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从十六世纪帆船发展看英西英吉利海峡之战

从十六世纪帆船发展看英西英吉利海峡之战

引子
    十五至十六世纪的大航海时代促使人们对航海工具进行了革M性的发展与变革,老式的划桨船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经过改进的新式帆船则逐渐成为航海家们的宠儿。谈到航海,我们不能忽视西班牙——这个老牌的海上强国,但更绝对不能不提到另一个与它争夺海上霸权的国家——英国。整个十六世纪的海上争霸几乎都是以这两个国家为中心而展开的。西班牙在1588年英西英吉利海峡之战之前将近100年里一直牢牢控制着制海权,直到这场战役之后英国接替它成为新的霸主。至于这一时期帆船的发展则对这场海战的胜负几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十六世纪帆船的发展,及其对英西英吉利海峡之战的影响,揭露英国海军崛起的原因。
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十六世纪之前帆船的早期发展,一些早期船型以及英国海军的早期建设。第二部分分别列举了十六世纪两种最普遍的船型,卡拉克船与盖伦船各自的一艘代表加以详述。第三部分简要的叙述了英西英吉利海峡之战的背景和经过,并就帆船发展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详述。最后一部分总结了英西英吉利海峡之战的重要意义并再次阐述帆船发展对此次战役的重要影响。

    十六世纪前帆船与英国海军发展简述
    我们知道,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早在数万年前便已开始。而作为探索的重要工具——船,也随之诞生。人类最初使用的船是独木舟与木筏,随着时间的推移,船越造越大,先后出现了平底船,单层甲板木船等等。这些古老的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使用桨作为主要动力。但随着人类对远航的渴求和海上贸易的增加,划桨船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由封闭船体构成和纯粹以风帆为动力的帆船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帆船最早大约出现在13世纪的北欧——当时占据欧洲贸易主体的汉萨同盟——使用一种宽体货船进行贸易。这种船的干舷较高,长宽比约为2.5:1,船尾呈圆形,船身坚固耐用,单桅上悬挂一面很大的方帆,可以为船的行进提供足够的动力。船的吃水较深,宽而深的船舱为装载货物提供了充裕的空间。人们把这种使用于13至15世纪的船型称为柯克(Cog)船 。这应该就是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帆船了。
    柯克船起初仅用作运货,但到14世纪末时它也被用来参加海战。造船师在柯克船的船首和船尾搭建了简单的首楼和尾楼,不但使船只更利于操纵,而且在战时可以为船上的士兵提供作战的平台。与划桨船的相比,柯克船在性能上具有一定优势:由于采用了封闭船体,柯克船是第一种真正具备了远航能力的船只。由于划桨船采用人力划桨推进,受制于桨的长度,划桨手的座位往往设得很低,这样在风浪较大的海面航行时,海水极易从出桨的窗口灌入使整船倾覆。因此划桨船一般不具备远航的能力。而柯克船却恰恰相反。高G舷和封闭的船体可以保证船只在较大的风浪中仍具备航行的能力 。同时,省去的为数众多的划桨手不仅能大大节省船上食品的消耗,而且其占用的空间可以用来放置更多的货物。因此柯克船的装载能力和续航力都比划桨船要强得多。当然,作为早期帆船,柯克船在设计上存在着许多不足,比如在尾舵的操作,帆具以及船身的流线型等方面。虽然如此,帆船的巨大潜能还是被人们所发掘出来——尽管在那个时代,划桨船在海船中依然占主导地位。
