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质疑“挺进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决策

质疑“挺进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决策

质疑“挺进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决策

   战略决策的正确与否,应该是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是否利于战争的进程,具体的说,是不是有利于壮大了自己,是不是有利于消灭对手。

   战略失败的例子有很多,守卫四平就是战略决策失败的例子,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争一城一地的得失,拼消耗,敌我力量会越拉越大。部队损失了,地盘也保不住。后来林彪不经请示组织的快速撤退,尽可能的保存了实力,这一战略决策无疑是正确的。其实四平保卫战这样的战例在GCD战史上是不多见的,因为御敌于国门之外,拼消耗的打法(李德、博古的“杰作”)一直是受鄙视的。当时有国共谈判的考虑,但是无论如何,从军事角度出发,这是一次失败的战略决策,导致国军主力尾随败兵,长驱直入,损失巨大。

    战略的好与坏,往往感觉很抽象。打仗嘛,打就是了,胜利了是命中注定,失败了自认倒霉。

    其实和战略有很大的关系,我给大家提供一个例子:一只凶悍的狼,看见一头狮子横卧在路上睡觉,挡了狼前进的路,想绕过去很费劲。其实平时是很熟的,虽然是貌合神离,但也基本是上井水不犯河水。这只狼很有想法,它准备教训这头狮子,因为它挡了自己的道。这头狮子最可怕的就是那张大嘴,对付它最好的办法就是往它嘴里塞一颗手雷,一了百了,可是狼没有。

   狼毅然要采取行动了,目标就是狮子的那张大嘴。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狼行动了,当时狮子还在做梦。狼蹑手蹑脚地接近了狮子,狮子全然不知(也许是装作不知,因为它家大人不许它和狼打架),但没想到狼的手段如此毒辣,冲着它的嘴狠狠地来了一口,咬下了一大片嘴唇,狮子哀号着蹦了起来,满脸的血,眼含着泪,逃回家里去了,狼很得意,也有些后怕,毕竟这头草原上最凶猛的狮子只是受了伤而已。

  果不其然,这头狮子跑回家向家长做了汇报,家长勃然大怒!心痛之余责骂狮子无能,辱没了狮子家族的荣誉!狮子一听,恼羞成怒,只做了简单的包扎,冲出家门,找狼去了......。
  结果,草原上到处都留下了搏斗的痕迹,还有狼的尸体。  
  那天晚上,狼其实做的很成功。同样一件事情,从战术上看是成功的,从战略上看往往又是另一个结果。这只狼战术上可以说天才吧,在战略上就不如猪了。(参看偷袭珍珠港)

   中央指示刘邓大军在没有重创当面之敌的情况下,跃进一千里,绕过当面之敌,前进到大别山区。大别山和南京一江之隔,尽在咫尺,老毛非常看好这一点,给老蒋来了个心理战,用老毛的话说,这叫在敌人的心脏上插了一把刀。

  如果从军事的角度讲,能在敌人的心脏上插上一把刀,敌人立即就挺尸了。端掉了敌人的指挥部,歼灭了敌人王牌部队,牢牢地占据和完全切断了敌人补给线(粮食、军火和援兵),都可以叫做“在心脏上插了一把刀”

   如果说威胁到了敌人的首部,也可以这样讲,敌人肯定要抽调大量部队回援,虽然这把刀处境危险些,其他部队的压力应该会减少。事实上,刘邓挺进大别山只具有象征性威胁的意义,并不构成对南京的真正威胁,所以他面前的敌人并没有增加多少,或者没有增加,同样,其他战区的压力也就没有减少多少。

  真正的问题是,在挺进之前的半个月,刘邓刚刚完成鲁西南战役,斩获颇丰,成建制的消灭了国军的多路人马。挺进之后,刘邓大军人数锐减,重装备全部丢失,战斗力明显下降,再没有打过像样的歼灭战。没有缴获,只有消耗,人马越拖越瘦。前一年和国军头等王牌胡链的整编第11师加邱清泉的第5军还能保持攻势并有所斩获(巨野战役),到大别山下来配合华野打豫东战役的时候5个纵队(大半个中野)挡不住邱清泉的前进,令人叹息。

