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胡志明遗体保存始末:派专人去苏联取经

胡志明遗体保存始末:派专人去苏联取经


胡志明
本文摘自:《百年潮》2005年第5期
三人小组赴苏联学习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的健康每况愈下。1969年下半年,胡志明出现轻度偏瘫,由于他坚持锻炼,加上医生的精心治疗、护理,终于逐渐康复。但这毕竟不是一个好的兆头。面临这种情况,越南劳动党(越南*的前身)中央政治局于1967年5月19日胡志明77岁生日后召开会议,专门讨论了胡志明的健康问题。会议除决定采取措施加强对胡志明健康的关注外,还研究了一旦发生意外应如何处理的问题,其中包括胡志明逝世后的遗体保存问题。会议责成中央政治局委员、副总理黎清毅代表越南党和政府前往苏联,向苏方提出三项请求:帮助保存胡志明遗体;帮助修建胡志明陵墓;接受越南派人前往苏联学习保存遗体技术。苏方对越方的要求作出了积极回应。越南劳动党中央军委派总政副主任范玉茂和副总长冯世才具体负责这项工作。
1967年9月7日,一个由三人组成的特殊医疗小组从河内启程,经中国前往苏联。他们是:108军医院解剖科主任阮加少校、白梅医院内分泌科医生黎玉敏、越苏友谊医院外科医生黎调。这个医疗小组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在病人逝世后的初期,如何浸泡和保存遗体,教材是从古至今埃及、苏联和美国等国家保存遗体的资料。然后再研究60岁以上老年人遗体的保存技术,并进行实际操作。经过七个月的刻苦钻研,小组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于1968年4月回国。临行前,苏方提供了三套有关设备和部分专用器械。
小组回国后,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于1968年6月成立了以阮加权少校为首的六人特别技术小组,到年底越党中组部和越军总政将六人正式调入军队,划归108军医院解剖科编制。这期间的主要工作是用60岁以上的老年人遗体作为标本,把在苏联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重点是探讨如何防止遗体出现黑斑。同时要密切关注胡志明的健康状况。为此,1969年3月18日将六人小组中的黎玉敏医生派到中央保健局,进入主席府,成为胡志明医疗组的正式成员。
代号75A工程
为进一步着手准备工作,中央军委责成工兵司令部尽快在108军医院太平间附近建立一个保存遗体中心。其中包括解剖室、医疗器械和药品保管室、对遗体进行药物处理室、遗体停放室、无菌更衣室、工作人员休息室和卫生间。整个工程要求坚固,能承受住敌机轰炸,保持室温在摄氏16度,湿度在75%,不通风和绝对无菌,绝对保密。1968年底,工程竣工,取代号为75A。
接着要考虑的问题是选择一个地方,一旦胡志明逝世后供国内群众和国际友人前来向遗体告别。经过反复研究,一致认为位于巴亭广场的巴亭会堂最为理想,这里是举行历次党代会和每年召开国会的地方。但由于前来向遗体告别的人多,会堂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无常,加上安全保卫方面的因素更为复杂,因此要达到75A的标准,还要体现出庄严、肃穆,困难确实不少。为此冯世才副总长亲自到现场考察、部署,对灵堂的布置、水晶棺停放的位置、空气温度和湿度的调控、现场的安全保卫等等,逐一进行落实。这个临时停放遗体的地方取名为75B。
1969年8月下旬,胡志明的健康状况明显恶化。8月28日出现心律紊乱,中国医疗组的专家日夜守护在胡志明身边,全力救治。28日,苏联专家组长迪波夫赶到河内。8月30日,范文同总理向胡志明主席报告9月2日国庆节庆祝活动的准备情况,胡志明还提醒他要为群众燃放烟火。8月31日,越南防空部队击落美国无人驾驶飞机一架,胡志明十分高兴,指示主席府办公厅要立即给立功部队送去花篮,以资嘉奖。当天,胡志明精神很好,还努力吃了一碗米粥。但医生认为那是由于兴奋引起的暂时现象。所有一切努力都未能阻止胡志明病情的进一步恶化。9月2日上午9时47分,胡志明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尽管医生坚持对胡志明进行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但已回生无力。一个小时后,范文同总理说:“算了,让胡主席安息吧!”
11时,事先准备好的车队开进主席府,医护人员将胡志明的遗体从病床转移到担架上,之后安放在汽车里。这时,政治局全体成员和中国医疗组全体成员列队目送胡志明的遗体离开主席府。车队直奔75A。
当时特别技术小组的任务是:确保胡志明遗体不溃烂、不萎缩、不出现斑点、不变黑;确保遗容和生前一模一样;确保人民群众能在普通条件下向胡志明的遗体告别。尽管9月6日至9日天气阴雨不断,但仍有数十万干部群众和各国驻河内外交使团前往巴亭会堂向胡志明的遗体告别。之后,胡志明的遗体便被转移到75A。苏联专家确认,胡志明的遗体保存完好,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技术要求。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