    15世纪中期,欧洲进入了轰轰烈烈的“大航海时代”。满腔热血的航海家们把目光投向了远洋未知的大陆。在这一时期,造船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大约在1450年左右,两种基于柯克船的新式帆船被建造出来,一种被称作卡拉克(Carrack)船,另一种则被称为卡拉维尔(Carravell)船。卡拉克船是一种大型帆船,它具有高耸的船首楼和尾楼,一般拥有3至4根桅杆,并且船首还有一根首斜桅。主桅和前桅悬挂方形帆,首斜桅和后桅悬挂三角帆,有的桅杆被加长,可以悬挂不止一面风帆。卡拉克船的排水量一般在300至500吨之间——这在15世纪已经是相当大的船了 。而到那个世纪末时,有资料显示西班牙等国已经能建造排水量达到1000吨的卡拉克船——尽管这些数据看上去有些夸张的成分,但不可否认的是,欧洲的造船技术正得到飞速发展。至于卡拉维尔船,事实上它是卡拉克船的缩小版,船体的基本结构几乎一样,只是船的形体较小,没有高耸的首尾楼,桅杆通常不超过3根,主桅悬挂方形帆,也有的卡拉维尔船上所有的桅杆都悬挂三角帆。排水量通常在100吨左右,与卡拉克船相比明显小了很多。但是操纵的灵活性比后者更好且航速也更快一些,非常适合进行远洋探险,从而成为那个时代航海家们的首要选择。不过由于当时的贵族似乎过于偏爱大型帆船,进入16世纪后,卡拉维尔船便被改良过的卡拉克船所取代。
    虽然早在13世纪柯克船便已出现,但是直到1500年,尤其是1450年卡拉克与卡拉维尔船出现以前,帆船的发展十分缓慢,以至于虽然在性能上优于划桨船,帆船的不成熟导致其始终无法在使用上对划桨船占据优势。因此尽管欧洲进入了划时代的“大航海时代”,但航海家们所期盼的“帆船时代”却迟迟没有到来。
    英国是个四面环海的岛国,自古以来便重视海军的发展。早在阿尔弗雷德大帝时期(871-899)英国就建立了正规的海军,以抵御维京海盗的入侵。而到五百年后的亨利五世时期(1413-1422),英国海军已经趋于成熟。那时候的英国舰队普遍装备了著名的“英国五港战船”——实际上就是改良过的后期型柯克船。这种船的首尾楼上配备了刚刚出现不久的舰炮,使其具有很强的破坏力。亨利五世就凭借这样一支强大的舰队击败了法国海军并控制了法国西北部海岸。尽管到15世纪末时英国海军已发展为欧洲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与当时的海上头号强国西班牙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主要体现在舰队的数量和海军军费上而并非舰队的质量,相反的,在舰队质量上英国甚至要超过西班牙——他们的舰队主要由新式的帆船所组成,而西班牙和其他海军国家的舰队中则仍充斥着为数众多的相比之下明显落后的划桨船。
   
    十六世纪帆船与英国海军发展简述
    进入16世纪后欧洲的造船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1501年,法国人德夏尔日发明了在帆船的舷侧开炮眼的方法以增加舰炮的装载数量——这是一项伟大的创举,至少影响了之后整个风帆时代战舰的舰炮布局。然而它并未引起法国海军足够的重视,倒是作为法国人死敌的英国人很快如法炮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批舷侧开炮眼的风帆战舰。其中最有名的一艘要数建于1510年的“玛丽-罗斯”号了,了解这艘战舰对于我们研究16世纪初期英国海军来说有着重要的帮助。
   “玛丽-罗斯”号战舰是亨利八世时期(1509-1547)一艘典型的卡拉克船,于1510年建成。它拥有高耸的船首楼与尾楼。首楼有三层,尾楼则多达四层。首尾楼上载有大小60多件火器,在舷侧船腰处打开的炮眼里装配有若干重型舰炮,整舰作战能力十分强大。该舰的尺寸在当时同样算是很大的了。船体长32m,宽11.6m,深4.6m,排水量约为600吨。这是一艘四桅战舰,前桅和主桅悬挂方形帆,两根较短的后桅和首斜桅悬挂三角帆,众多的船帆使得“玛丽-罗斯”号拥有较快的航速,“玛丽-罗斯”号由于其良好的操纵性能而备受赞扬。英国海军大臣爱德华-霍华德爵士就曾宣称,即便是100吨的船也不可能比600吨的“玛丽-罗斯”号行驶得更快 。这艘华丽的战舰曾在英国与法国和苏格兰的战争中服役,并取得了一定的战果。1545年在出海与法国舰队交战时由于海上刮起狂风而导致倾覆,全船仅35人获救。这是近代史上首次重大的海难,它充分暴露了卡拉克船在设计上的不足——事实上这个不足之处早在这次沉船事件之前便已为造船师们所注意:卡拉克船过于高大的首尾楼导致船的重心过高,在大风浪中较易翻沉。针对这个不足之处,造船师们着手对卡拉克船进行改进,就这样,大约在1550年左右,一种新式帆船诞生了,这就是盖伦(Galleon)船。