   千里挺进大别山,这个战略决策,如果以是否有利于壮大自己,是否有利于消灭对手标准看就是失败的。这次决策是一次冒险,刘邓没有充分准备,当时认为在渡黄河后当地及周边打得很顺手,可以多打一些胜仗,逐渐向敌占区前进,当时也有好的战机。但是老毛最后发来一封密电:说陕北很困难,你们迟疑,等胡宗南解决了陕北,主力就会转移到你们那里,你们的压力会更大......,总之,话很重,不执行看来是不行了。

  老毛的决策有一个特点,就是大胆、充满想象力、喜欢走险棋,有着诗人般的浪漫气息,比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没想过人家受了受不了。

  如独有偶,48年,老毛突发奇想,让粟裕再一次千里跃进,挺进江南,被粟裕断然拒绝(叫斗胆直呈),前车之鉴呐!粟裕想起中野的结果头都大了,坚持要在有利于我的内线打大仗,才有了后来的淮海战役。很多人粟裕高,那是因为他有一面镜子,就是刘邓,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吗嘛,如果他听从组织安排,奔命于江南的崇山峻岭之间,中原大战应该是4野和中野的事,历史上自会少了他这一笔。

   随想所至,仅供军事网友参考。
林彪四平之战的失败,
并不是中央的指挥错误,
而是战前林彪对四平的侦查发生了错误,情报错了,向中央汇报也就错了,怎么怪得了中央?

战中,林彪采用了逐次增加进攻部队,打成了添油战术,使得战役不能尽早结束。

国军援军包围过来,就不是敌弱我强了,而是敌强我弱。

综合起来,这就是林彪的失败。
千里挺进大别山之前,
国军是战略进攻阶段,战争主要在解放区进行。

现代化战争打得是物质,
解放区人民苦不堪言,无力支撑。

千里挺进大别山之后,
把战争引向国统区,很快解放战争就进入我军战略进攻阶段,
解放战争的时间,由原来5年准备,缩短为3年,国统区经济崩溃,解放区人民喜洋洋。
楼主号称是内战专家,说的都是外行话。
我看是反毛专家而已。

TOP

老毛从一个小学教师,参加割命,从大刀梭标几百人农军开始,发展到指挥千军万马。

解放军10大元帅和千员战将,以及国民党的将领,都服气毛的军事指挥,

楼主你在这里250的点评不服,你算老几啊?

你最多就是一个军盲而已。

TOP

千里挺进大别山之前,
国军是战略进攻阶段,战争主要在解放区进行。

现代化战争打得是物质,
解放区人民苦不堪言,无力支撑。

千里挺进大别山之后,
把战争引向国统区,很快解放战争就进入我军战略进攻阶段,
解放战争的时间,由原来5年准备,缩短为3年,国统区经济崩溃,解放区人民喜洋洋。 .................................................
鲁西南战役已经在敌占区了!!!

无语!

TOP

速度是不一样的。

看看结果,
千里挺进大别山前,
国军还牛逼哄哄,几个月消灭什么什么?

挺进后,不到1年,胜负已成定论。

不挺进,慢慢牛皮糖的耗,还得耗五年,也不一定成功,解放区人民耗不起。

TOP

决战时东北带动的,林彪也接到一个“挺进”华北的最高指示,但他没有执行。你可以翻翻历史。

TOP

老毛从一个小学教师,参加割命,从大刀梭标几百人农军开始,发展到指挥千军万马。

解放军10大元帅和千员战将,以及国民党的将领,都服气毛的军事指挥,

楼主你在这里250的点评不服,你算老几啊?

你最多就是一个军盲而已。
----------------------------------------------------
做为一个普通人提提自己的看法而已,和是否毛小学毕业没有关系,毛的军事指挥实际上很少,个方面军都有自己的军事指挥官,象徐向前、贺龙、林彪、刘伯承等,国民党将领更可能熟悉他们。
红军长征时四渡赤水战役,建国初刘伯承认为是自己最得意之作,碰巧听见毛也有同样的话,于是马上闭了嘴。他害怕毛。

TOP

里外跃进,机动作战。
比一堵墙式作战 要好。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