王均、毛炳文、关麟征等部10个师按照蒋介石的老战术,东西对进,由南向北,步步为营,筑堡前进,企图与宁夏的马家军(马鸿逵、马鸿宾)南北夹击,歼灭红军于黄河以东的甘肃、宁夏边界地区。
蒋介石认为此时是消灭红军的“十载以来难得之良机”。
娘希匹,这次中正志在必得。10月22日,他偕宋美龄飞至西安,部署东北军、西北军对红军的围剿作战。威胁张学良和杨虎城,不听命令,东北军调福建,西北军调安徽。
然后,他威风八面飞洛阳,落地立即部署中央军蒋鼎文、樊崧甫、万耀煌和马鸿逵部队对红军的作战,共调动了20个师到西北,围攻红军的总兵力得到60多个师,260个团,安排他的嫡系黄埔军校生蒋鼎文为剿共前敌总指挥。
他志得意满,并在洛阳度过了他的50岁生日。他的娄罗们吹他到达了军事之顶峰,取得了辉煌之业绩,将彪炳史册。
毛泽东的窑洞里,军委一局专门为他绘制的态势图,有的挂在土墙上,有的放在方桌上,有的干脆就摊在地上。他跪在土地上长时间地看地图。前线的形势叫他揪心呀!
胡宗南、毛炳文、王均、关麟征的部队装备优良,有大炮,有飞机,步步为营,步步紧逼。北线马家军向南压迫。我军处于南北敌军之间。红军必须先应付南面的敌人,然后再集中向北,发动宁夏战役。目前要集中力量打击胡宗南。不阻止南面敌人,将使红军处于不利地位。目前红军以打击胡军和夺取定远营为两大任务。
他要求四方面军的红“4、5、31军,应以打胡为中心,仅抗击不够,打法可采诱敌深入。”要坚决歼灭胡军一两个师,要打歼灭战,不能打击溃战,要在11月10日前完成一切准备。
在这个宁夏作战和夺取定远营的意图下,毛泽东、周恩来同意四方面军一个军先在中卫、靖远过河,“30军(军长程世才、政委李先念)渡河以至少备足10个船开始渡河为宜”。“是否推迟数日,请依具体情况斟酌”。
然后,22日,毛泽东、周恩来电“彭(德怀)朱(德)张(国焘)”:“会谈时请首先注意宁夏战役的准备与部署问题,关于如何夺取定远营,如何克服困难及如何截取远方(作者注,共产国际计划援助红军的装备)货物等,均需注意”。
按照毛泽东的作战计划,为夺取定远营,可以容许四方面军1个军渡河。红9军要夺取定远营,“这是接物攻宁的战略枢纽”。
红5军的任务是打击胡宗南。5军原来属于彭德怀的3军团,长征时中央军委调整到四方面军编制。
打拉池也是一个黄土迷漫中的土镇,离黄河的河口很近。
10月23日, 朱德、张国焘北上来到打拉池与彭德怀、徐海东见面。
彭德怀与徐海东在打拉池的土墙外迎接“朱张”。
 
彭德怀先给朱德握手,摇着手说,老总呀,受苦了。
朱德说,大家都一样,你们也受苦了。
然后,彭德怀拍了朱德两下。
然后与“张大帅”握手,说,老张咱们又见面了,我们一直翘首以待,欢迎你北上呀。
张国焘说,彼此彼此。
毛泽东在保安考虑,张国焘不听中央的意见,只好请彭德怀当面做他的工作。彭德怀本来要说很难听话,但毛泽东事前对彭德怀有交代,他忍住了。见面后,他与“朱张”研究了宁夏作战的计划。
然后,彭德怀说,老张,敌情很严重,不要给老毛闹别扭了,好好打胡宗南吧。
张国焘一愣,这个张翼德!他说,是呀,是呀,集中力量打胡宗南。
彭德怀说,你呀,就是私心太重呀!
张国焘说,没有私心,完全听你的指挥。
彭德怀说,我们都听中央的。
10月24日,毛泽东和周恩来给彭德怀电,要彭德怀与“朱张”商量,“30军迅速渡河控制西岸,控制定远营,9军拟以暂不渡河为宜”,尔后北进至海原、靖远一线进行防御。
彭德怀立即把“毛周”这个意见告诉了张国焘。
但是此时,张国焘还在闹,还在想着他的独立王国,还是要按自己的意见办。见面的第二天,10月24日夜半和25日夜,他断然命令红30军从靖远的虎豹口过了河。并未告知彭德怀与闻。
10月26日,他又继续无视毛泽东周恩来的意见,命令红9军紧紧尾随30军过河。
徐向前、陈昌浩、李特的指挥部同时过河。
然后他命令红5军也过了河。他的指挥部尾随过河时,被中央军割断未成。
张国焘调动3个军过河,不听前线总指挥彭德怀的。中央军胡宗南、关麟征、王均、毛炳文中央军主力都在河东,3个军突然过了河,这仗怎么能打好?
彭德怀找张国焘问,你怎么命令3个军都过了河呢?
张国焘说,过河好配合一方面军作战。
彭德怀说,扯淡!中央要求一、四方面军在河东配合打胡宗南,你到河西简直是乱弹琴!
张国焘说,老毛不是同意过河吗?
彭德怀说,老毛说一个军过河控制定远营。说不让红9军过嘛,你怎么让9军,连5军也过了?
张国焘说,我理解不准确。
彭德怀说,你呀,中央军和地方军的主力在河东、河南不可一世,你3个军跑河西干什么?你不是逃避吗?
张国焘说,占领永登,河东河西配合呀。
彭德怀说,配合个球!你到河西就回不来了!
“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张国焘令3个军过河后,因为有黄河天险存在,毛炳文部队按照蒋介石的严令,立即封锁了河口,四方面军3个军来去已不能自由。
这时的毛病出在红军的指挥实际上还没有统一。
毛泽东和军委实际上还不能指挥四方面军,如果能指挥得了,即使过了河,也会根据新的情况,马上命令再回到东岸的。
毛泽东一贯主张各部队都要服从整个战略方针和战役计划。集中优势兵力是他一贯的军事原则,也是起码的军事智慧。大敌当前分兵实在是叫蒋介石高兴的一步棋呀。但是这时他还管不住张国焘,是不能不接受的一个无可奈何的事实。他注意到30军过河后的进攻方向不对。
他指示“30军速复河岸西,向中卫、定远营扫荡前进”。
但30军并没有按照他的命令向定远营前进,而是按照张国焘的指示,一路向西而去。
这时,毛泽东只知道四方面军的“以9军以外的”两个军已经奉张国焘之命过河。但不知道是红四方面军的主力孙玉清(解放战争时期,他因脱离部队,羞愧难过跳江而死)、陈海松的第9军。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