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大家都说《易经》是群经之首,一切学科的源头。加上曾仕强与南怀瑾这些人的忽悠,更把《易经》搞得神奇的不得了。有个《易经》的小说,还把梅花易数写成有一个口诀的东西,更让人哭笑不得。万物唯心,其实只要你觉得它不神奇,它就不神奇。

  首先我们看关于《易经》的书时,不要受别人的影响,先把它想得简单起来。大家会问,如果看不懂那些关于《易经》的书,怎么办?好办,不看。总有一本书你会看懂的。这不是我们的智商有问题,也不是《易经》太复杂,是出版人的问题。大家想一想那些算卦瞎子,人家一本书也不看,怎么就会懂《易经》,师傅怎么说,他怎么算。就这么简单。
  
  《易经》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在最早,只有“易”,没有“经”。“易”的意思有三层:1.变易。易的上面是日,下面是月,以日月生落、阴阳交合表现宇宙和人世的无穷变化;2.简易。即用最简单的概念去解释最复杂的世界;3.不易。变中有不变。《易经》的“经”则是指经典的著作。儒家奉《易》、《诗》、《书》、《礼》、《乐》、《春秋》为《六经》。
  
  再往下说,《连山易》是夏代的易学,《归藏易》是商代的易学,《周易》是周代的易学。那么,在所有的这些之前,《易经》是什么样子?我们不用后来的包括孔子解释《易经》的文字来表达,《易经》原文里,其实只有 “吉、凶、悔、吝、厉、无咎”、“孚、志、尚、喜、庆”、“利有攸往、利涉大川、利见大人”等这样的核心词。由此不难看出,《易经》不过是中国古代一部用于“算卦”的工具书。
  
  著名学者冯友兰先生为“山东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写的贺信中曾说:“我有个建议:研究《周易》当然以《周易》哲学为主,但《周易》本来是一部筮书。《周易》的哲学思想有些与筮法有关,因此对筮法也要作调查研究工作。”南宋大儒朱熹也说:“《易》乃卜筮之书。”康熙大帝在《周易折中》序言里也提到,“或有议论己见,渐至启后人之疑”。我们读的书与见过的世面肯定不如以上这三个人,既然这三个人已经说《易经》是“算卦”的书了,我们姑且就认定它是本“算卦”的书,不必多疑。
  
  我们做个简单的游戏。首先,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当时的社会中,谁来算卦?《洪范》说“选择建立卜筮的人,从而由他操作卜筮”,建立卜筮的人是“祭司”,他怎么建立“卜筮”的呢?肯定是从最神秘的地方寻找答案,烧龟甲、动物骨头等物,从其显示出的形状来分析,用以通天地、惬鬼神、定吉凶。他们将烧出来的形状分为“阴(一横)”“阳(两横)”,“八卦”就产生了。这个聪明的“祭司”确定了最初的游戏规则。
  
  到了商朝末期,又有一个聪明人出现了,这个人就是周文王。周文王因为政治的原因被商纣王囚居里,没事干,每天看日出日落,看四季变化,心有所悟,将八卦“因而重之”,即通过重复组合,使每个卦由三个爻变成六个爻,推演而成六十四卦。这时候,商纣王还不放他出来,周文王趁闲于是就又给各个卦加了名字,排好顺序,每演一卦,就把自己演卦得出的结果写在上面,也就是所谓卦辞。周文王的儿子周公旦也是个聪明人,看了父亲写的卦辞,觉得还不够全面,就命令“祭司”将每次演出的卦记录下来汇编到一起。碰巧有个“祭司”也是个聪明人,觉得这三百八十四爻可以组织成一个规律,就对以前演过的所有卦以及最后的结果进行整理,这就形成了所谓爻辞。
  
  “祭司”究竟发现了什么规律?这个“规律”肯定是从那个时候到现在都未产生变化的东西,说来也只能是“四季”与“天地”了。有了这个永恒不变的“规律”,以后的聪明人就完全可以将所有的事物变化都囊括进去了。
  
