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曾经的最高机密

曾经的最高机密

曾经的最高机密  

  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后,中央派“春雷文工团”来221厂慰问演出,连续一个多星期,每天轮流上演舞蹈、话剧等节目。实际上,基地的许多单位和职工并不知道原子弹是在他们这里研制、组装的。一分厂主要负责引爆控制系统、弹体结构的研究工作。但该厂的一位技术员在听到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后,竟然问周围的同事:“威力这么大的武器是在哪儿制造的?”  

  原子弹研制是国家最高机密,221厂所有工作都在极其保密状态下进行。基地对外称“青海矿区国营221厂”,但还有其他掩护名。直到今天,仍有一些人只记得那里是一个普通的矿区。  

  221厂最后一任厂长王菁珩在《金银滩往事》中回忆:1960年,他和北京航空学院发动机系的四位同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九院工作。报到时,他们才知道九院除基础研究外,其他人都在“前方”工作。他们真正要报到的地方是:西宁市胜利路105号青海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到了西宁招待所他们遇到了同一个卧铺车厢的人,他是来青海综合机械厂报到的,当时谁也不敢多问,实际上都是到221厂报到的,只是掩护名不同。  

  基地内车间、工号、实验室、哨所等区域的安全警戒、骑兵巡逻任务由青海独立师6团负责。所有厂、车间、产品、实验任务等一律使用代号;每个工号门口都有荷枪实弹的解放军站岗,如二分厂的102核材料车间,只有出示盖有“102”字样图章通行证的人才能进去;甚至个别工位旁都有解放军站岗。  

  新人进厂第一天都会发给一本保密手册并接受保密纪律的谈话。哪些该说、该问;那些不该说、不该问,都有严格规定,即使在同一办公室、同一车间工作的同事也不能过问对方的工作;技术人员下班时要把记录一天科研工作的笔记本等所有资料装在帆布包里,用线绳系好封上娃娃泥,盖上印章交到保密室保管,第二天上班时再取回;夫妻多年,在家的老婆不知道丈夫在哪儿上班、从事什么工作也并不奇怪,连双方来往的信件都要经北京某地转一圈后才能送到对方手里。  

  笔者在新落成的原子弹纪念馆里看到陈列的一些展品,仍能感受到基地当年严密的保密制度。如可以装在口袋里的红塑料本保密手册、《科研工作手册》、各种出入证等。还有一张十四组保密守则:“提高思想认识,切实遵守国家、厂规定的保密制度手则,做到万无一失;不准泄漏我车间的工作性质,生产能力;提高警惕,与窃密和失密的行为作斗争……”署名和日期为“一分厂保密委员会、1984年6月7日”。对221厂的许多员工来说,涉及国家安全的秘密要终生埋在心里。
回到草原

  有36年建厂史的221厂,对共和国作出卓越贡献。其功绩正如矗立在原221厂办公楼前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上所镌刻的一句话:“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专委的统帅和指挥下……攻克了原子弹、氢弹的尖端科学技术难关,成功地进行了十六次核试验,实现了武器化过程,生产出多种型号战略武器装备部队,壮了国威、壮了军威。”  

  上世纪80年代,中央对战略武器发展重新进行规划,221厂所在地区不属于未来发展地区。邓小平看了221厂的报告说:“可惜是可惜,15年打不起仗来,就是要压缩。”1987年6月,国务院和军委联合下文,批准221厂撤点销号。  

  西海镇成了世界上第一个退役的核武器研制基地。  

  与221厂几个已成废墟的分厂不同,六分厂现已对公众开放。这是一个处在低山环抱中的炮轰试验厂,半地下掩体正面一块数平方米大小、约100毫米厚坚硬钢板上累累弹痕,令人触目惊心。李成虎曾在《国家地理杂志》中撰文写道:

  1963年11月20日,221厂第一个原子弹试验产品在二分厂205总装车间完工后,被拆成几个安全部件,分装在几辆汽车上运往六分厂进行试验。原子弹最主要的部件装在一辆专用车里,遵照吴际霖的指示,部件的下面放了两个紫红色的沙发来减震。车子到达试验厂后,工人们要把原子弹重新组装起来。最后插雷管的时候,李觉发现那个负责插雷管的总装工人战战兢兢地非常害怕,他就搬来一个凳子坐在炮轰塔下面说:“你好好插,插上了咱们俩一起离开。”这次试验,揭开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序幕。”  

  距离炮轰试验厂以西不远的一处高爽之地,竖有核退役工程纪念碑,碑下是一座7米深的核废料填埋坑,坑内填埋有放射性污染工号铲下的墙皮、各爆轰试验场表层的土壤、低放射性污染的器皿、工具、手套、工件服等6100多立方米。  

  221厂在撤离前,按世界最严格的核污染处理标准对厂区土壤中铀残留量和贫铀等核废料进行集中焚烧填埋,使之达到国际公认的“三级退役标准”,不加任何限制地永久性开放。青海省环保局每年定期派人到填埋坑周边的井下取水样检测,厂区周边土壤、牧草和牛羊肉的取样分析都没有超出国家标准。  

  221厂区完整地移交给青海地方政府后,原来迁出的1700余户牧民赶着牛羊又回到这块肥美的草原。原211厂的数万职工分别落户西宁、合肥等地,有的去了四川绵阳继续共和国的核能事业。  

  金银滩草原的那些岁月,却成了他们永远也抹不去的记忆。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