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岂止毛岸英 抗美援朝战斗英雄知多少?
抗美援朝战争的规模仅次于两次世界大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自诞生以来交战对手最多,交战对手最强,武器装备和国力与对手差别最大,战争最残酷的一场生死较量。为了这场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人数达497302人,其中牺牲114084人,负伤383218人。
正是在这场双方力量极其悬殊的残酷战争中,涌现出人民解放军历史上最多的英雄群体、最悲壮的英雄事迹、最可敬的英雄个人:一共产生282名英雄模范,270名特等功荣立者,154名一等功荣立者,16个单位荣立集体一等功,三等功以上荣立者达302724人,集体三等功以上单位5953个。此外,有231190人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颁发的各种勋章和奖章。
特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和杨根思荣获了“特级战斗英雄”和“特等功臣”称号。
黄继光,四川省中江县人。1931年1月8日出生在一个贫农家里,幼年丧父。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黄继光于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被分配到志愿军第十五军四十五师一三五团二营当通信员。
1952年10月14日,美军向上甘岭597.9高地和537.7北山高地发起疯狂进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战斗打响后,黄继光担负在炮火下送信、传达命令、接电话线、背伤员等任务,连续在敌人的炮火封锁下度过了四天四夜。
10月19日晚,黄继光所在营奉命向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发起反击。六连奉命在天亮前拿下0号阵地。战斗开始后,山顶上敌人的一个集团火力点使冲锋部队受阻。六连发起了五次冲锋,许多战士牺牲,但没有摧毁敌人的火力点。
关键时刻,黄继光带领两位战友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两位战友相继倒下后,黄继光向敌人投出手雷,但由于火力点太大,没有完全摧毁。最后,黄继光跃身而起,冲着敌人狂喷火舌的枪口,张开双臂扑了上去。敌人吼叫着的机枪哑然失声。黄继光用年轻的生命,开辟了志愿军胜利前进的道路。
为了表彰黄继光的献身精神和不朽功勋,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发布命令,为黄继光追记特等功一次,并授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后来,黄继光的画像成为全军8名英模挂像之一。
杨根思,江苏泰兴人。1944年参加新四军,1945年加入中国*。在国内革命战争中,他多次立功受奖,曾两次被评为战斗模范,荣获“爆破大王”、“华东一级人民英雄”、“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等称号,并光荣地出席了1950年9月召开的全国英模代表会议。朝鲜战争爆发后,杨根思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担任志愿军第二十军五十八师一七二团三连连长。
1950年11月29日,杨根思奉命率领一个排的战士坚守长津湖地区下碣隅里外围制高点小高岭,以截断敌人南逃的必经之路。战斗打响后,他率领全排先后打退敌人八次疯狂进攻。最后,阵地上只剩下他与两名伤员,并且弹药用尽。在美军发起第九次进攻的危急关头,杨根思抱起最后一个5公斤重的炸药包,毅然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住了阵地,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的阻击任务。
战后,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并将他生前所在连命名为“杨根思连”。朝鲜政府在他牺牲的地方建立了杨根思英雄纪念碑。
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
限于篇幅,志愿军47名“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难以逐一展现,这里选择他们之中有代表性的人物作一介绍。
邱少云,四川铜梁(今属重庆市)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入朝作战,在志愿军第十五军二十九师八十七团九连当战士。1952年11月11日,邱少云所在连队在平康前线反击391高地作战中担负突击任务,并奉命于夜间在距敌60米的山脚下潜伏,以待次日傍晚发起突袭。12日11时,邱少云的潜伏地不幸被敌发射的燃烧弹击中。为了不暴露部队的整个行动计划,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巨痛,在5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动不动,直至牺牲。邱少云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此次作战的胜利。他的名字被镌刻在391高地主峰的石壁上,他的画像也成为全军8名英模挂像之一。