  所以,简而言之,《易经》是一部描述事物变化规律的工具书。
  
  从孔子开始,这些聪明人分成了两派:易理与象数。依前理,我们肯定不如历史上这些聪明人聪明,也不如他们博学。那么我们就暂且放弃对易理的研究,从最初的“算卦”来看待《易经》,就简单了。近代易学大师尚秉和先生说:“未学易,先学筮。”让初学者从象数入手,先培养对《易经》的兴趣,再去研究易理,会更接近《易经》本质。
  
  正本清源,还《易经》以本来的面目,我们发现,它实在是一本简单到极致的书,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的经典。天、地、人,春、夏、秋、冬,这些人类生活中看似永恒不变的东西,其实始终处于运行变易之中。易理原来这么简单。
  
  那么,就是这么一本简单的书,为何一再被认为是算命先生搞“封建迷信”的读本呢?究其根本,还是因为人们无法准确洞悉随时处于变化中的自然万物,进而产生不可解释的神秘感,从而将之附会在《易经》上。因为,《易经》本来就是一部描述事物变化的书,历朝历代的统治者的“天赋王权”、人类暂时无法解释的“天象”、生老病死……都可以堂而皇之地附会在《易经》上,并作出有利于自身的看似合理的解释。
  
  这样,运用《易经》的人中,逐渐出现了两种极端群体:一种是深切掌握了《易经》奥秘的人,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有意将《易经》学理化、体系化、复杂化,从而将这种商周时代的普通大众游戏,转变为只有少部分人能够使用的艰深游戏;另外一种则是我们今天所谓的“算命先生”,他们粗通占卜方法,却无视事物变化之理,武断地对占卜结果作出推测,达到获取钱财的目的。
  
  《易经》永恒不变的两个规律“天地”、“四季”,可以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科技、艺术、历史、天文、地理、数学、器制、旅游、衣食、婚嫁、祭祀等都包括进去。再让孔子、孟喜、京房、郑玄、荀爽、虞翻、王弼、韩康、孔颖达、陈抟、邵雍、张载、周敦颐、程颐、朱熹这些聪明人,用“易理”、“象数”加以规范,《易经》成为一部贯穿哲理红线而集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怎么从《易经》中寻觅智慧的钥匙,吸取知识的力量?以我为例,我上大学的时候读《易经》,并不是从头读到尾的,而是遇到了具体的事,先算卦,算出哪卦读哪卦,只觉得好玩,很快就熟悉了《易经》的基本常识,并对《易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再也不觉得枯燥了。    这样,又一个问题出现了,首先要学会打卦。大家会觉得打卦很难。其实一点也不难。书上都写好了,按着书上写的来就行了。最难的是解卦。反正六十四卦就是那样记载下来的,打卦方法从古至今也是这样的。算卦准确与否,不在过程,而在结果。解卦需要天赋。就像我刚才提到的“梅花易数”,哪有什么口诀,纯属邵康节的天赋,像现在的刘谦。也算是一种奇特功能。    也就是说,想看明白《易经》,就先学会打卦。打卦的方法有好多种,最接近《易经》本质的,肯定蓍草占卦法。    书上说,有种巨龟喜欢栖息于蓍草之阴,古人就是用蓍草和大龟壳配合起来占卜,能变化万千,最为灵验,而龟生千岁才能长到一尺二寸,蓍草每百年才能生长出百茎,“蓍生百茎者,其下必有神龟守之,其上常有青云覆之”。因此,这样的蓍和龟都极为难得,所以《易"系辞上》说:“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凶吉,成天下之亹亹(w
  不管是“挂仂法”,还是郭雍所失的“过揲法”,其实预测方法并不重要,就像那些不懂《易经》就可以算卦的瞎子们一样,用一本《易断天机》就可以忽悠世人了。    最重要的是怎么解。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理解来解释卦象,这才是《易经》的密匙所在。王充《论衡》记载了孔子和子贡就同一占卦结果产生不同推断结论的故事:鲁国要攻打越国,子贡占得鼎卦,爻辞说“鼎折足”,子贡说不吉,而孔子说吉,理由是:越国的地方多水,是乘船前往,可以不用足。结果鲁胜越。这个故事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古人用《周易》占筮,既用蓍草成卦又用卦爻辞占断;二是即使得到同一卦象和同样的卦爻辞,其占断的结论也会有所不同。
  不管是“挂仂法”,还是郭雍所失的“过揲法”,其实预测方法并不重要,就像那些不懂《易经》就可以算卦的瞎子们一样,用一本《易断天机》就可以忽悠世人了。    最重要的是怎么解。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理解来解释卦象,这才是《易经》的密匙所在。王充《论衡》记载了孔子和子贡就同一占卦结果产生不同推断结论的故事:鲁国要攻打越国,子贡占得鼎卦,爻辞说“鼎折足”,子贡说不吉,而孔子说吉,理由是:越国的地方多水,是乘船前往,可以不用足。结果鲁胜越。这个故事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古人用《周易》占筮,既用蓍草成卦又用卦爻辞占断;二是即使得到同一卦象和同样的卦爻辞,其占断的结论也会有所不同。