    与卡拉克船相比,盖伦船的船身更长,长宽比从2.5-3:1增加至3.5-4:1,这更有利于迎风航行和提高航速。船首尾楼被明显降低了,从而大大降低了船的重心。船首部分被重新设计,与卡拉克船不同,盖伦船首部没有突出的部分,而是缩回来一些以减轻船首的重量,从而更加容易控制船头。到1588年英西英吉利海峡之战后,卡拉克船被盖伦船所取代,很快便退出了历史舞台。英国是最早建造盖伦船的国家之一,在伊丽莎白女王时期(1558-1603)英国建造了大批盖伦式帆船,而建成于1587年的“皇家方舟”号则是这些船中最有名的一艘。这艘战舰在德普福德港下水,船体长42.6m,宽11.2m,吃水4.5m,排水量约为800吨。与之前提到的“玛丽-罗斯”号一样,“皇家方舟”号也是一艘四桅战舰,并且各桅悬挂的帆的种类也与前者相同,但由于船体设计上的不同,“皇家方舟”号的适航性要明显优于“玛丽-罗斯”号。火力也更加凶猛,在船的两舷开有两层炮甲板,共装备38门重型舰炮。这使得“皇家方舟”号看上去更接近日后标准的风帆战舰。1588年,“皇家方舟”号作为霍华德勋爵指挥下的英国舰队的旗舰参加了与西班牙的海战,并成为第一艘与敌船交火的战舰。在整个作战中表现出色。1596年还参加了对加的斯港的袭击。该舰在1608年被重建,改名为“皇家安妮”号,最终于1636年沉没在泰晤士河的蒂尔伯里港区 。
    从“玛丽-罗斯”号到“皇家方舟”号体现出了了16世纪英国海军舰艇的发展过程,同时也引起了海军战术的变革。据史料记载,大约在1380年左右,火炮被首次搬上了战舰。在此之后200年,虽然无论是帆船还是划桨船都普遍装备了火炮,但火炮仍然是被看做排在第二位的武器,古老的接舷战术仍统治着海战的基本模式。最早打破这一基本作战模式的是英国。早在亨利八世时期,英国海军便开始尝试放弃接舷战术,他们认为火炮并不是辅助武器,它们的存在可以在根本上改变一场海战的胜负。由于帆船容积较大,在亨利八世的亲令下,英国于1539年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完全由风帆战舰组成的在当时算是最先进,最强大的舰队。而它在16世纪的主要对手西班牙,却到1609年才拥有这样一支舰队,相比之下落后了整整70年。单就这一点来说,西班牙海上霸权的衰落已是情理之中的事了。而直接导致它失去海上霸主地位的则是1588年爆发的英西英吉利海峡之战。

    英西英吉利海峡之战及帆船发展对其结局产生的影响
    英西英吉利海峡之战堪称是16世纪最重要的海战之一。它不仅宣告了大舰巨炮的帆船时代的来临,更奠定了英国称霸海上的基础。此役之后西班牙的黄金时期一去不复返,而英国则一步步走向海上霸主的宝座。现在让我们来仔细探讨这次战役,并通过对战役的了解来认识帆船发展对此次战役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简要了解一下此次战役爆发的背景和经过。在前文提到过,英王亨利八世一手创建了一支在技术上引领当时欧洲的舰队。伊丽莎白继位后,更加大力发展海军。并鼓励海盗出身的德雷克等人去探索新航路以扩大贸易。德雷克等人的环球航行和海盗式袭击为伊丽莎白带来了巨大财富,但却不可避免地侵犯了当时的海上霸主西班牙的利益并与之发生冲突。事实上,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对英格兰王位窥视已久,在向伊丽莎白求婚遭到拒绝后,腓力便想除掉她。他一面暗中与被伊丽莎白囚禁的苏格兰女王玛丽(玛丽是伊丽莎白的侄女,就血缘而言,更有资格继承王位)联络,表示对她的支持,一面收买勇士去刺杀伊丽莎白,于是发生了著名的巴宾顿刺杀行动(1586)。行动失败后,伊丽莎白将玛丽斩首,断绝了腓力想要依靠政变推翻她统治的企图。腓力于是决定以武力进攻英格兰 。