杨连第,天津市四区北仓村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解放战争中,曾荣获“登高英雄”称号。1950年9月,光荣出席全国英模代表会议。同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志愿军铁道兵一师一团一连副连长。战斗中,他所在的部队在朝鲜前线各铁路大桥间进行抢修,多次出色完成修桥任务。1952年5月15日,他在指挥连队抢修清川江大桥时,不幸被敌机投下的定时炸弹的弹片击中头部而牺牲。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他生前所在连被命名为“杨连第连”。
柴云振,四川岳池人。1948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立二等功两次。1951年3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志愿军第十五军某部七班班长。在1951年5月30日至6月4日的朴达峰阻击战中,他一人消灭敌人100多人,缴获机枪5挺。后来,全班仅剩下他一人。在弹尽的情况下,他与敌人徒手搏斗,身负重伤而昏迷。后来被送往后方医院,与部队失去联系。战后,他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的奖章无人认领。1982年,老部队编写战史,在报纸上发“寻找英雄启事”,才在他的家乡找到这位先后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乡长的“无名英雄”。1985年10月,柴云振作为访问朝鲜代表团的代表之一,受到隆重接待。朝鲜金日成主席亲自授予他一枚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郭忠田,吉林怀德(今公主岭)人。1945年秋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战争期间立四次大功。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任志愿军第三十八军一一三师三三七团一连二排排长。在第二次战役中,他带领全排在龙源里阻击战中消灭美军200多人,全排无一伤亡。他领导的二排被志愿军总部授予“郭忠田英雄排”称号。
曹玉海,山东莒县人。1943年6月参加八路军,抗美援朝战争中任志愿军第三十八军一一四师三四二团一营营长。1951年2月12日,在第四次战役汉江南岸坚守防御作战中,曹玉海率领一营的勇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打退了美军七次进攻,奇迹般地守住了阵地,歼敌680人。当一部分敌人突入阵地时,他带领部队英勇反击,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8岁。
孔庆三,山东历城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参加志愿军入朝作战,担任志愿军第二十七军八十师炮兵团五班班长。1950年11月27日,在第二次战役新兴里战斗中,五班担负掩护突击部队前进的任务。激战中,在地面结冰无法构筑火炮阵地的情况下,孔庆三奋不顾身地用自己的肩膀顶住火炮架,命令助手开炮,摧毁了敌人的火力点,打开了突击部队前进的通道。但他自己却因火炮后坐力的撞击,腹部又被迸回的弹片击中而壮烈牺牲。
谭炳云,四川江津(今属重庆市)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时任志愿军二十七军二三九团七连副排长。在朝鲜白隐公路阻击美军的战斗中,他一人在20分钟内击毁美军3辆坦克、1辆汽车,吓得敌人8个小时不敢前进,为大部队安全转移赢得了时间。
一级模范、特等功臣和一级战斗英雄、一等功臣
荣获志愿军“一级模范”、“特等功臣”称号的有4人,他们分别是:
罗盛教,湖南新化人。1949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4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志愿军第四十七军一四一师侦察连文书。1952年1月2日,在朝鲜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罗盛教为抢救一名落水朝鲜少年而英勇牺牲,被誉为“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朝鲜人民把石田里和罗盛教牺牲的河流及安葬他的山分别改名为罗盛教村、罗盛教河、罗盛教山。
孙凤钜,山东蓬莱人。1939年5月参加八路军,1950年11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担任志愿军第二十七军手术队队长。在炮火纷飞的前线,他冒着生命危险,成功抢救了12名生命垂危的志愿军伤员。回国后,任二十七军卫生处副处长、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等职。
王兴记,江苏东台人。1942年参加新四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多次负伤,两次被评为“战斗英雄”。抗美援朝战争时,任志愿军二十军五十九师一七七团二营教导员。在第二次战役中,他带领部队坚守阵地七天七夜,出色完成阻击任务。
张益仁,湖北京山人。1944年参加八路军,入朝后任志愿军某部一七八团火箭筒连连长。在朝鲜江口洞战斗中,他指挥两个班击毁敌人5辆坦克。
荣获“一级战斗英雄”、“一等功臣”荣誉称号的有4人,他们分别是:
卜广德,志愿军某部一七三团六连排长。在五次战役中,他带领全排歼敌一个加强排。在华川阻击战中,他在负伤的情况下,带领全排歼敌50多人。
毛张苗,志愿军某部一七八团五连连长。在五次战役中,他率部进行穿插,截获敌人汽车73辆,榴弹炮7门,活捉美国顾问3人,俘敌多人,打退敌人12次进攻。战后,五连荣立集体一等功,获“尖刀五连”荣誉称号。
孙振禄,志愿军某部特务团二营班长。在一次阻击战中,他一人坚守阵地阻击敌人9小时,杀伤敌人60余人。
魏玉德,志愿军某部一八○团三营排长。在上海峰战斗中,他带领全排攻下5座山头,缴获敌重机枪3挺,六○炮2门,无后坐力炮1门,歼敌20余人,俘敌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