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图片故事】家乡的端午节----五彩丝线缠荷包

【图片故事】家乡的端午节----五彩丝线缠荷包

这么多年的端午节,基本上都是在外面过的,节的气氛好像淡若虚无。但是,还是有很多关于节日记忆保留在脑海深处,永远无法忘记。
  在我的家乡,古老的秦州,过端午节是有着很多习俗的。比如可以做各种漂亮的饰物,进行一些特有的活动,当然,还有不少美味的节日食品。
  饰物篇
  荷包
  记得小时候,每当端午临近,女孩子们便会做各种各样的荷包,互相赠送,以示情意。
  我这里说的荷包是纸折的。先将硬纸壳裁成细长的条,然后在上面连续折出三角形来,再拢回成有棱有角的“荷包”,有的地方叫做粽子,或者“荞”,呵呵,那外形确实很像是一粒荞麦。折好后,用五彩的丝线细细缠绕,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搭配不同的颜色,成为漂亮的荷包。下面的图是我刚做的一只组合荷包。材料不全,做工有些简陋,给大家瞧个样子吧。
  类似这样的荷包可以组合出各种不同的造型来。例如,做八个一模一样的小荷包,每个都缠上一样花纹的丝线,或者纯粹就用一色的线装饰。然后将八个缝在一起,加上穗子,就是非常漂亮的“绣球”啦。做绣球是要费一番功夫的。记得小时候姐姐做了一只橘黄色的,我喜欢的不得了,死磨硬泡的讨了来,开心了很长一段日子。不过后来怎么找不到了,至今引以为憾。

  另一类荷包就是用彩色的布和线缝制的了。利用做衣服剩余的边角料,巧手的人儿可以做出非常漂亮的布制荷包。造型五花八门,什么样子都可以有。最常见的是花和动物造型。用色彩绚烂的绸缎可以做出的美丽的花朵,如荷花菊花牡丹花等等。做时经常会放点香草在荷包里,再一律加上彩色的穗子,挂起来,十分漂亮。它们就像春天刚开的鲜花一样在风中摇曳,鼻端闻到的是香草馥郁温馨的气息。那种感觉可真美妙!动物呢,可以做小鸡小狗,小鹿小猪小老虎,等等,随意发挥,无论什么样子都显得非常拙朴可爱,让人一看就有想亲近的念头。
  我奶奶就会做这样的荷包,但是记忆中我只见过一次,那是一只黑黄相间的小小的布老虎,眼睛部分用了烟壳里的铝箔纸,闪闪发亮,头上一个王字,神气的很。做的时候老虎肚子里还放了香草,好闻极了。同样啊,我还是很喜欢。但奶奶是个很严肃的人,小孩子有些怕吧,终是未敢讨要。那只小老虎也就一只在我的心里闪闪发亮。
  去年的端午节,回家时已近中午,转车时在路口看到一个卖荷包的,一人高的“干”字形木杆上,挂满了手工缝制的荷包,基本上都是小动物的造型,最多的就是胖嘟嘟的小狗,斑点花布做的,大约一指头长,形态或坐或卧,或正视或回眸,一个个都憨态可掬,让人爱不释手。正想买几个呢,班车来了,只好去赶车,就和那些可爱的小狗失之交臂了。现在想起来,还是遗憾。
  今年是不是会碰上卖小猪荷包的呢?
  花线线
  