TOP

发重了,还麻烦斑竹帮忙删一下!

TOP

  打卦得慢慢学,况且有那么多种演卦的方法,肯定是精通那种方法的人说那种方法好。说句实话,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学了“梅花易数”“八柱”“蓍草”“金钱”,学来学去,才明白,方法只是个方法,哪个方法中,都有高手。大家都看过武侠书,高手是什么样子的,就是怎么演卦都会演得特别准确。这就是高手。
  
  怎么才能成为高手。先学好心理学,再挑一种自己感兴趣的演卦方法,边打卦,边想六十四卦中的意思,就明白其中的奥妙了。这样吧,我来打几个卦,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先拿孔子开刀。孔子是个没有运气的人。李零曾说过,中国,无论干个什么事儿,总要把孔子拉出来。发哥搞了一辈子娱乐事来,临老了,还要拿《孔子》来说事儿。《易经》更是离不开孔子了。
  
  孔子会不会武功?在发哥的《孔子》里,一改孔子作为“丧家狗”的落魄知识分子相,成为一名胸怀正义、武艺高强的儒侠。那么,从历史古籍记载的角度,孔子有无可能是一名“太极”高手?
  
  孔子的“六艺”就有“射”,再者,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就是鲁国有名的武士,还曾立过两次战功。孔子讲《易经》时说:“易有太极,是生两翼”?
  
  后人看古文,总是断章取义。孔子当年是这样的说的:“易有太极,太极生两翼,两翼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又延伸到“六十四卦”。好多人都说《十冀》是孔子写的,这个说法,目前还没有权威考证,但孔子经常用《易经》算卦,历史上多有记载。《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於易则彬彬矣。’”
  
  太史公的话还是可信的。所以,不管我们说《易经》是占卜的书也好,是高深的哲学著作也好,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易经》是周文王、周公、孔子等古代大思想家对天、地、人的认识和人如何顺应事理法则的经典。
  
  孔子是否会太极拳,是否是武林高手,不能从其论述“太极”中寻找似是而非的证据。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孔子熟读《易经》,且“每事必卦”。
  
  《周易"乾凿度》中有一段孔子算命的记载:“仲尼,鲁人。生不知《易》本,偶筮其命,得《旅》,请益于商瞿氏。曰:‘子有圣智而无位。’孔子泣而曰:‘天也命也!凤鸟不来,河无图至。呜呼!天命之也。’叹讫而后,息志停读,礼止史削。五十究易,作十翼……”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孔子因之哭泣的《旅卦》是何含义:
  