    当然,苏格兰玛丽女王的被斩首只不过是腓力举兵进攻英格兰的借口罢了。事实上,他对此蓄谋已久,并且已经组建好了一支强有力的舰队,泊在西班牙南部的加的斯港。但是腓力却没有料到英格兰人会主动找上门来。1587年4月,德雷克率领6艘战舰和17艘武装商船,出其不意地袭击了正在加的斯备战的西班牙舰队。他突破了警戒舰船,在三天内就摧毁了西班牙大部分船只,其中超过1000吨的大帆船就有6艘。随后,德雷克驶往亚速尔群岛进行海盗式抢劫,三个月后返回英格兰,几乎毫无损失。他的壮举令西班牙进攻英格兰的计划不得不延期一年,而伊丽莎白则利用这一年的时间为备战西班牙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一年之后,腓力二世组建了一支比原先泊在加的斯港的还要庞大的舰队,并且亲自将其命名为“无敌舰队”。该舰队由梅迪纳.希多尼亚公爵指挥。编有6个风帆战舰分队,1个划桨战舰分队(包括4艘大型货船)和1个补给分队。共有134艘船和30000多人。人员包括舰队水手8700余名,划桨奴隶2000余名,士兵22000余名。风帆战舰高处的船楼上配有一定数量的火炮,共计2430门。不过有如在早先进行的雷班托海战(1571)中一样,西班牙人依然依赖于接舷作战,因此每艘船都满载步兵,火炮被看作是第二位的武器。英格兰方面,伊丽莎白女王任命海军上将霍华德勋爵统领英格兰舰队,并得到德雷克,霍金斯和弗罗比歇的支持。整个英格兰舰队共有197艘船,它们大多是临时武装起来的小型商船。总人数为15000人。其中只有1/3是士兵。英格兰舰队的所有船只都是帆船,而且每艘帆船上都有炮孔和火炮,共装备了6500门火炮。尽管在人数上不及对手的一半,但从火炮装备数量上看,英军却占有绝对优势。这说明英方的作战意图已由接舷格斗转变为远程炮击。而且英军装备的大多是小口径,射程远的长炮,与西军的大口径短炮形成鲜明对比。此外,英军的战舰大多数是盖伦船,灵活性强于西班牙装备的卡拉克船。双方舰队中帆船的吨位比较如下 :
            西班牙     英格兰
1000吨以上(艘)    7    2
500-1000吨(艘)    50    11
100-500吨(艘)    20    150
100吨以下(艘)    25    34
    5月30日,西班牙无敌舰队从里斯本出发驶至荷兰港口,接受登陆部队上船,准备将其运送至英国沿岸登陆。
    6月17日,集中于普利茅斯的英舰队离开基地,分为若干个战斗群。霍华德率领舰队主力在英吉利海峡游弋。德雷克与霍金斯各率一支分舰队在锡利群岛到布勒斯特海峡西口巡弋。但是舰队出海不久即遇强风,不得不返回普利茅斯。而无敌舰队则迎风继续向英格兰前进。
    7月31日,无敌舰队驶至普利茅斯附近,被英一支分舰队发现,英主力舰队随即出港。无敌舰队编成新月型队形向前靠近,而英舰队则利用其舰船出色的操纵性,避免与其近战,绕过敌先锋舰队,用火炮攻击后面的船只,击毁3艘。
    8月1日,德雷克率领英舰在黑夜中对无敌舰队发起突然袭击,无敌舰队在慌乱之下后撤。德雷克俘获了掉队的无敌舰队中两艘最大的战舰“罗莎尼亚夫人”号与“罗莎夫人”号,随后回港补充彈藥。
    8月3日,经过补给的英舰再次追击无敌舰队,仍以远程炮击的战术攻击。驶在后面的西班牙“桑塔阿拉”号中弹掉队。英舰驶近试图俘获,对方派出3艘战舰前来营救,立即遭到英舰“金狮”号与“皇家方舟”号的截击。双方舰队扬起风帆,展开炮战。西舰火炮射程近,炮弹纷纷落入海中,而英舰的远程火炮则不断命中西舰。希多尼亚指挥无敌舰队逼近英舰,企图接舷作战。然而英舰打了就跑,利用灵活性与西舰始终保持一定距离,充分发挥了火炮的威力。
    8月4日,西班牙战舰“圣安娜”号战舰在勒阿弗尔搁浅。在彈藥即将耗尽的情况下,希多尼亚只得率领无敌舰队继续东撤。
    8月6日,无敌舰队在法国加莱港外抛锚。这时西班牙还剩下124艘船。接着,霍华德率领英舰队驶向加莱对岸的多弗尔,与驻扎在泰晤士的西摩尔分舰队会和,准备与无敌舰队决战。
    8月7日子夜,英舰队用纵火船对无敌舰队发动袭击。西班牙舰船受到极大损失,仓皇撤离,其中有几艘搁浅。
    8月8日,英舰在加莱海峡南部的格拉斯林附近追上了无敌舰队的50余艘战舰,以优势兵力进行攻击。西舰仍试图靠近英舰进行接舷作战,同样的再一次未能成功。英舰的强大火力迫使西班牙人上岸。西军上岸后,又遭到地面和舰上炮火的双重打击,损失惨重。当夜,希多尼亚将舰队残余兵力集中到一起。当时恰好是南风,希多尼亚决定从北面绕过不列颠群岛返回西班牙。
