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中国男孩怎样撑起未来那一片属于他们的天空【约稿】

中国男孩怎样撑起未来那一片属于他们的天空【约稿】

看了相关帖子中国男孩大衰退:比日本矮得多,比女孩还脆弱。不得不让我们深思。这说明中国男孩面临着体质和心理情感的两大危机。


一项权威性的调查表明:中国男孩平均身高、体重和胸围,均不如日本同龄人。日本学生与中国学生相比,具有肩宽、胸阔、腿粗、胳膊粗的特点。 这一严峻的现实说明我们在孩子体质的培养上有着疏忽。体质是指人体的健康水平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记得以前有过一次中日孩子参加的夏令营报道, 中国孩子的体质和日本的孩子简直不可比较。那么体质本身有着个体的差异,但是和成人的培养条件和方法是有着必然的联系。也许有人强调我们的生活水平没发和人家比较。是的这也是事实。同为黄色人种,中日两国孩子的强悍程度相差甚大,难道和我们做家长的和整个社会的意识氛围就没有关系么?在同样的物质条件下,物质投资的重心起很大作用。


从1950年开始,日本在中小学生的午餐中供应一杯(200——300毫升)牛奶。尽管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国财力极度匮乏,但政府仍然克服种种困难,保证中小学生饮用牛奶的普及率达到90%,占全国饮用量的19%。同时,日本推行营养午餐制度,根据孩子成长的切实需要,科学配制营养餐,并要求每个孩子如数吃下。几十年来,这些果断措施使日本人身体素质大为改观。已经改变了日本人身材矮小的传统历史(引自《健康之友》的报道)。英国前首相邱吉尔曾称赞日本说:“没有比这项投资更重要的了,那就是把牛奶送进儿童、青少年的嘴里。” 这是在50多年前日本在做的事情,而今天的我们又做得如何呢。 中国已经意识到学生营养的重要性,确立每年5月20日为学生营养日。但是这还远远不够的,一是观念问题,二是经费问题。美国农业部用低价供给学生营养餐,日本文部省投入大量补贴,中国非但不投入还要收税。那么孩子的营养餐科学饮食要家长来承担,但是家长又有多少能做到孩子的真正意义上的科学饮食呢。往往跟着广告走会进入误区。  以今日中国与4O年前的日本相比,其富裕强盛是举世公认的。那么,为什么中国不会供应中小学生一杯牛奶呢?  其次很多食品中都存在着卫生的问题,,孩子谁来拯救你?


就心理危机而言,由于家长的宠爱很多孩子没有吃苦的能力,没有勇气去承担风险和责任。记得那次有关中日夏令营的报道最后是日本的全体77个孩子的吼声在草原上震荡。这几声大吼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中国人。在这群日本孩子身后,站着的是他们的家长乃至整个日本社会。 培养一个孩子的健康心理情感是多方面的,要又社会和家长的正确引导。比如怎样让孩子有去面对困难吃苦的勇气,怎样学会生存的能力和爱护环境的意识,怎样去培养爱心。怎样去培养孩子的爱好引导个性的发展。而不是天天在那死气沉沉的校园里学习学习再学习。那么为什么目前学习在家长的眼里高于一切,忽略了很多必要能力的培养呢,归其原因还是目前的教育机制,它扼制了孩子的健康发展。全球在竞争,教育是关键。我们的孩子拿什么去和别人较量。


现实已经成为现实,我们觉醒吧,中国男孩拿什么来怎样撑起未来那一片属于他们的天空!!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