  《旅卦》卦辞是“旅,小亨,旅贞吉。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是以小亨,旅贞吉也。旅之时义大矣哉。”孔子志在行大道,如果得《乾卦》、《大有卦》或者《鼎卦》之类的卦才符合其理想,但却得了一个《旅卦》。旅者,失其本居,寄养他方,六五阴爻顺乎九四、上九之阳爻,而代表其事业发展的离卦下方又有一个艮止之卦,所以只能是小亨通,而且必须依附于他人,这对孔子而言当然是个很大的打击,故而哭泣。
  
  孔子还为自己占过一个《贲卦》,《家语》记载:孔子常自筮。其卦得贲,愀(qi

TOP

  昨天准备给奥巴马打卦的时候,看到大家跟帖中提到《推背图》就顺手用“六爻金钱卦”与“八柱”打出此卦。这个也要说清楚,六爻金钱卦,同《推背图》一样,源于《易经》,却有别于《易经》,如果说打卦方法,“大衍法”是《易经》的正宗,而别的打卦方法,都有所区别了。
  先上卦。关于“金钱”与“八柱”,之后,我简单写一下。
  
  一、用卦象爻象方法进行分析(图一)
  公历时间:2009年1月20日11时30分
  农历时间:戊子年十二月廿五日午时
  起卦方式:时间起卦,上卦(1+12+25)

TOP

  二、用六爻方法进行分析(图2)
  我们可以把按时间所起卦加入六爻进行分析。
  公历时间:2009年1月20日11时30分
  农历时间:戊子年十二月廿五日午时
  干支:戊子年乙丑月乙丑日壬午时(旬空:戌亥)
  
  世爻妻财戌土被日月丑土双刑且临白虎,说明奥巴马为美国经济问题所苦恼着急。世爻被刑旺,喜泄耗,官鬼爻、父母爻为用神。官鬼爻代表美国政府和各种政策,父母爻代表企业,官鬼爻发动入日月墓化回头克,且生父母爻亥水,说明美国政府虽然采取了各种政策来挽救受困的企业(父母爻亥水弱入库于变爻妻财辰土),但政策不仅受到各种掣肘(官鬼爻化回头克),而且政策思路不够清晰(官鬼爻入日月墓),《井卦》变坎六冲,说明美国的很多企业会破产。2010、2011年庚寅、辛卯年,尤其辛卯年官星被冲破,奥巴马的日子似乎并不好过。
  
  三、用八字方法进行分析
  我们还可以选用奥巴马就任总统的时间通过八字方法进行分析,同样能得出类似的结论:
  戊子 乙丑 乙丑 壬午
  乙木日主为奥巴马,生于丑月,弱而无根,尤其身处寒冬,急需调侯,故以午火为第一用神,子水印星和比肩乙木为第二用神。丑土财星为杀库为忌神,代表美国经济处于危机状态。要解决这个问题奥巴马需要其他力量(乙木比肩)的支持,对外政策(父母子水为用在年支主外)也变得比较温和,而不像小布什那样蛮横,不过所有的这些政策功利性很强而且效果并不明显(子水与双丑土合而被合伤,子水弱)。午火代表宣传、付出、生财的方法、门户和外部,说明美国要走出经济危机必须借助外部的力量,但双丑穿午,子水冲午,说明外部的力量对美国的帮助有限。2009年乙丑年,午火被穿,奥巴马的日子非常不好过。2010年庚寅年,乙木托根,且午火受生,故此年美国的经济情况有所好转,但因双丑暗合伤寅木,虽有转变,但仍然问题多多。2011年辛卯年,卯木为日主乙木的禄地,代表奥巴马,卯木不生午火,卯午相破,午火用神被伤,天干辛金七杀攻击日主,虽有壬水转化,但当乙未月,乙木直接被流年辛金所克,或者丁酉月,丁壬相合而壬水不能化泄辛金之时,恐乙木受伤,奥巴马要有灾矣?
  
  

图2

TOP

发新话题