    8月9日晨,无敌舰队残存战舰启航向北移动。英军由于连续作战,又缺少彈藥,遂放弃了追击。祸不单行的无敌舰队在经过奥克尼群岛时又遇上了风暴,30余艘船只遇难,上千名士兵死亡。
    直到9月底,希多尼亚才率领无敌舰队的残部返回西班牙。这时,无敌舰队已由出征前的134艘战舰和30000多人消减到只有63艘战舰和10000人了 。鉴于无敌舰队的实力已被严重削弱,腓力二世不得不放弃了他在不列颠进行登陆作战的计划。至此,无敌舰队的北征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接下来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帆船发展对此次战役的影响。总的来说,看似强大的西班牙无敌舰队以惨败而告终是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的。偶然性主要是恶劣的天气造成的,在这里我们没有必要加以解释:而必然性则是由双方的装备性能以及战术的优劣决定的,装备性能直接体现了帆船的发展状况,因此是这里分析的重点。前文提到过,进入十六世纪后帆船得到了迅速发展,在这之前的船型很快便显得过时了。十六世纪的帆船发展可以均分为两个时期,前50年是卡拉克船时期,在这一时期,诞生于15世纪中叶的卡拉克船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在帆船中占据主导地位。后50年可以划为盖伦船时期,在这一时期,新诞生的盖伦船以其优异的性能迅速得到推广,并在十六世纪后期取代卡拉克船成为当时帆船的主流。从卡拉克船到盖伦船,以至于到之后的标准风帆战舰 (十七世纪初至十九世纪初),其总体上的改进思路没有太大的变化——就是不断的缩减上层建筑的高度以求更好的稳定性,同时不断的增加船的尺度以搭载更多的舰炮。这就使得帆船的适航性越来越好并且火力越来越猛。英西英吉利海峡之战发生在1588年,此时新式的盖伦船虽然还未能完全取代老式的卡拉克船,但也已被普遍使用。英国海军则是最早实现“盖伦船化”的一支海上劲旅。在这里笔者并非有意贬低西班牙海军的装备——事实上这个时期西班牙海军的装备——尤其是在数量上对其他国家占据着压倒的优势,但类型却十分混杂。在所有的作战船只(含武装商船)中,卡拉克船占到了半数以上,并且仍有相当数量的划桨船。盖伦船的数量则相对较少。在无敌舰队中,帆船占总数约75%,而在帆船中,卡拉克船又占了其中大约75%的分量。也就是说,无敌舰队中盖伦船的数量只相当于英国迎击舰队中的不到六分之一——并不是说拥有盖伦船就一定能获胜,但在单舰对决中矮小灵活的盖伦船的胜算显然要大于高大笨拙的卡拉克船,并且远远大于更老式的划桨船,因此胜败在战斗开始前便已可以预见了。至于英国舰队另一个制胜的关键——海军战术,虽不是我们这里探讨的重点,但也值得顺带提及一下:此次战役中,英国采用的是灵活机动的舰队炮击战术,而西班牙则仍采用古老传统的接舷战术,在战斗中,笨拙的西班牙卡拉克船根本无法接近英国的盖伦船,相反的,在英舰的炮击下战舰和人员都损失惨重。此役之后,接舷战术基本退出了海战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一直延续到帆船时代结束的舰队炮击战术。而帆船的发展则在此役之后进入了向标准风帆战舰过渡的新阶段 。

    尾声
    英西英吉利海峡之战是历史上少有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最重要海战之一。它宣告了三个时代的终结,即西班牙海上霸权时代,划桨船时代和接舷战术时代的终结,同时亦宣告了三个时代的开始,即英国海上霸权时代,帆船时代和舰队炮击战术时代的开始。在这场战役中,新式的帆船无疑是作战过程中的主角。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英国是依靠了其在帆船发展上的高效和快速赢得了战争,赢得了对海上霸权的争夺。可悲的是西班牙,15世纪末时,正是凭借着先进的帆船制.造技术西班牙征服欧美非三洲,建立了海上霸权:然而不足百年之后,它却由于同样的原因被英国所击败,并就此没落下去。帆船的发展奠定了英国海上霸权的基业,并为其日后进一步扩张做好了准备。
文章来源于网络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