  花线线就是一束搓在一起的七彩丝线,端午节的早上,细心的母亲都会给自己的孩子手腕上系上这么一束线,用来辟邪。据说可以防止在野外行走时碰到蛇。花线线要系在腕上两个月,到七月初七那天就可以剪下来,抛到树上,由鸟雀衔了去给牛郎织女搭桥呢。有了这个说法,小孩子们便会格外的珍视那根花线线,总要细心的保留到七月七。那时,小小的心眼里,其实是很渴望见到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吧。
  母亲给我们系花线线的时候,总会搭配几种颜色鲜艳的丝线,放在一起比了又比,有时增几支线,有时减几支,总是要让那色彩看起来最好。将配好的线束用食指和拇指一捻,美丽的颜色便成了螺旋形。然后,母亲会细心的将线系在我们的手腕上,绑好后,试试,不松也不紧。剪掉多余的线头,再左右看看,她会满意的笑起来:“心疼得很!”我们就会高高兴兴的跑了,呼朋引伴去踩露水。
  这样的情形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多少年没有过这样的温馨瞬间了?经常过端午节时回不了家,只好自己弄些彩线来系,我也给周围同样没有回家的同事朋友系过。不知道他们的心里是否也有和我一样的儿时记忆?我们这样的行为,也许是对过去的一种缅怀吧!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那天中午就可以回家啦,回去让母亲帮我拴上一束漂亮的花线线!
  活动篇
  踩露水
  只要是晴好的天,早上田野里的花花草草上都会缀满晶莹剔透的露珠。老人说,端午节这天沾了露水,可以让人百病不生,皮肤会变得又白又细,头发会长的更快更长,又黑又亮。所以踩露水的活动,更多的是被女孩子们所青睐。
  早早的起来,赤了脚,穿上心爱的凉鞋,再梳好头,满眼都是掩饰不住的兴奋。等到小伙伴们都来了,一群小姑娘便叽叽喳喳的奔向田野。她们那穿着鲜艳色彩凉鞋的小脚丫象一只只灵动的蝴蝶,蝴蝶们忽闪着翅膀欢快的拂过绿色的草尖,一时间,露珠纷纷落下,宛如摇落一地的珍珠。露珠接触到皮肤的冰凉又细腻的感觉不时激起丫头们兴奋的叫声。看那脚丫很快就被湿透了,花裙子的下摆也湿了不少,但是她们依然乐此不疲,有更加爱美的小丫头,早就找到了最繁茂的草地,正解开了头发去拂那一粒粒晶莹欲滴的露珠。也许,她的心里正做着一个长发飘飘的梦吧。

  折柳枝
  
  柳,在五月的天空下随处可见。或田间地头,或山坡河畔,都能看到柳树袅娜的身影。五月五的柳枝,却带有不一般的含义。这一天的早晨,家家户户都要折来几支新鲜的柳枝,插在自家门上,以求吉祥,顺便驱邪。
  你看那晨曦中的小路上,三三两两的身影蹦蹦跳跳,都是出来折柳采艾的小孩子。小男孩身躯象猴一般灵活,双手攀树,噌噌噌几下子就爬上了枝繁叶茂的大柳树,一转眼就看不见人了,只见细长的柔柔的柳枝不停的晃悠。很快的,就有一些柳枝不断的从树上落下来,等在地上的小女孩便欢天喜地的去拣,一不小心被后来的柳枝碰到头了,便撒娇的叫:“砸到人家啦,轻点嘛!” 后来的柳枝便会被抛的远一些。一会儿,从树上“哧溜”的滑下来一个头发湿漉漉的小男孩。呵呵,柳树上的露水可多了呢,还不时的会碰到那种嘴里一直吐水沫沫的小虫子。小孩子们把柳枝收拾到一起,开心的往回走了。巧手的小姑娘会用柳条折个圈儿,插上叶子繁盛的小柳枝,做成一顶遮阳帽,再把一只小柳条的树皮连同叶子朝前捋,使之集中在枝梢,成为“樱桃”,然后将其插在柳帽上,摆弄两下子,那只小柳帽就很神气了。这时旁边的小男孩就会欢天喜地的一把抢了去,戴在自己头上,忽的一下就跑远了,才不理会身后那半嗔半怒的“讨厌死啦!”的叫声呢。远远的,帽子上的“樱桃”在他的头顶一跳一跳的,柳叶上残留的露珠反射着朝阳的光辉,流光溢彩。

  摘艾草
  
  折柳返回的路上,总要收集一些艾草。
  艾草,又名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蒿、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羽状深裂,表面是绿色,叶背则密生白色毛;茎叶均有特殊香气。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人们常在门前挂艾草,一来用于避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此法古已有之,应该是习俗相传至今吧。
  城里不常见到艾草,所以一些头脑灵活的农人便会在端午节的大早割来不少的艾草,扎成小把去卖,生意出奇的好。
  
  其实,按照历来的说法,五月五的所有草都是药,可治百病。于是有老人会去收集那天的各种野草,以备不时之需。
  我只摘过艾草。喜欢艾草那种特殊的香气。浓烈但不刺激。
为了明天.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